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燕赵都市报:消弭那些被符号化的时代焦虑症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4日14:08 燕赵都市报

  作者:陈方

  连袜子都很少自己洗的独生女苗苗,上个月当母亲了,她每天不得不面对嗷嗷待哺的儿子和似乎永远也洗不完的尿布,但苗苗疲惫的脸上溢满了幸福。与苗苗一样,曾被嘲讽为“小皇帝”的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目前每年正以数百万计的规模渐次步入生儿育女的生命周期,他们努力适应着养育自己下一代的“角色转换”。对即将担负的“责任”,他们充满
信心,“今后一定要亲手教育孩子,绝不会像母亲那样毫无原则地溺爱和娇惯。”(新华网12月22日)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稳定、生活条件优越,因此被父辈们和一些社会学者冠以“抱大的一代”、“小皇帝”、“小太阳”等称号。他们成长的时代也被附上了某种焦虑:这个蜜罐中成长的群体长大后能担负建设祖国的重任吗?他们连自己都难以照顾,有养育下一代的责任心吗?他们性格乖张,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还会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吗?种种担忧和焦虑被父辈们不停地唠叨,被社会学者们不断地探讨。15年前,当笔者还是小学生时,常常写的那些“小太阳如何升起”、“小皇帝如何长大”之类的命题作文,应该也是那个“时代焦虑症”的缩影吧?

  但现在,当这些昔日的“小皇帝”们变成今天的“责任人”时,在他们完成个人文本转变的同时,那个时代曾经的焦虑也正在被自然而然地消弭。

  去年非典期间,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这个群体中就有许多人勇敢地走在抗击非典的最前线,朴素的文明公德和敬业精神在他们身上淋漓尽致地得到表现。比父辈们更为进步的是,他们对某些“逃跑”行为和胆怯心理也相当宽容和理解———谁能说这种宽容和理解中所蕴涵的价值观多元化、人格独立的品质没有社会进步的印记呢?

  回头再看在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成长时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时代焦虑”,最大的原因恐怕莫过于判断者没能跳出“个人生活”与“社会历史”的局限。父辈们给了每一个独生的个体以溺爱与娇惯,时代被“小太阳”、“小皇帝”符号化了,父辈们在被符号化的时代里焦灼地生活,但他们没有看到,在一个平衡的正常发展的社会里,每一代人都会自觉找到与社会发展平衡的契合点,从而在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中共同进步。没有发展的目光,我们就无法给一代人的成长轨迹作出正确而合理的判断。

  作为时代的精神投影,父辈的判断、社会学者的干预必将继续存在。但这种判断与干预,必须是在基于与社会变革同步进行的基础上作出的。

  但事实上,这种被符号化的“时代焦虑症”依然在延续。前不久媒体关注的那位辛酸父亲的来信就引发了公众对“80年代后”的整体品质的怀疑。我们简单地判断“80年代后”是“自私、丑陋的新新人类”,我们粗暴地定义他们是“中国垮掉的一代”,这与当年对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嘲讽别无二致。而当下的事实证明了曾经的焦虑是无知与可笑的。如果联系到“在中国,每一代人的成熟多半依赖上一代人的品质(余世存语)”的话,那符号化“时代焦虑症”的简单重复,在证明判断者关注后代的强烈的责任心的同时,是不是还说明他们对未来的恐惧与自身信心的不足呢?要知道,如果上一代人能够坚守正确的人生价值、道德与精神信仰,当这些优秀品质沉淀在社会进程中话,托萌于其上的后代人完全可以活得更优秀。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