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楚天好年景——2004年农民增收回眸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06:36 荆楚网-湖北日报

  [东湖社区] 用户名: 密码: [邮件] 站内检索: 智能 作者标题关键字首页湖北日报日报关注楚天好年景——2004年农民增收回眸(2004-12-22 06:36:58)湖北日报记者李剑军通讯员郑毅丁艳红对于我省4000多万农民来说,2004年无疑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这一年中,一系列惠农政策,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千百万农民的心田。

  令人振奋的“首超”冬日的晚霞,将天边抹成了橘红色;丰收后的田野,在暮色下分
外宁静。12月2日傍晚,记者驱车来到应城市田店镇肖黄村。在一处两层的农家小楼前,一双布满老茧的大手,有力地握了过来。他叫肖四平,村委会主任,同时也是一位远近闻名的种田能手。“今年的田,还真有种头!”这位39岁的庄稼汉一落座,就跟记者算起了收入账:27亩地,估算收入1.3万元,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加300元左右。增收形势多年少有,首先得益于中央的惠农政策。肖四平说,一是粮食保护价让农民吃了定心丸,大伙儿放心大胆地种。实际上,今年市场价比保护价还高,早稻每公斤卖到1.42元,中稻则卖到了1.76元/公斤;二是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带来了实惠,前者每亩补了22.76元,后者早稻、中稻每亩又分别补了10元和15元;三是农业税减征了3个百分点,亩均税负减少近30元,降了三成。种了20多年的田,肖四平从未像今年这么爽过,“来年,我准备把早稻多搞一点”。喜悦和自信,洋溢在他黝黑的笑脸上。肖四平的增收,是我省数千万农民增收的缩影。来自省农调队的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806.46元,同比增加336.15元,增幅达22.86%。相比之下,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1.4%,我省增幅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超过9.5%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加法”做得好,“减法”亦精彩。据统计,今年我省农业税及附加由去年的人均77元减至45.46元,降幅达43%。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加300元以上。这是1997年以来我省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也是近7年以来的首次!“‘首超’令人振奋!”省社科院农经所所长邹进泰研究员说,这说明中央开始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城乡差距问题。改革开放之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只有3倍多,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缩小到2倍,但后来差距越拉越大,高峰时达6倍以上。他认为,无论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还是从撬动农村消费需求、实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角度,9亿农民都应受到特别关注,使之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的丰硕成果。

  增收亮点多多“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市场俏。”省领导用12个字来概括今年的农村形势。除了政策效应外,省农调队住户处处长舒振斌认为,今年农民增收还有显著的特点。其一就是我省农民的人均种田收入增幅首次高过打工收入增幅。近年来,在我省农民的增收戏中,打工收入频唱“主角”,增收额一度占到农民总增收的60%以上,但今年首次出现逆转。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农民人均种植业现金收入599.69元,同比增长46.69%;而同期全省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同比仅增18.25%。种田收入占到了农民新增现金收入的76.5%,农民首次尝到了“种田更赚钱”的滋味。天公作美,市场也“全线飘红”。今年,粮、棉、油、家畜、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扬。同比涨幅均在两位数以上,其中,小麦涨53.7%,稻谷涨45.2%。免耕、直播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国家政策补贴后农机的大量使用,既大大节省了劳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又节约了成本,拉动了农民增收。肖四平告诉记者,过去搞“双抢”,家里27亩田,请人也要忙一二十天,人累趴了不说,生活费、工钱得花上千元。“现在好了,3年前我开始在全村率先尝试免耕、直播技术,田不用耕了,秧也不用插了,种子、农药、劳力和水的使用都用得少些。”他感慨地说,收割时请机手用机械收割,20多亩地仅两天就割完了,谷粒脱好直接送到家,机收每亩只要35元,人轻松得多,还节约几百元。据农业部门统计,今年全省推广水稻免耕直播206万亩,旱育抛栽200万亩。免耕抛秧每亩节省成本80元,真正实现了“男人不耕田,女人不插秧”。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的传统农耕模式,正在悄然改写。在监利、黄梅等11个粮食大县,省农业厅推广的“稻鸭共育”搞得红红火火,20万亩示范田增产优质稻米4000万公斤,增养鸭240万只,上万农户亩均增收150元以上。省农机办也传来好消息,今年,我省水稻、小麦机收率达到创纪录的45.4%,比去年增长37.4%,为农民节本增效3.33亿元。因节省劳力,间接促农增收10.5亿元。荆楚大地,正在谱写农业机械化的新篇章!

  增收长效机制咋建立“一年热,二年冷,三年黄。”20多年来,我国粮价几经波动,农民种粮的热情也几起几落。采访中,许多农民都担心:明年政策会不会变?一些专家也对政策效应的持续性表示担忧。邹进泰研究员认为,今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是在市场多年疲软、粮价明显低于价值的情况下实现的,带有明显恢复性特点。前三季度,农民增加的现金收入中2/3来自涨价因素。随着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大幅攀升,供给增加,明年粮价有可能回落。另一方面,我国已加入WTO,农产品终将与国际市场接轨。受WTO规则的制约,政府对农产品的补贴空间将很有限,超限就违规了。邹进泰提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关键是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首先是制度创新!”他认为,当前迫切需要创新的制度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金融制度等,既要让土地成为部分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又要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要彻底放开户籍制度,给进城农民全面的国民待遇,让农民在城市找到归属感,进而大幅减少农民;要从金融制度上鼓励农业投资。同时,政府支持农业的方式也要相应转变。邹进泰提出,直补等行政性补贴措施应逐渐“淡出”,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优质品种和农技推广力度,着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些都是WTO规则所允许的。经常跑农村的舒振斌举例说,我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如今严重老化,很多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农民花100元钱抽水灌溉,经沟渠一路“跑冒滴漏”,到田里的水却所剩无几。长此以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势必大大下降,一旦粮食市场出现大的波动,恢复生产能力将非易事。“给补贴不如给政策,给政策不如给权益。”在期待政策倾斜的同时,专家们呼吁,应尽快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保制度及农业保险体系,使农民能有效规避各种风险、加快增收步伐,真正享受到国民待遇,全面提升生活质量。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