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众议杨翁恋背后的文化交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16:36 中国青年报 | ||||||||
无疑,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这段“忘年之恋”,已经成为当下热度最高的公共话题,不同观点纷纷见诸报端。 对“翁杨恋”的意见,主流的大致可以分四种。第一种是震撼派,认为82岁科学家和28岁女硕士的忘年恋显示了超越世俗的勇气,洋溢着知性之美。第二种是道德派,认为老夫少妻的结合年龄悬殊,有违国人传统观念,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第三种是健康派,
前两种意见,看似态度截然相反,实质上其出发点是一致的,内在都有传统道德观念在起作用。其实在我们周围,老夫少妻已非新鲜事,还因此衍生了“傍大款”的流行语,对此,大多数人的态度是不屑甚至厌恶。在内心深处,人们对知识的尊重程度往往高于对财富的尊重。古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虽不免有偏颇之处,却彰显了中华民族重教育、重人才的悠久传统。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经济结构的调整造成了文化结构的急剧变化,中国的道德传统也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许多人心目中,杨振宁先生是知识和精英的象征,对杨先生更是寄予了道德上的高度期待。“翁杨恋”消息的突然曝光,对于持有类似心态的人们无疑是一种强烈的刺激,部分对于杨先生原本崇敬的人继续强化这种崇敬,甚至把这种崇敬升华成了某种光环;另一部分人则感到对杨先生全方位为人师表的厚望突然落空,不由得由敬生厌。 不难看出,持这两种意见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苛求心态,一旦让杨先生走上了神坛,就不愿意轻易让他下来。当我们把科学领域之外的杨先生还原成一个普通人时,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杨先生不是圣人,他有着普通人的欲望,有着普通人的缺点。因此,从理性上讲,我倾向于赞同后两种意见。对普通人的婚姻而言,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毕竟是少数,日常婚姻中的确存在着生活上和生理上和谐的问题。杨振宁先生属于公众人物,人们对于“翁杨恋”说三道四也属正常。但是,道德上的关心并不能影响个人婚姻的自由,既然选择了,后面的路还是要翁杨二人携手前行,我们不妨多些尊重。 值得注意的是,“翁杨恋”引发的争论不仅仅围绕着事件本身,其深层次反映的恰恰是社会转型期传统道德观念和现代观念的交锋:当人们面对传统道德的约束力屡屡失效的时候,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强烈的道德苛求心态和重建道德体系的期望。所以,如何借助于民众这种文化饥渴心态建立一个民众高度认同的文化和道德体系,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旷野 相关专题: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订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