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陈水扁频频抛出台独言论专题 > 正文

陈水扁全面扩张权力图谋破产 台湾政局纷争不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4日10:41 华夏经纬网

  2004年是岛内蓝绿对抗最为激烈、政局动荡多变的一年,也是陈水扁当局“台独”步伐最快、“台独”气焰最为嚣张的一年。围绕“总统”和“立委”两大选举、岛内政局和大陆政策主导权,蓝绿阵营展开最为激烈的较量。陈水扁“全面执政”图谋破产,“急独”路线遭受重挫。“立院过半”的泛蓝军遏制住“总统”选举败选以来的下滑趋势,再现东山再起的契机。

  陈水扁全面扩张权力,极力巩固执政基础,但因“全面执政”图谋落空而提前跛脚

  陈水扁以卑劣手段、以微弱过半选票“连任”后,主控政局、操纵民进党的实力增强。他不但推行“党内独裁、强人治台”,而且在4月10日召开的第十届第一次临时党代会上喊出“全面执政”、“长期执政”的口号。为此,陈水扁全面扩张个人权力和民进党的政治版图,力拼“立院过半”:一是全面改组“府院党”高层人事,全力打造“血统纯正的台独内阁”,全面掌控军情系统。二是以行政资源和司法手段,介入“立委”选举。三是收编泛蓝军地方派系和选举桩脚,清算国民党党产,指称泛蓝军搞“柔性政变”,要求国民党改党徽等,旨在以血腥政治斗争,“终结连战宋楚瑜”,把泛蓝军“割喉割到断”。四是以“置入性行销”、国民党营事业“中广”、“中视”换照、150家亲绿地下电台合法化等手段,控制岛内媒体,操控议题主导权。五是陈水扁嫡系和党内新生代发起所谓“新文化论述”,陈水扁“就职演说”提出打造所谓“新的国家共同体”,民进党“党发会”通过“族群多元国家一体决议文”,旨在培植“台独认同”,淡化族群冲突,骗取选票。

  在“总统”胜选后声势看涨、坐拥执政资源、主导选战议题、选情一路看好的情况下,民进党在12月11日举行的“立委”选举中只获得89席,离预期的“民进党101席,泛绿过半”的目标相差太远。岛内舆论分析,由于民进党“全面执政”梦想破灭,陈水扁第二任“总统”生涯陷入提前跛脚的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朝小野大”格局未变,泛蓝军将以“立院”优势制衡陈水扁施政。“立委”选后,蓝绿两大阵营已经围绕“组阁权”、“枪击案真相调查”、“军购案”展开新一轮较量。二是陈水扁党内威权遭到挑战,“阿扁独大”的形势提前结束。陈水扁迫于压力于12月14日辞去党主席职务,党政同步的陈水扁体制结束,民进党势将回归派系共治。三是陈水扁企图以“泛绿过半”来掩饰“三一九枪击案”疑云的图谋破产,“当选正当性”疑云依然罩在陈水扁头上。四是各界反弹声浪趋高,陈水扁信任危机加剧。“立委”选前,各界反对“6108亿军购”、反对“台独”、反对撕裂族群,许信良等数十位民进党创党元老抨击陈水扁“只有权力,没有道德”,“澄社”指责陈水扁执政4年“几乎全部交了白卷”。投票时,原来支持陈水扁的200多万选民没有支持泛绿军“立委”候选人。“立委”选后,陈水扁的满意度只有34%,而不满意度上升到51%。舆论分析,“外有在野党制衡和民众不满,内有众声喧哗”,陈水扁无疑于提前跛脚,“后扁时代”势将提前来临。

  蓝绿阵营全面对抗,岛内政局持续动荡,族群对立更加严重

  蓝绿阵营全面对抗,是贯穿2004年台湾政局的一条主线。蓝绿对抗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卯足全力进行选举较量。两大阵营视“总统”选举为“生死之战”,视“立委”选举为“总统”选举的延长赛,展开激烈厮杀。泛绿军扬言要把泛蓝军“割喉割到断”,实现“全面执政”、“长期执政”。而泛蓝军要“保卫中华民国”,“加强制衡”。这其中,你来我往的几场游行把蓝绿对抗掀到最高点。2月18日泛绿发动100万人参加的“手护台湾”活动。3月13日泛蓝军发动250万人参加的“换总统,救台湾”大游行。12月5日台联党发动“制宪正名台湾国”游行,泛蓝军发动10万人参加的“团结、护国、救台湾”大游行。较量的结果,陈水扁靠两颗子弹连任,泛蓝军维持“立院过半”。

  二是围绕“当选无效”、“选举无效”诉讼斗争激烈。泛蓝阵营提出的“选举无效”和“当选无效”两项选举诉讼,内容包括票数不实、“公投绑大选”、“枪击案”疑云、启动“国安机制”剥夺军警宪投票权等。在岛内各界的强烈要求下,陈水扁被迫同意“全面验票”。5月10日至18日的验票结果,使陈水扁、连战的差距缩小近8000票,另有4万多张争议票。选举人名册异常状况高达90万笔,近8万票。舆论分析,泛蓝军借验票、调查“枪击案”真相,质疑陈水扁“当选的正当性”。而陈水扁操纵的“高等法院”于11月4日宣告国亲“当选无效”诉讼败诉,连宋表示将继续上诉。

