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复退军人的好榜样--梁远献(上)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9日10:15 新华网

  新华网济南12月19日电

  人民日报记者宋光茂、刘成友 新华社记者 张玉清

  战场上,他是一位在炮火硝烟中荣立二等战功的功臣;脱下军装,他仍保持军人本色,在经济建设的新战场,不断续写着新时期退伍军人以国为怀,勇于奉献的光辉篇章。他,
就是山东省菏泽市天香毛纺织有限公司染整车间职工梁远献。

  “咱当过兵的人,哪能挑肥拣瘦”

  1981年12月,18岁的梁远献穿上军装,走进了神往已久的绿色军营。很快,踏实能干的梁远献就成了同年兵中的佼佼者,并加入了党组织。

  5年后,当梁远献再次返回阔别许久的家乡时,胸前挂上一枚金灿灿的二等军功章。这是他在保卫祖国南疆的战斗中英勇作战的证明。

  1987年6月,办理了“农转非”的梁远献,成为菏泽毛纺厂(天香毛纺织有限公司前身)的一名工人。

  工厂办公楼前有个大水坑,厂里计划填埋后建个花园,这活落在了梁远献和同他一起进厂的12名战友身上。仅仅过了7天,他们便完成了计划两周的活儿,攻下了这个“山头”。一天,厂里有个毛纺品垛突然失火。梁远献闻讯后,拎起水桶一趟趟冲进浓烟热浪中,眉毛和衣服烤焦了,皮肤上烫起了一串串水泡,他全然不顾,直到火情得到控制。工厂领导评价:“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很快,梁远献被提拔为车间保全班班长。在保全班,师傅们最头疼的事,就是修理烘干机。那时,车间就一台烘干机,只要它一“趴窝”,所有其它工序都得停摆,所以只要烘干机出故障,不等里面的温度完全降下来,修理工就要往里钻。梁远献上任没几天,就碰上烘干机又出了故障。他二话没说,提起一桶凉水,往自己身上一泼就钻了进去,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等他干完活出来的时候,胳膊被烫得又红又肿,手上连烫带扎,伤痕累累。

  从此,修烘干机的事便被梁远献“承包”了。

  1992年,梁远献再次获得提升,成为车间工段长。这是一个让很多人羡慕的职位,可他在这个岗位上干了两年后,却出人意料地让给了一位大学生,自己去做了一名普通的设备检查员。

  职位低了,工资也少了七八十元,有人不理解,可梁远献却说:“人家是大学毕业生,咱只有初中文化,论理论、讲技术,他都比咱强。咱不能光考虑自己一个月多拿几十块钱,而要多想想企业的发展。”

  清理毛渣是公司里最脏、最累、最苦的活。尤其是夏天,别人宁可绕道走,也不愿经过清理现场。清理一次,一个人要不停地干3个多小时。干这个活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最长的也不超过两年,但梁远献却主动把这活揽了过来,至今已干了4个年头,从来没有要求调换工种。

  洗呢工、包装工、烘干工、工段长、宣传员、设备检查员……17年间,梁远献几乎把染整车间的工种干了个遍。有人说他傻,他却不以为然地说:“啥活都得有人干,啥活都得干好。咱当过兵的人,哪能挑肥拣瘦!”

  岗位越换越差,工资也越来越少,梁远献获得的荣誉却越来越多。近几年,他连年被厂里评为先进工作者,还先后十几次获得菏泽市“优秀共产党员”“双拥先进个人”“职工职业道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无论什么时候,咱都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梁远献的家在菏泽市牡丹区吕陵镇梁胡同村。前些年,他家穷得出了名。没有院墙的3间破旧的平房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台17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是梁远献花了50元钱从旧货市场上买来的,已经用了七八年。家里6口人,全靠着梁远献每月400多元的工资和两亩地的微薄收入过活。

  在天香毛纺织有限公司,梁远献的俭省也是出了名的。职工食堂里的菜一元钱一份,他嫌贵舍不得吃,每到吃饭时间,他把车间当食堂,就着白开水吃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和咸菜。从公司到吕陵,二三十公里的路程,坐公共汽车来回要花8元钱,梁远献不肯花这个“闲钱”,一辆自行车伴他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十几年,光车胎就换了十几条。

