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温州财团快速触礁?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1日18:07 时代人物周报

  温州财团快速触礁?

  本报记者 石玉

  中瑞财团首任总裁杨新泉、中驰财团的执行总裁王绍庭,他们的高调上任和悄然撤退都是同样迅速。温州两大财团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就给人触礁的感觉。

  6月26日,王绍庭空降温州就任,但上任一周后就退意萌生。8月18日他办妥手续悄然离开。此时尚未过完试用期。目前,他已在深圳一家跨国公司担任CEO。

  杨新泉比王绍庭早到温州一个月,也晚离开一个月。从9月中旬开始,杨新泉就从公众眼里消失,直到11月9日,中瑞财团副董事长兼新闻发言人王振滔才正式对外界宣布:原总裁杨新泉已于10月31日正式离职。

  除了高薪聘请的职业经理人迅速撤退之外,温州财团的生存环境也不像成立时那样让人乐观。当地的金融机构在财团成立后不久接到监管部门的指令,严格控制对两家财团的大额贷款。

  有学者认为,两大财团实际已具备了产业基金的主要特征,从而由发展实业进入到了金融领域。但自始至终,他们都未获得金融领域的经营许可。

  两大财团动辄投资数百亿元的豪言壮语早已引起了政府监管部门的警惕。银监机构认为,这种运作方式已远超出9家民企中的任何一家能单独承受的风险,危害甚大。一旦资金链断裂,不仅银行贷款无法收回,一些大型基建项目和国家重点工程也将面临停滞。温州银监分局曾数次找财团座谈调查了解,希望他们明白相关政策法规。

  据披露,温州银监分局9月份曾召开紧急会议,并向各商业银行发出风险提示。希望温州各商业银行严审对中瑞9大股东的大额贷款,并密切关注贷款流向。

  引人关注的是,中驰财团到现在都没有举行正式的挂牌仪式。

  我们和温州财团不一样

  -本报记者 石玉 发自南京

  今年6月16日,中国第一家以“财团”命名的法人——温州中瑞财团高调成立,一时成为全国媒体和财经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但是就在前一天,在安徽黄山的一家宾馆里,6家江苏重量级民企的老总无声无息地签下了《江苏投资联盟合作协议》。

  “红色资本家”的松散联盟

  可以查到的数据表明,雨润资产53.6亿元,远东资产20亿,月星家具资产近20亿,红豆集团资产15.3亿,利安达资产5亿,一德企业资产3亿,6家总资产已逾百亿。

  除了资金实力强大外,6位企业家的另一大特点是:他们大都是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这其中,祝义才是全国人大代表,蒋锡培是党的十六大代表,丁佐宏是江苏省政协常委,黄丽泰是江苏省人大代表,陈俊是南京市政协常委,周海江则是江苏省工商联副主席。

  针对温州财团的前车之鉴,远东集团老总蒋锡培说:“投资联盟与温州的中瑞、中驰财团性质根本不同。它既非社团也非企业集团,而是由参加签约的企业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依据国家有关法人间经济合作的法规、以经济合作协议的形式构建的旨在加快企业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也是一些优势企业间进行策略联盟的尝试。”

  南京大学商学院MBA教育中心主任韩顺平博士认为,江苏的民营企业虽然发展很好,但是影响力十分有限,没有形成“集群效应”。现在6家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将有利于带动江苏其他企业合作。

  不炒地皮不做金融

  业内人士称,民营企业受宏观调控带来的银根紧缩影响较大,而投资联盟可为企业融资打开闸门,这也是“抱团运作”最有力的武器。

  投资联盟具有超过百亿的资本实力,如果投入市场,会取得巨大的的效应,钱往哪投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此6位董事长一再强调的是:“我们不是温州财团!”

  “投资联盟要介入的必须是单个企业没有办法完成,且投资联盟成员都有意进入的领域。”蒋锡培告诉记者,“投资联盟的共同投资项目坚持两个原则,一是项目必须是一家企业难以做到,做不好但又确实存在市场空间的;二是响应政府号召。”

  周海江肯定地说,投资联盟不会去炒作房地产、炒地皮、不会违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丁佐宏说,“国家给民营企业的政策是多方面的,到底投资哪些项目,要根据法规政策不断调整。如果法律法规支持了,可以做金融,但不一定就做金融。”

  宜兴市长吴峰枫在与《时代人物周报》探讨6位老总的动机时则表示:“我认为他们的目的是把自己的产业做的更好更大更强。金融、保险、航空,特别是石油等战略资源领域,都将是他们关注的重点领域。”

  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葛守昆研究员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采访时指出,当前民营经济正进入一个新阶段,以往企业扩大规模主要靠自身资本积累,而现在则更多靠资本运作和资产重组。这6大民营企业,结成一个庞大的资金共同体或者叫利益共同体,可能不需要通过银行融资就可以解决资金瓶颈。

  这6家企业主营业务相互之间产业领域迥异,因而联盟企业之间的联合采购、联合培训等合作机会并不多。至于联合投资,现在并没有统一的投资项目。因而在众多的叫好声中,也有不同的声音。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东告诉《时代人物周报》,江苏的投资联盟似有“机会主义”之嫌,因为6家企业相关度不大,很难在一个平台上运作。

  江苏省管理咨询协会会长成志明教授也对“投资联盟”泼了冷水:“只要有好项目,找资本太容易了,几家一凑合一拍即合。不以联盟的姿态照样能做成事!”

  而外界更多的疑惑在于,联盟条约既无强制性,何来约束力?

[上一页]  [1]  [2]  [3]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