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且看假冒产品的负贡献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13:02 新桂网-南国早报 | ||||||||
作者:刘海明 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参数,也是衡量干部政绩的一个指标。近些年虚报GDP的时有所闻,也引起了各级重视。但有一种“另类”GDP却被人们忽略:在12月18日召开的“首届中国打假扶优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冯杰透露,目前保守估计,我国市场上假冒产品总量超过1370亿元。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各地存在地方保护
市场上假冒产品总量超过1370亿元这足以让我们咋舌了。这个假冒产品的“绝对总值”不亚于一些中西部省份的国内生产总值。如此“骄人”的“成绩”,其社会贡献率如何,不能不成为我们关心的问题——当然,这种社会贡献率的前面应该加个负数符号。 假冒产品的总货值在社会上占有相当份额,首当其冲的受损者肯定是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消费者。从质检总局公布的材料可知,假冒伪劣产品中,食品饮料、化妆品所占的比重较大。这意味着消费者花钱买回去的不是安全的消费品,而是潜在的“炸弹”,一旦这些伪劣产品“发作”,倒霉的只能是消费者。 其次,假冒产品的“负贡献率”是冲击了合法企业的产品。1370亿元的“蛋糕”,岂能是一家企业所为?显然是众多不法企业“通力合作”的结果。在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的今天,居然还能有千亿元货值的假货流通在社会上,“地方保护”对绝大多数守法企业就不是所谓的“贡献”,而是彻头彻尾的破坏了。在这里,“负贡献率”就是冲垮了正规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扰乱了市场,最终导致一些守法企业举步维艰,甚至濒临破产境地。 此外,这个“负贡献率”还加大了政府执法成本。一方面,“地方保护”是假冒产品的“保护伞”,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却又不得不为某些政府部门撑的这个“保护伞”埋单,支付相应的执法成本。打假毕竟不是在电脑上进行的模拟打假,不是足不出户、不用太多的费用就能完工的。由打假而获得每一分钱的战绩,都是和国家拨付的执法经费分不开的。这笔费用,最终还得算在纳税人的头上。换言之,还是由消费者为之掏腰包。如此一来,等于变相增大了消费者的消费成本。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假冒产品货值奇高,无疑是个危险信号。它抵消的是数倍于社会贡献率的非假冒产品的生产总值。如此抵消,怎不令人忧心忡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