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杨振宁订婚 女博士做代言人 高校新闻娱乐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3日11:37 胶东在线

  杨振宁订婚、女博士做代言人、北大清华拒绝安全套……

  “杨振宁订婚事件”成了最近媒体关注的热点。记者们在事件女主角翁帆的学校内外蹲守,专门找到她的家中“拜访”,报道二人生活的尽可能多的细节……所有这些方式,与娱乐新闻的报道几乎同出一辙。

  此外,如北大女博士代言、北大清华拒绝安全套、北理工博士唱歌等等,媒体几乎无一不以娱乐的眼光去关注。这种娱乐化的报道引起了高校师生的强烈不满。

  热点:高校频出花边新闻

  10多条有关高校的报道只有1条是科研报道

  在12月18日新浪网的新闻频道上,记者搜索了关于高校报道的,题目分别是:“杨振宁今日与未婚妻相会”、“大学生6年偷书3000册”、“女大学生与男友分手跳楼”、“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浙江大学设首个在华合作中心”、“研究生气球书写求婚宣言腾空而起”、“高学历者求偶观调查:女博士称为幸福自尊不足道”……

  在记者检索到的10多条涉及高校内容的报道中,大部分可归结为“花边新闻”。只有一条“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浙江大学设首个在华合作中心”可称为高校的科研报道。

  从以上检索结果看出,媒体对于花边新闻更为关注。与之相对比的是对科教动态的冷漠,比如在12月12日举行的陈省身先生的追悼会上,记者发现,只有当地媒体和为数不多的几家中央媒体报道,外地媒体几乎无一前去。

  公众对于高校新闻到底有什么印象呢?记者进行了随机采访。当问道“您记得最近高校里有什么事儿吗?”大多数被调查者说的是“北大女博士做广告”、“复旦教授嫖娼”、“北大清华拒绝安全套”、“女研究生支持未婚同居”等,甚至对于陈省身的逝世,只有一个被访者提及。而高校教育改革、科研成果、学术思想的发展,没有一个被访者了解。

  反应:师生声讨“以偏概全”

  有些报道内容可能存在,但不是大学主流

  对于杨振宁事件,虽然高校师生都非常关注,但很多人对有关报道都感觉“太八卦了”,“能不能给老先生一点私人的空间”?

  “媒体那些报道,可能在大学校园确实存在,但不是我们生活的主流。”北师大一位女研究生气愤地告诉记者。“

  北大、清华、人大等学校的师生们都非常反对这种高校花边新闻报道,很多老师的意见则更大。一位人民大学法学院的老师说:“这种片面的报道,简直在误导公众对于大学的理解。现在媒体报道的大学成了什么?同居、自杀、偷盗,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大学怎么会放心?我们不是回避问题,但绝不能以偏概全。”

  清华大学负责宣传工作的一位老师说,“能真正反映学校精神、学术成就的新闻无人关注。有时学校里举办全球性的学术会议,记者们即使来了,大多数也是拿了材料而去。会议上真正思想上的火花,往往反映不出来。”

  追问:“娱乐”高校谁在作怪

  与媒体娱乐化倾向和公众对高校期望过高有关

  为什么大量关于高校的报道会变成花边新闻。中国社科院新闻传播研究所苏纲宪研究员认为,这很正常。媒体娱乐化倾向确实是存在的,这也不仅仅针对高校,“这与整个时代背景是有关的”。

  北师大文学院蒋原伦教授说,爱看花边新闻是受众的天性。从看这些新闻中,受众会觉得自己很安全,有种满足感。在如今媒体激烈竞争的年代,媒体很可能就更多地关注花边新闻。对于高校来说,如今媒体可能更容易从娱乐的角度来关注。

  蒋原伦还提出了高校新闻报道的匮乏问题。“高校不是没有新闻,而是往往很多东西不能做,不能说,这可能涉及很多复杂的因素。有些深刻的问题记者需要花很大工夫去调查采访,这些新闻当然少。所以说,不少人们关注的问题都看不到,吸引人眼球的自然就是那些花边新闻了。

  媒体竞争的压力和记者的工作状态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比如这次杨振宁事件的报道,不少记者从内心都不想过多地关注此事,但如何向自己供职的媒体交差是一个问题。“一旦某一社会热点发生,记者的天职就是追踪,即使你本身的道德观不让你这么做。这不是记者个人的新闻判断准则,而是与整个媒体的新闻氛围有关。”

  有学者认为,在公众眼里,高校是象牙塔,不应该被世俗的恶习所沾染,高校承担了它所承受不起的道德责任。因此,高校的一些负面报道往往被夸大。往往很普通的一件事儿,放在高校里就是新闻。

  报道应该反映大学精神

  北大的一位老师说,我们希望关于高校的报道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大学的精神。“我希望,媒体能不能对高校报道换一种思考,不能是社会上什么热闹就按照什么来。”

  媒体关注高校应该关注些什么?一位资深的记者说,比如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整体的思想状况,学术的进展等。“负面东西可以报,个别事件也可以报,但如果把高校看作和其他一样‘娱乐’的对象的话,什么吸引眼球就报什么,我们的高校报道确实有失偏颇了。”有专家认为,媒体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公众应该用一个平常心态来看待高校的发展与变化,高校也应该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容忍性。”(晨报记者代小琳)责任编辑:韩延吉 来源:《北京晨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