  三是体制外抗争不断。为抗议选举不公,国亲于3月21-27日在“总统府”前静坐抗争,3月27日在“总统府”前广场发动50万人大游行。此后,泛蓝军先后于4月3日、4月10日会举行集会活动。陈水扁多次指称泛蓝军3月21日-27日的抗争活动是“流产的七日政变”,是“柔性政变”,要求“终结连宋之乱”。

  四是围绕“真调会条例”、“军购案”、国民党党产展开激烈的“立法”攻防。其一,陈水扁迫于压力,于7月6日宣布成立“枪击案特别调查委员会”。泛蓝军利用“立院”优势,于8月23日通过“枪击事件真相调查特别委员会条例”,于9月14日否决民进党提出的“真调会特别条例”复议案。民进党于9月15日声请“释宪”后, “司法院大法官” 于12月15日做出第585号解释,认定“真调会合宪”,但“不具追究刑事责任的侦查权”。舆论分析,“真调会”形同武功被废,已无查出真相的能力。其二,“行政院”于6月2日通过“6108亿军购案”,泛蓝军质疑此举是“给美国付保护费”。此后,6108亿军购案多次在“立院程序委员会”闯关失败。其三,民进党“立院党团”抛出“政党不当取得财产处理条例草案”,“行政院”于10月22日公布律师团名单,旨在清算国民党党产。“立委”选举结束后,民进党企图与亲民党合作,将“不当党产条例”付委,但最后失败。

  五是蓝绿支持者相互敌视。经由两次重要选举的撕裂,尤其是族群、政治议题的操作,蓝绿两大阵营的支持者对立情绪加大,族群矛盾加剧,“几乎到了要同归于尽的地步”。舆论分析,从政治气氛与社会心理而言,台湾被划分成两个相互敌对与否定的社会,“接近准内战状态”:深绿选民因李登辉、陈水扁的煽动确信“台独建国”,而深蓝选民出现比过去任何时刻更强烈的“亡国恐惧”。

  陈水扁加快“台独”步伐,“台独”势力活动猖獗

  迫于祖国大陆反“台独”的强大压力和美国的多次严厉警告,出于争取中间选票的需要,陈水扁一年来接二连三地施放和平烟雾弹,包括抛出所谓“和平稳定互动架构”,邀请海协会长汪道涵访台,在“就职演讲”、“双十讲话”、“陈十点讲话”中极力摆出虚假的“缓和”姿态等。但事实上,出于落实“台独”理念、巩固“台独铁票”的战略需要,陈水扁以不正当手段连任以来,利用执政资源,加快推动“台独”步伐,加速“去中国化”进程,加紧为“台独建国”做准备。

  一是坚持“一边一国论”,坚持“台独路线”,刻意宣扬“台湾主体性”与“台独认同”,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诬蔑“九二共识”是“投降共识”。陈水扁将台湾与中国、“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立起来,声称“中国非本国”、“中国是敌国”。即使在“立委”选战败选、辞去党主席职务后,陈水扁仍声称“坚持台湾主体意识的主流路线”、“坚持让台湾成为一个正常完整进步美丽的国家的使命”。

  二是变相更改“国号”、“国徽”与“中华民国的固有疆域”。陈水扁宣称 “中华民国的最好简称就是台湾”,台当局有关部门并在“中华民国”后面加注“台湾”字眼。12月5日,陈水扁声称要将“驻外馆处和国营事业正名”。陈水扁还多次声称,“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2300万台湾人民”,“台湾是一个主权在民的国家,土地面积36000平方公里”,这实际上更改了台当局“宪法”规定的“中华民国固有疆域”。

  三是鼓吹“公投制宪”,为“统独公投”、“台独建国”进行法制准备。陈水扁在“总统”选举期间抛出所谓“2006年公投制宪”、“2008年实施新宪”的“台独时间表”;“立委”选举期间又公然鼓吹“公投制宪”、“终结中国宪法”。“行政院”11月17日召开“公民投票法”审查会,大幅降低“公投”的门槛。

  四是加紧推动组织再造,为“台独建国”进行组织准备。9月7日,“行政院”通过组织机构调整方案,借精简机构之名,整并、废除过去在一个中国架构下设立的独立“部会”,如“蒙藏委员会”、“侨委会”、“退辅会”、“陆委会”,增加作为“海洋国家”标志的“海洋委员会”。

  五是极力推行“文教台独”,为“台独建国”预做意识形态的准备。11月7日,陈水扁宣称,“台湾的本国历史地理不该包括中国与蒙古在内”。“教育部”马上公告《新高中历史课程纲要》,将“台湾史”从原来的“中国史”中独立出来,形成以“台湾史”、“中国史”及“世界史”各占三分之一的课程规划。事实上,“急独”分子杜正胜就任“教育部长”后,将“台湾主体性”列为“四大教育施政纲领”之一。10月15日,担任2005年公务员考试的“典试委员长”林玉体称,明年“公务人员初等考试”“本国史地命题将不考中国大陆内容”,并明确把“本国史地”命题范围限缩在“台澎金马”。“文教台独”的目的是割断台湾历史与中国历史的内在联系,否定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史实,向台湾下一代灌输“台独史观”。

