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采滥挖导致地陷塘干(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1日07:59 潇湘晨报 | ||||||||||||||||
两天后,记者赶往响塘乡调查,却发现检举信描述的响塘乡远远不止滥采矿石的问题,长期的滥采导致地下群采洞密如蛛网,一些地方塌陷下去。一些水塘下面已经空了,再也不能蓄水。当地环境、水利、生态、治安日趋恶化,6万多村民在恶性循环链下生活。 环境之恶 尘土满天飞 对于当地富饶的矿产资源,响塘乡副乡长周湘是这样描述的:“在大塘里随便刨开一层淤泥,就是黑黑的矿砂。” 响塘乡,位于湘潭市北部,这块14.9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异常丰富的矿产资源,素有中国“锰都”之称的湘潭锰矿80%的矿产资源在该乡。车子一路颠簸,到响塘境内,空气顿时变得污浊起来,尘土满天飞。山坡、树木、围墙、房屋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卡车呼啸而过,尘土漫过了玻璃窗,一片灰蒙蒙,司机赶紧放慢速度,打开雨刷清洗车窗。 路过运输矿石的铁路,随行的同行介绍,这条铁路曾是湘潭锰矿的专用线路,这里曾是全国最大的锰矿石、锰铁生产基地,如今却是衰败一片。偌大的矿区只见闲散的工人,厚厚的尘垢。锈迹斑斑的钢架凌空而立,几个工人在旁不紧不慢地工作着。高大的厂房和随处可见的钢架以及墙上巨大的标语,当年的盛况依稀可窥见几分。 湘潭锰矿的衰败,并不意味着资源的全部枯竭。对于当地富饶的矿产资源,响塘乡副乡长周湘是这样描述的:“在大塘里随便刨开一层淤泥,就是黑黑的矿砂。” 滥采之恶 多的时候有300家非法锰矿 响塘乡非法采矿主要集中在匣锦村胡家围子、大冲弯、方塘三个地方。“多的时候,有300多家非法锰矿。”而据官方数据,响塘乡的合法锰矿仅有10家。 响塘乡非法采矿始于上世纪80年代,曾猖獗一时。今年以来,湘潭县矿产资源局响塘矿管队缴获非法采矿工具300多件。仅7月份以前,就炸了非法矿洞120多次。 响塘乡非法采矿主要集中在匣锦村胡家围子、大冲弯、方塘三个地方。“多的时候,有300多家非法锰矿。”而据官方数据,响塘乡的合法锰矿仅有10家。 记者在大方塘看到,这口10多亩的水塘早已干涸,裸露着的塘底长满了杂草,一条宽约10余米、深约4—5米的鸿沟,将其横腰斩断。据村民介绍说,这正是非法采矿所致,在塌陷的坑沿,3—4个群采留下的洞眼毫无遮拦,而在大方塘周围,这样的群采矿洞就有20多个,顺着一条排水沟,在杂草丛生的泥土路边,6口深邃的黑洞,不时向上冒出水蒸气,腐臭扑鼻,洞口边上堆满了黑糊糊的矿石。 据一位知情者透露,仅在大方塘周边一公里范围内,像这种让人发怵的群采洞至少有数百个。 “你们现在看到的情况已经好多了。”周湘说。响塘中学的一名女教师告诉记者:“你晚上来可看到热闹非凡的场景了,到处灯火通明,都是挑着矿石的工人。” 暴利是驱使响塘乡非法采矿的根本原因。在这个只要你刨开地表皮,就有成堆的锰砂的矿区,采矿的工序非常简便,挖个洞就可以开始,成本非常低。据了解,挖掘一吨锰矿石的成本约120元左右,转手就可以卖到400多元,纯利润高达200—300元。 “通常一个晚上10多个人就可以挖到10—20吨矿石。”周湘说。虽然政府部门对此进行过严厉打击,“发现一口,炸掉一口。”但非法滥采现象仍有发生,并且更加隐蔽。 今年春节过后,湘潭县矿产资源管理局对湘潭锰矿附近进行检查时发现,为了规避有关部门的管理,不少非法开采的矿井入口开得十分隐蔽,有的甚至挖在了自家的猪圈里。 “非法采挖的矿井,一般都是设备简陋,安全措施缺乏。”响塘乡一位副书记说。记者在一些矿井看到,黑乎乎的裂口,靠一些棍子支撑着洞口,在深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地下世界里,矿工的生命安全可想而知。 2004年1月9日,两名矿工在大方塘采矿时,地表突然塌陷,当场被压死。 “我们也时常感到心有余力不足。”周湘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湘潭县矿产资源局响塘矿管队队长,这个专门从事矿产管理的执法队,成立于2001年,只有11名队员,却没有具体的执法权力。