“电影分级” 彰显文化理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7日05:59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 ||||||||
张贵峰 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日前表示,为了把电影由原来的“老少皆宜”改变为“满足不同层次观众文化生活的需求”,广电总局已着手调研论证电影分级或分类的可行性。(新华社12月16日报道)
近年来,在电影分级的必要性、紧迫性上应该说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但从更深一层看,实行“电影分级”,更体现了一种出于对文化传播现实尊重的文化理性,对于繁荣我们的文化生态、完善我们的文化秩序,都具有重要意义。 包括电影在内的各种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化产品在品种样式、表现形式、题材风格上日益丰富多样、千姿百态,这种文艺发展规律,既是社会生活本身多姿多态的自然反映,也是人们千差万别、趣味各异的文艺欣赏意志的必然要求,因此,尊重和正视这种文艺产生、消费现实,并加以科学的分级分类,引导它的健康发展,体现了文化理性的一种内在诉求。显然,形成于传统单一文化生态下、简单理想化的笼统“老少皆宜”式观念,已经明显不合时宜。 “电影分级”不会为‘三级’片之类色情作品提供制度依据,使之泛滥。即使在欧美一些早就实施“分级”的国家,其初衷也绝不是为了放纵色情、暴力等作品,怎样在尊重文化现实的基础上更好地限制、降低它们对青少年可能产生的危害,才是其基本目的,也就是说,分级只是主动自觉地归置。如美国电影分5级,其中4级都不同程度限制未成年人观看,制作及传播者如果违反,将受到惩处,因此为了尽可能使影片有更多观众而又不违反分级制度,生产者反而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相反,如果没有明确、规范的分级,无论制播者还是受众,都无法理性地做选择,《拯救大兵瑞恩》、《英雄》在美国都限制青少年观看,而在我国则无任何限制,最终无助于对我国青少年身心的保护。 因此,实施电影分级,对电影文化市场的生产、消费做出理性的分类规划管理,在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构建完善的文化秩序等多个方面都值得我们充满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