  在台当局的纵容下,岛内“台独”势力活动猖獗,疯狂鼓吹“制宪正名建国”。除2月28日所谓“手护台湾”活动、12月5日“制宪正名台湾国”大游行外,李登辉于6月26日在“台独”组织北社成立3周年餐会上宣读“制宪运动”誓词,强调“制定新宪的迫切性”。7月1日,李登辉举行“制宪运动誓师大会”,声称要“改国号”。7月4日,“台独”分子成立“新台湾党”,以推动“制宪建国”为宗旨。9月11日,“南社”等“台独”团体提出所谓“脱离中国殖民教育,建构台湾主体教育”声明。11月27日,李登辉操纵的智库“群策会”举行“新宪法国际研讨会”。值得注意的是,“台独”分子将活动舞台从岛内扩展到岛外。10月4日,“总统府资政”辜宽敏在美国媒体上刊登广告,要求美国“重新思考一中政策”。

  “连宋配”败选,国亲合并受阻,但“立院过半”为泛蓝军东山再起提供了机遇

  出于夺回执政权的考虑,泛蓝军推出“连宋配”,对抗民进党的“陈吕配”。由于陈水扁拥有执政资源,尤其是“319枪击案”的影响,原本民调大幅领先的“连宋配”以不到3万票的差距落败。之后,国亲士气受挫,尤其是国民党内权力之争、路线之争趋于激烈,甚至要求连战“体面下台”、完成世代交替。

  为提振士气,打赢年底“立委”选战,连战于5月19日强力主导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国亲合并案”。由于国亲两党内部、尤其是亲民党内部反对声浪较大,国亲合并日程一再延迟。因“立委”选举期间的一些摩擦,原本承诺2005年2月签定国亲合并协议的亲民党立场后撤。宋楚瑜明确表示“不当亲民党老大,也不当国民党老二”,“国亲目前只有合作,没有合并”;并提出以国民党解决党产、李登辉路线、台湾愿景等三大问题,作为国亲合并的前提。由此可见,国亲合并仍面临一些变数,时程可能延缓。

  不过,“立院过半”的结果,为泛蓝军加强整合、东山再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是泛蓝成功固守既有版图,不但扭转了自2000年败选以来持续下滑的不利局面,极大地鼓舞了泛蓝士气。二是“立委”选战战绩相对较佳,要求连战、宋楚瑜交班的呼声减弱,连战在推动国民党改革、完成世代交替等问题上具有更多的主动权和回旋空间。三是选举结果再次确认了国民党是泛蓝军“老大”和连战是泛蓝盟主的地位,增强了国民党整合泛蓝军的筹码,增强了国亲合并的动因。台湾政治版图“蓝绿两极”成形,国亲新同质性高,泛蓝支持者要求亲民党加入国民党,否则宋楚瑜就是“千古罪人”。亲民党内部“合并派”力量逐渐集结,对宋楚瑜形成压力。未来实施“单一选区两票制”,资源缺乏、基层组织薄弱的亲民党无法与国、民两党抗衡。

  但应该看到,泛蓝军的得票率比2001年“立委”选举低,其政治版图并没有扩大;尤其是泛蓝军未来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包袱仍多,内耗的隐忧依然很大,因而泛蓝军能否东山再起,尚有待观察。12月15日,连战指出,国民党不可因胜选冲昏头脑,此次“立委”选战“与重新执政还有一段路”。

  第三势力空间剧减,两党政治雏形初现

  第五届“立委”选举结束后,岛内政党政治呈现“两大(民进党、国民党)、一中(亲民党)、一小(台联党)”、“蓝绿两大阵营对抗、无党籍扮演关键性少数”的格局。2004年“立委”选举期间,除上述四党外,无党团结联盟、“民主学校”纷纷成立,力争跨过5%的政党门槛。但“总统”选举和“立委”选举加剧蓝绿对抗,强化了民进党和国民党两大党主导政局的格局。

  具体而言,亲民党和台联党分别作为国民党与民进党的战略伙伴,虽然在“总统”选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发展空间被各自的战略伙伴大幅压缩,泛蓝选民加速向国民党靠拢,泛绿选民加速向民进党靠拢。无党联盟总共提名26席,却只当选6席,原本在第五届“立院”尚能以11席的实力突出“关键性少数角色”,如今却因实力大减,影响力大幅下降。以无党籍身份争取中间选民的几位高知名度参选人,以及多位浅蓝或浅绿的无党籍参选人,如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许信良等,在蓝绿对决、政党配票中落败。《联合晚报》社论分析,“两大党时代来临,中间地带趋窄”。随着“单一选区两票制”的实施,两党政治将是未来岛内政党政治格局的基本走向,小党甚至第三党的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 彭维学

  相关专题:陈水扁频频抛出台独言论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