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还有多少“惯例”没被打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07:12 齐鲁晚报

  从明年起,上海的公交职工免费乘公交的“惯例”将被打破。其实,类似这种以“惯例”名义存在的行业特权,不只存在于公交行业。面对这样的“惯例”,公众有理由问——

  12月21日《新民晚报》报道,上海沿袭了数十年的公交职工免费乘车的惯例将被打破。从明年1月1日起,上海最大的公共交通企业——巴士集团下属的6家公交企业的3万名职工,将一律付费乘车。

  坐车给钱,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现在竟成了新闻,可见,有时候本来不正常的事情因为“不正常”久了,再变回正常时反而“不正常”了。上述例子即是如此。

  我们身边还有多少这样的“惯例”呢?某些地方公交职工乘公交不花钱,电力职工可以随便用电,供暖企业职工不缴取暖费,有线电视职工不缴收视费……看来,这样的“惯例”在我们身边确实随处可见。也许正因为如此,上海公交职工乘车付费才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

  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反倒成了“新闻”,这不能不让人心生感慨。笔者以为,这些“惯例”其实就是部门特权,是公共资源的集团化、私人化,换句话说,就是那些掌握公共资源的人利用从业者的便利而为本集团谋求的私利,而承担这些“私利”成本的却是行业之外的广大公众。这样的“惯例”因其形成时间很长,而且还打着“职工福利”之类的幌子,所以才会“深入人心”,才会有“公交职工坐车付费了”这样的“新闻”出现。

  报道中说,上海公交职工乘车付费是为了“规范上海客运市场秩序,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形象”。笔者以为,上海的这一举措,意义绝非仅限于此。应该说,上述“惯例”强化了“特权意识”,更破坏和阻碍了公平理念及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尤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有没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日益成为经济进一步提升档次、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无论是从严格管理制度、净化社会风气的角度,还是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角度,上海此举都有着打破坚冰的意义。

  其实,这种“惯例”在上海被较早打破也符合规律。越是法治意识强、人员素质高、经济发展快的地方,才越有可能具备祛除特权、打破“惯例”的条件、勇气和眼光。这也提醒我们,我们身边还有不少顽固的“惯例”,这些“惯例”正在无孔不入地侵蚀着国家和社会的健康肌体,如何正视这个问题,拿出办法来打破更多类似“惯例”,正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亟须解决的课题。

  还有多少人在享受着“免费午餐”?还有多少“惯例”等待打破?我们期待着能尽快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

  李家伟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