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国最大开发区”太荒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06:48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10个上海市的内蒙古乌拉盖开发区,开发10年来不仅难见经济效益,而且造成草原生态严重破坏。开发面积大得吓人、经济总量小得可怜、生态安全遭遇挑战、人员安置进退两难……乌拉盖开发区在开发与破坏、撤销与维持的两难选择中迷失了方向。

  手续不全的开发区

  记者在乌拉盖开发区采访时,当地的许多干部群众都说,乌拉盖开发区面积达到5013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开发区”。

  记者核实这一问题时,国土资源部开发区清理整顿办公室的一位同志回答说:“对于开发区没有‘最大面积’的统计,但可以肯定,这个开发区没有经过国务院批准。”他说,乌拉盖开发区手续不全,仅仅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办公厅批复成立的,连自治区政府的批文都没有。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会议提供的消息,目前我国已经通过验收的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用地总面积才570平方公里。对于这些开发区而言,乌拉盖开发区5000平方公里的面积的确是个天文数字。不难看出,这是前些年盲目设立开发区、乱占滥用土地热潮的产物。

  为什么要搞这么大的一个开发区?乌拉盖开发区管委会给记者的答复是,由于乌拉盖草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天然草原自然风貌保存最好的一块黄金牧场”,同时水资源、矿产、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高技术农牧业、草原生态旅游、草业开发、绿色食品的良好条件。

  开发破坏了草原的心脏

  乌拉盖的开发利用一直以开垦种植为主。乌拉盖的耕地面积最高达到70万亩,开发区成立后,仍然延续着农耕式的开发,草原不断遭到破坏。

  乌拉盖地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通辽市三地接壤处,草原深处地广人稀。长期以来,兴安盟、通辽市的农牧民不断进入本属锡盟管辖的乌拉盖地区开地、放牧,锡盟方面也不肯相让,于是这块生态“宝地”成了大家争相进入的开发热土。据乌拉盖开发区管委会有关人员介绍,经年累月的越界开垦和放牧蚕食了乌拉盖大片土地,而且一次次在重新划界中合法化。乌拉盖贺斯格淖尔湿地保护区2001年正式被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71万亩,然而核心区位置竟然居住着68户农牧民。

  经济开发不易生态保护也难

  为加快乌拉盖的开发步伐,地方政府曾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招商。内蒙古、锡盟的一些行政部门也纷纷投资圈地。但是这些“开发”不论算经济账还是算生态账都得不偿失。据开发区管委会发布的资料,乌拉盖开发区成立以来至2003年底,共引进各类企业30多户,大部分进行农牧业开发。投资额度普遍较少,超过1000万元的仅6户。而3个国营农牧场,2003年的纯利润加起来只有12万元。

  面对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之间的矛盾,当地显得左右为难:为减少对湿地的破坏,锡林郭勒盟准备把多年前移入草原湿地的农牧民再移出来,但同时有不少干部说:为了巩固“移民实边”的成果,地方政府又准备尽快给移民们核发《草场使用权证》,让移民的身份合法化,因为兴安盟、通辽市正在加紧做这项工作。据新华社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中外乒乓球明星对抗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