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维权聚焦:让“请客送礼”远离校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08:05 法制日报

  维权聚焦:让“请客送礼”远离校园叶斌

  对于我们每一个家庭来说,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自古以来就有“望子成龙”的说法。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孩子是“未来的接班人”,祖国的建设,要靠他们勤奋学习,立志成材,方能继承先辈的大业,使中华民族永立于世界之林。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孩子,爱护孩子,抓好教育,培养人材,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件意义特别重大
的神圣使命。

  “请客送礼”这本是我国自古以来人与人之间为表达亲情与真诚的一种感情交流、延续的方式。近些年来,这种本来用以表达亲情与真诚的方式仿佛变了味,成了拉拢、腐蚀、贿赂他人从而达到个人某种目的的一种陋习。更加可悲的是,这种“请客送礼”的不正之风已经波及到本应十分纯净的学校校园。甚至这种不正之风对校园的侵袭还有愈演愈烈之势。笔者在此所提出的话题———“让请客送礼远离校园”,反映的仅仅是我们在培养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的一个侧面,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请客送礼”困扰学生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为人师表”的典范。至于说到“请客送礼”,这是根本与学生不挨边的事。但如今不仅出现了学生“请客送礼”之风,而且愈演愈烈。

  2004年11月11日,海南省海口市龙华路某小学一位女同学送给她的张老师一枚金戒指,好在张老师十分警觉,立即把此事与其家长通报,及时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

  有关人士认为:处于成长期的孩子们模仿能力很强,这就要求我们成人给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千万不能使孩子们产生一种“送了礼什么事都能办”的错觉。

  浙江省嵊州市某中学6名高中生前不久曾致信媒体,对学校领导和教师接受家长请客送礼现象深表困惑和忧虑。他们在信中说,从几位为人正派的老师那里私下了解到,现在同学家长请客送礼都是先和学校领导联系好的,然后由校领导出面邀请相关的任课老师去吃饭,老师们即使不愿意去也推辞不了。而红包和消费卡之类的礼品也往往是校领导出面代同学家长送给老师,不拿都不行。

  校园中的请客送礼之风使几位学生为此增加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同学中大多数都是从农村里出来的,学费已交了很多,怎么能像有些同学那样拿出那么多钱去请领导和老师吃饭或给他们送礼呢?况且,家里也没有门路去和这些校领导拉上关系。我们真的感到很无奈,也很反感,难道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吗?”

  学生为什么送礼

  据有关人士告诉笔者,目前社会上给老师送礼的方式有这么几种:一是请老师到大饭店去吃饭;二是逢年过节给老师送礼品;三是给老师所谓的“孩子见面礼”;四是送红包;五是送消费卡。

  为什么会形成“学生送礼”现象?大体有这么几种原因:一是现如今独生子女居多,家长望子成才心切,不断与教师“礼物”联络,希望教师对孩子“特别”关照;二是有些家长和学生从内心不愿请客送礼,但别的家长和学生都送,只好紧跟形势;三是老师向学生及家长索要现象:借家中办喜事、乔迁等之名,请家长到场。或者以某种商品紧俏购买困难,请家长“代购”。或者“借钱”或者以“特别关心爱护”和“单独补课”为名索要。由此,“请客送礼”之风在校园逐渐蔓延。笔者在安徽省芜湖市某县中学采访时了解到,该校高三年级某班主任春节时家中来送礼的家长和学生几乎是排着队。据一名学生告诉笔者,哪个学生不送,这个班主任就不高兴;学生章某因家里没给老师送礼竟被老师驱逐出教室不准上晚自习课。

  此风不可长

  由于学校送礼之风盛行,一些家境贫困的学生节衣缩食,有的甚至不吃午饭,余下钱来“进贡”老师。有的学生向家长伸手,更有的通过不正当手段搞钱,以致触犯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学生家长们普遍忧虑:校园送礼之风的形成,不仅玷污了校园的纯洁,损害了教师形象,也影响学生学习,污染了学生纯洁的心灵。

  有关人士指出:要想堵住校园送礼之风,首先各级主管部门要发挥监督和管理作用,学校对老师要不断进行师德教育,老师要以自身良好的素质形象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端正思想,树立自信心,以学习为主,努力把自己雕琢成器,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材。

  我国少年儿童目前已近4亿,比日本、美国等国的全国人口还要多,保护孩子健康成长,这是切不可小看的事,这是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心青少年成长教育,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青少年予以保护。社会各界要积极营造良好环境,不断树立榜样形象,坚决抵制社会不良风气侵蚀我们的孩子。青少年时期,正是成长发育阶段,他们往往缺乏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容易误入歧途。因此,加强他们的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刻不容缓。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