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产业工会:进还是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1日09:3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进还是退,这是一个问题”,这一套用哈姆莱特王子那富有哲理的名言而来的话语,被用来描述当前改制中产业工会组织建设的状态。

  原有的产业工会组织体制,逐步暴露出种种缺陷和不足

  在我国,各产业由于整体效益、企业构成、所有制结构、管理体制、职工队伍、劳动
关系、工资福利待遇等各不相同,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也有很大差异,而且这一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凸显,客观上要求工会工作体现出产业特殊性。这也是产业工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政府机构改革和企业改制的推进,原有的产业工会组织体制,逐步暴露出种种缺陷和不足。

  首先,产业工会源头难参与。传统的产业工会组织体制对政府行政机构有着很大的依附性,因此,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中一些部委、厅局被撤销,就直接导致一些产业工会失去源头参与的渠道。近年来,各产业工会尽管加大了与行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但由于行业协会目前现状的特殊性,产业工会如果仅仅藉此谋求源头参与,其作用发挥并不充分。而一些大集团公司在制定出台真正事关行业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时,产业工会又参与不进去。

  其次,部分省市产业工会在设置上与全国产业工会不对应,导致产业工会组织体系断层,上下联系渠道不畅通。省一级产业工会机构不健全,已成为产业工会开展工作最大的障碍和苦恼之一。以农林水利系统为例,全国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农垦系统工会,占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8.16%;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林业系统工会,占到51.6%;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水利系统工会(只有机关或机关直属工会),占到74.19%;全国气象系统只有机关工会,没有建立1个系统工会。而这样的现象在全国各产业非常普遍。因此,全国产业工会在组织体制上实际处于“半截子”状态,并没有真正形成全国产业工会的组织网络,许多产业工会开展工作总有一种“缺胳膊短腿”的无奈和尴尬。

  第三,产业工会组织难以覆盖新兴行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工作领域逐步缩小。一是受制于现行体制因素,产业工会难以覆盖整个行业。据了解,煤矿职工号称600万,可煤矿工会实际上只覆盖了250万左右国企和部分集体企业职工,大量个体煤矿、乡镇煤矿、集体煤矿没有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被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二是随着大中型企业改制改组,有的企业被拆分为若干小企业,地方总工会一旦对这些企业的归属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就会导致这些企业不能及时建立工会组织,造成会员流失。三是产业工会自身对非公有制企业重视不够,一些规模较小的个私企业也乘机对工会工作敷衍了事,或建会能拖则拖,或即便建立了也流于形式,工会工作效力非常有限。

  该进的进,该退的退,才是当务之急

  出现上述状况,既有传统产业工会组织体系制度设计上的问题,也有产业工会自身应对现实挑战主动性、创造性不够的因素。对此,有关人士指出,该进的进,该退的退,才是产业工会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

  为此,一要协调发展,充分整合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的优势。众所周知,我国产业和地方相结合的组织领导原则,在制度设计上对产业工会作出不独立于地方工会但在本产业内部开展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定位。因此,协调地方工会与产业工会之间的关系,成为整合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特殊性的关键所在。在当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应该成为协调这二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基于产业结构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发展走向和实际需求,对领导体制进行调整,适合以产业工会领导为主的,以产业工会领导为主;适合以地方工会领导为主的,以地方工会领导为主,以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实现优势互补。

  二要健全产业工会组织体系,加大产业工会的覆盖面。产业工会工作对象、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产业工会建设只有与其所辖产业的主管部门(或协会)同步进行,才能保持组织和工作的连贯性、有效性。因此,必须根据政府机构改革来设置产业工会,或跟进巩固已有阵地;或根据变化调整机构设置,无论如何要确保全国产业工会在省一级有对应的组织机构,工作渠道保持畅通。特别要与行业发展、职工维权的现实需要相适应,建设完善城市产业工会组织体系,使产业工会能够在此基础上,打破企业所有制界限,尽可能覆盖全行业企业,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三要建立完善突出行业工会特色、优势的工作机制。由于行业特点决定了行业劳动标准、行业职工群体利益的同质性,行业劳动关系协调有着很强的共通性,产业工会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无法替代的优势。所以,从全总到地方工会,都应为产业工会参与劳动关系协调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特别应为产业工会进入三方机制疏通渠道,使产业工会构筑起协调、规范行业劳动关系的维权机制。

  总之,加强产业工会组织建设,既是劳动关系发展现状和产业职工权益诉求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工会组织体系走向完善的题中应有之义。事实上,一些地方积极创新产业工会组织体制已初有成效,最为典型的就是建立行业工会联合会和建立区域性的产业或行业工会组织,前者如上海市金山区纺织行业工会联合会,其隶属关系在区总工会,同时接受市纺织工会的工作指导;后者如南京市财贸系统以粮食行业、商业行业、饮食服务等几个片与组为依托,建立了工会联合会,都有效巩固了产业工会的组织基础,拓展了工作领域。

  可见,迎难而上,在创新上大胆地“进”;摒旧履新,对不合时宜者敢于说“退”,才是产业工会建设在进退问题上应有的辩证法。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