  1999年,梁远献的父亲和岳父、岳母相继病重去世,给老人看病、办理后事,花费近万元。那一年,公司效益也不好,职工在生产淡季放了假,家里断了主要的收入来源,生活的担子沉重地压向梁远献。

  7月,梁远献到河南濮阳的一家建筑工地打工。中午,骄阳似火,坐着不动汗水都向下淌。别人休息,梁远献还在加班加点地干。一次,他一人卸了整整一车沙子,累得恶心呕吐。别人劝他:“身体要紧啊!”梁远献说:“没事,我当过兵,打过仗,身子骨硬着哩。”

  刚退伍时,身高一米六七的梁远献体重128斤,17年过去了,该是身体发福的年纪了,他的体重却只剩了104斤。一天夜里,妻子小声与他商量:“你都快累成排骨了,要不找找政府,你可是功臣呀!”“政府能解决的,不用找就会解决。”梁远献说,“无论什么时候,咱都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有我吃的,就有您老吃的”

  熟悉梁远献的人都知道,他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节俭得近乎抠门,可当别人或村里、公司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毫不犹豫慷慨相助。

  在梁胡同村,梁远献是老人们教育子女的“活教材”:“学学人家梁远献,不沾亲不带故的老人都照料得那么好。”

  乡亲们说的那个与梁远献“不沾亲没不带故”的老人姓侯,今年91岁。1989年,侯氏老人的老伴去世,无儿无女的她没人照料。平时经常帮老人提水扫地的梁远献和妻子商量后,把老人接到了家里,对老人说:“你别嫌我穷,有我吃的,就有您老吃的!”

  为了给老人增加点营养,每次从城里回来,梁远献总忘不了带回些蛋糕、奶粉。老人知道梁远献家里不富裕,心里感到过意不去。有一次吃饭时,她推开梁远献端过来的蛋羹说:“我不爱吃这东西,以后别给我做了,一起吃点咸菜辣椒就行。”梁远献急忙劝老人:“大娘,你牙不好,干辣椒咸菜嚼不动,等以后青椒下来,我给你拌点西瓜、豆瓣,放在锅里蒸着吃。”

  老人喜欢吃蒸野菜,可年纪大了,吃后常常闹肚子。梁远献知道,年纪大的老人,性格就像孩子,只能哄,不能顶。他对老人说:“大娘,现在这野菜不如从前了,洗不干净,吃多了容易得病。”在他的劝说下,老人逐渐改变了生活习惯。

  15年过去了,老人在梁远献和妻子的精心照料下,耳不聋,眼不花,每顿饭能吃两个大馒头。老人逢人便说:“远献比亲生儿子还疼俺,这辈子俺算走了福运了。”

  1988年,村里决定集资修路,大伙儿都知道梁远献家里穷,谁也没打算让他捐款。结果,他知道后,主动捐款500元,是村里捐款最多的人之一。他说:“自家村上修路,人家有个贡献,我也得有个贡献。”梁胡同村村民梁俊林,用机器打麦时不小心折断了一只胳膊,后来又得了脑血栓,瘫痪了,儿子娶个傻媳妇,后又走失了,留下一个小孙女,日子过得挺艰难。梁远献不断到梁俊林家嘘寒问暖,经常塞上30元或50元,或捎来点药,或送上件衣服。

  在公司,别人喜欢称呼梁远献为“二哥”。在工友们的眼里,“二哥”是个热心人,不管大事小事,只要别人需要,他总是主动伸出热情的双手。工友李玲打开水时不慎被烫伤,梁远献和其他同志组成互助组,每天两个人轮流到她家中照顾,帮助整理家务,买菜做饭,照看孩子,直到她痊愈。

  一位工友的儿子患婴儿瘫,为给儿子看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生活很艰难。梁远献发动大家捐款,帮这位工友渡过了难关。

  一天夜里,工友丁玉环的公公突发心脏病,情况十分危急。刚下夜班的梁远献知道后二话没说,跑到公司宿舍叫醒司机,帮着把病人送到了医院。(责任编辑:宗爱强)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