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折服德国专家的“初中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08:02 重庆商报

  市委、中石化号召学习米钰林

  本报讯(记者项前)只有初中文化的米钰林,通过自学英语和计算机,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仅近3年就为企业增效近800万元。日前,市委、中石化党组联合发出决定,号召向当代知识型工人米钰林学习。

  米钰林是川维厂乙炔车间工人,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重庆市首届十佳知识型工人。他在乙炔车间天然气制乙炔裂解装置这个全厂最危险、最难驾驭的生产一线上干了28年。

  在今天,我市将举办“米钰林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将把他的先进事迹作为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生动教材来激励广大党员群众。

  米钰林专访之①成就篇

  日前,位于我市长寿区的川维厂在进口老装置基础上自行研制成一套天然气制乙炔的新装置,通过权威部门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此作出卓越贡献的川维厂高级技师米钰林也因此荣获200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折服德国设备原厂专家

  只有初中文化的米钰林进厂时只是一个普通的操作工,但28后,在川维厂,几乎人人都能说出几个“米高(人们对米钰林高级技师的简称)奇迹”。

  大大延长裂化气反映炉运行周期,折服德国专家是最出名的“米高奇迹”之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川维厂仍在沿用20多年前德国专家定下的45天周期。在1996年到1998年间,米钰林提出并实施大小技术革新达52项,到1998年,装置生产周期延长到120天,并于2003年创下单列231天超长生产周期的新纪录。其中最经典的改造是,使碳黑堵塞周期延长了3倍以上,而此项改造他只用了一个阀门和一根管子。

  由于周期的延长,检修次数大幅度下降,3年来共减少124次检修台次,仅此一项就为企业增收780余万元。2004年川维厂派员到德国原技术引进厂家访问,当外国专家听说川维厂裂化气反映炉运行周期后,大为吃惊地说:“真了不起!你们已经是老师了!”

  能看穿钢板的“火眼金睛”

  米钰林还是川维厂公认的“火眼金睛”,有人说他能看穿钢板找出问题。

  2003年10月,川维厂投资近10亿的重点扩建项目试车工作进行到关键阶段,一个核心设备不断停车,技术人员检查了各个部件,没发现哪里不对。此时米钰林提出,问题可能出在内部部件尺寸不规范上。大家都不信,部件都是在标准模具中加工出来的,怎么会有问题?

  在米钰林的坚持下,大家打开2个部件,米钰林拿出一把卡尺钻进设备卡量,果然偏差出来了,通过改造到标准尺寸的部件装上后,设备运行正常。

  据统计,从新装置的安装到试车,米钰林在整个过程中找出280余个较重要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爬管道爬出来的专家

  初中文凭的米师傅在川维厂却是公认的“专家”。

  一次设备检修,米钰林钻进设备内部拆除一块溢流板,擦除黑糊糊的碳黑后告诉一位刚进厂的大学生:“这上面有4个几毫米大的小孔,有渗水作用,在外国人的设计图上是找不到的。”要知道,整个裂解装置有4层楼高,管网纵横,塔罐林立,要想把图纸上标识的每一个部件掌握清楚已很不容易了,更不要说是图纸上没有标识的部件。对此,米钰林却谦虚地说:“啥子专家,完全就是爬管道爬出来的。”

  米师傅的徒弟告诉记者,米师傅检修部件,长到100多米,小到50公分,只要能钻进去的管道,几乎都要爬进去检查。有人开玩笑说:“米师傅爬过的管道,加起来能把地球缠几圈呢!”记者钟扬(来源:重庆商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