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善意到善行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14:36 中国青年杂志

  经常能在报刊、电视中看到,不少有钱人捐款捐物盖学校、修马路、办慈善工厂、设立某某基金会、救济灾区灾民和贫困人员等。他们行善多么容易,他们的一个善良愿望在他们的实力范围里很快实现,他们积善成德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于是,企业家成了慈善家,可以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赚取更多的钱。我常常做着各种各样的白日梦,如果我要是捡到很多
很多的钱,如果我买彩票能中了大奖,如果我当上大官发了大财,我将会在老家盖上好房子,将会给父母很多钱让他们过上富足的日子,将给每一位乡邻办上几件实事、送上厚重礼物,让他们一提起我就竖起大拇指说我仗义,是一个好人。在父亲患食道癌之后,我摸着日益枯竭的口袋,做梦都想突然得到一笔钱,可以到上海、到北京去,找专家、专门医院,让父亲能多活几年,因为父亲为了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受穷、操劳了一辈子,直到查出病前还在农村老家的田里忙碌着。但我不能,不是不能,是无能!仅做手术、化疗,就已经消耗了我所有的积蓄,使我背上沉重的债务。而几个兄弟姐妹因在父亲住院期间拿不出钱而羞愧万分,很少能在人前抬起头来。这样的穷人,独善其身尚且困难,兼济天下只能成为一个笑话,为权势富贵之人所不屑。看来,做一个好人并不容易,行善也要一步一个脚印。一个不能自食其力的人,善良的意愿最多能发生在祈祷阶段,善行的打算大部分的结局是胎死腹中。

  善行需要一个畅行的通道,很多现实遭遇也让我们行善的冲动冷却了下来,比如医院里就医者欠款出逃的,比如见义勇为后反而让被求助的人赖上了不得脱身的,比如借钱给人后讨债时竟然反目成仇的,不一而足。就在这样行善的再三曲折中,我们的热情一再降温,能感动我们产生想做一点于世有益之事的激情越来越少,我们心里的善意也正在渐渐减弱。同时,有关社会契约、公平公正的观念也在努力把个人的参与降低,政府、社会应该有相关的保障系统来减少、消除行善的对象。于是,遇到掂着破碗、拄着拐杖甚至曲腿跪下请求援助的人时,我们冷漠地视若不见,头脑里飞速地转出千百个用以说服自己的理由——他们是骗子,他们有能力通过劳动获取生存必需物资,如果我给了他们哪怕是小小的帮助,都助长他们不劳而获的惰性,败坏勤奋、劳动的社会风气。即使他们丧失生存能力,也该由专门机构来进行救助。其实这些远远不能真正说服自己。我知道自己的良知还没有完全泯灭,只不过离实施善良越来越遥远。内心的谴责从来没有停止过,因为很多事只是举手之劳,而我却放弃了。如孟子所说,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日常生活中,勿以善小而不为,随手关灯、关水龙头、清理路上的小障碍、搀扶老弱残幼过马路等,并不需要付出多少就可以完成,此事不做大概就应该是“不为”了。

  毫无疑问,从善意到善行,有着相当一段距离。但从善意到善行这条路说长可远,说短也近,有的时候仅仅一步之遥,甚至不动一步即可完成。迈出一步就有一步的风险,我们愿意承担多少,应该是自己善良程度的尺子。而能够承担多少,往往决定着我们最后到达的位置。我们都会老、弱的,在困难的境地中,我们都有得到别人帮助、感受社会温暖的愿望。为此,我们还要给自己打气,善良一些,力所能及地多做一点善事,善良的社会就是由我这一次善行开始的,而且将久远地坚持下去。

  善良不仅是一种私人的美德,还是一种心灵的需要。很多时候,行善与行乐就是一回事。(文-江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