“非法采矿基本上都是外地老板,纠集本地的一些恶棍,执法人员一到,他们马上就跑了,抓了人又不能关人,只好罚款放人,炸了洞口,但用不了多时他们又来了。” 周湘表示,他时常会接到一些恐吓电话,“矿管队队员也经常在执行任务时挨打,今年11月份,矿管队在大冲弯执法时,副队长卢志勇被矿主养的“打手”用1米多长的炮棍挫伤,另外1名队员被“按在地上殴打”。 治安之恶 黑恶势力介入非法采矿 “响塘乡从来没有安宁过,这里已形成了湘潭市最恶性的生态链,弱肉强食,在这里开矿的,必须要有一定的势力才能生存。” 去响塘乡采访之前,记者曾听说过这样的传闻,“凡是以前在湘潭市‘道上混得好的’,如今都到响塘乡锰矿去了。”当地派出所一名副所长介绍说,“去年统计时,响塘乡的外来人口有三四千之多,治安是个大问题。” 周湘也证实了这一点,“响塘乡的人员情况非常复杂,恶势力斗殴滋事时有发生。” 2001年10月,湘潭市公安局破获一起“锰都”黑帮案。以劳改、劳教释放人员王北华、徐勇为首的涉黑团伙自1993年开始,在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以及响塘乡一带为非作歹近10年。 经公安机关查明,该团伙利用暴力手段,垄断了锰矿农贸市场利润较高的农副产品的经营,聚敛了大量资财。随着锰铁价格的上扬,锰矿石的开采有利可图,该团伙又把黑手伸向了锰矿石的开采权上。通过请客送礼、行贿等手段,在原湘潭锰矿矿长助理杨某的帮助下,刑满释放不到三年的王北华取得了党生锰矿的法人资格,大肆掠夺国有资源。 不仅如此,该团伙还以暴力手段霸占了多家个体小锰矿。 即使“锰都黑帮”覆灭后,响塘乡也从没有安宁过。“这里已形成了湘潭市最恶性的生态链,弱肉强食,在这里开矿的,必须要有一定的势力才能生存。”周湘说。 今年6月份,湘潭县矿产资源局响塘矿管队在治理金棚村非法采矿时,缴获7把砍刀。 今年11月份,矿管队在大冲弯执法时,副队长卢志勇被矿主养的“打手”用1米多长的炮棍挫伤,另外1名队员被“按在地上殴打”。 在当地私营矿区,为了“保护自己”,矿主养一些“打手”是司空见惯的事。“矿主之间黑吃黑是常有的事。”周湘说,他经常会接到线人举报某某老板黑吃黑斗殴,“今年8月,有一个锰洞老板被人砍掉了一只耳朵。” 生态之恶 饮水成为大问题 长期的滥采导致地下群采洞密如蛛网,基本上挖空了,大方塘早已失去了蓄水能力。 响塘乡这个有着61339人口的乡镇,日渐失去平衡。“我们的房屋塌陷了,墙上的裂缝有1寸多宽。”农科村方塘组组长黄炜说,“饮水也是个问题,喝了被污染的井水后,牙齿酸痛。” 而一直以来,村民赖以生存的粮食种植也受到了严重威胁,记者调查得知,该乡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仅大方塘附近,就有300多亩农田依赖它来灌溉,但长期的滥采导致地下群采洞密如蛛网,基本上挖空了,早已失去了蓄水能力。而另一口能灌溉200多亩水田的大型蓄水塘清水塘,也因为锰矿的开掘,突然塌陷,附近村民对着已经填上泥土的清水塘说,“不可能再蓄水了,下面已经空了,再怎么修复也没用了。” 在响塘中学提交的一份盼请解决饮水问题的报告上写着:1991年,响塘中学花费3万元修建了一口100多米的水井,日出水量可达50吨,水离地面仅10米左右,这种情况仅仅维持到1996年,此后,由于学校附近的小锰矿开采严重,水源基本切断,到现在该井水面离井口达80米,出水量仅5吨左右,全校1100多人面临严峻的缺水问题。 这在该乡也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如此,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破坏,行走在响塘乡,除了满地垃圾的灰尘世界,到处可见被开膛破肚的山体。记者在大方塘上面的一座无名山看到,山上的树木基本上被砍光了,一条新铲开的泥土路直通山腰,目的地是一口矿洞,旁边还搁放着8根碗口粗的松树。越往山上走,越感觉空旷无物。站在山顶,整个村庄笼罩在灰蒙蒙当中。 周湘说:“目前,响塘乡的问题已引起了湘潭市、县、乡三级政府的重视,清水塘的修复方案也正在制订当中,并且,对于非法采矿问题,政府部门也在严抓严管。” 本报记者 龙 志 文/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