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城市掀起新一轮“圈地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09:21 南京报业网-南京晨报 | ||||||||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土地管理问题发表讲话,表明中共高层对土地问题的强烈关注。就在高层高调严管土地之时,国内各大城市正忙于新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作为资深的城市规划学者,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董光器则表示,“规划总的倾向是过热”。 董光器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在总体规划修编中,存在着不顾客观条件极力把城市做大
超常目标后的土地诉求 董光器不愿点出这些城市的名字,理由是“规划方案仍在制定之中,尚未成为事实”。他说,“中央已砍掉了90%以上的开发区,收回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可大城市又要拼命地做大规模,通过规划要地,这样搞下去,经济效益从何谈起?”“西部一个只有200多万人口省会城市,在做规划时却说2020年城镇人口要达到1000万,完全超出了实际可能。”他举例说。 董光器说,现在不少城市在2004年至2020年的规划中都提出了两位数持续增长的超常指标,中央提出到2020年翻两番,有的城市却提出了翻三番的超常发展目标。“如果你这个目标上去了,城市的规模就得大,需要的土地就得多,这才是关键。”他对这些城市修编总体规划背后的动机表示怀疑。 城市的发展陷入“误区” 两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周干峙,在前不久召开的“2004城市规划年会”上,不点名地批评了“中原一城市”:“现状面积只有125平方公里,却高价聘请一位外国的建筑师,画出一个150平方公里的新区。” 周干峙指出,这些地方规划的目标,“不是科学预测和严谨论证的结果,而是领导人拍脑门、夸海口的产物。” 董光器介绍说,在这次修编总体规划的过程中,不少城市提出加速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口号,城市化水平目前不到30%,可规划到2020年城市化水平要达到65%至70%,甚至还要高。 他作出这样的评价,“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在17年内城市化率都要保持1.5%以上的高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表示,只有工业化才能推动城市化,如果经济发展不起来,把大量农民轰到城里来,又没有这么多的就业岗位,只能增加城市的负担,增加不稳定因素,又有何益处呢? 周干峙认为,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已出现的误区包括,“把城市化目标变成一种指标,或作为城市现代化的一个指标”。 地方政府“卖地”谋利 地方政府抬高城市化预期与土地扩张的欲望相关。 “我国城市的财政状况可以说喜中有忧、喜忧参半。”周干峙分析道,“一方面是城市政府手中掌握的资金多了,花在城市规划上的钱也比过去多得多;另一方面,城市公共财政并没有一个可持续的稳定可靠的来源,相当一部分城市政府,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依然面临‘吃饭财政’的窘况。城市建设的资金,最主要的是靠土地出让,也就是卖地的收入。” 他认为这将导致恶性循环:“为了维持财政支出的需要,也为了偿还前任留下的欠账,政府不得不划出更多的土地用于出让,因此就出现了寅吃卯粮的现象,这一届政府把今后几届政府的规划指标都用光了,留给后人的除了一些大广场、宽马路、花里胡哨的政绩工程外,就是一笔大债务。 与土地密切关联的城市公共财政问题受到学界关注。有分析认为,1994年中央与地方实行分税制,地方政府的财政约束变硬,地方税收只能维持现有城市功能运转,而对于大多数城市政府来说,城市功能扩张使其财政状况入不敷出;维持城市功能扩张所需要的支出,只能依靠土地市场,土地收益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1998年住宅制度改革空前盘活了土地市场,于是地方政府竞相卖地“经营城市”,城市土地需求呈爆炸式增长。据《瞭望新闻周刊》 违法批地占地须担法律责任 法治社会的一切活动,都要受法律的约束,土地管理也不例外,违反法律法规批地、占地者,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目前,较为突出的土地问题是,一些地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滥用行政权力,随意修改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利用规划,擅自突破规划设立开发区和新市区。这些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存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三无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等社会问题,产生了一批借土地大发横财的腐败分子和不法商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对于此类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的态度也是十分明确、十分坚决的,那就是违反法律法规批地、占地,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据新华社(来源:南京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