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家文物局耗巨资摸家底 国宝级文物受损严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4日14:36 法制晚报

  国家文物局耗资千万摸全国馆藏文物家底儿 调查中发现——

  三星堆青铜面具 清代大炮遭损毁

  无法保证恒温恒湿 大型博物馆照样缺乏保存文物的基本条件

  “我们发现,部分馆藏文物已经遭到损毁,其中不乏像三星堆青铜面具这样的珍贵文物。”昨日,北京化工大学教授许淳淳告诉记者。据悉,在日前全面展开的我国首次大规模文物普查——“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行动中,已经发现部分珍贵馆藏文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坏。

  现状调查 青铜人面具患了“癌症”

  此次调查行动的发起方——北京化工大学教授许淳淳告诉记者,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珍贵文物——青铜人面具,正在遭受“青铜病”的严重侵蚀。

  “对青铜器来说,‘青铜病’的危害是最大的,这种病就是青铜器的局部形成了腐蚀形态,号称是青铜器的癌症。‘青铜病’可以不断深入到青铜器的内部进行腐蚀,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还没有找到根治它的办法。而在我国,感染上‘青铜病’的青铜器还有很多。”许淳淳教授说。

  《临华山碑》脆得拿不起来

  在馆藏文物“大户”首都博物馆中,收藏着不少珍贵的书法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中不少也患上了各种“疾病”,需要及时揭裱、修复。

  在这些书法作品中,有一件清代著名书法家翁方纲的《临华山碑》,长560厘米、宽122厘米,从库房取出时就发现残损严重,整件作品从上到下竟有5条通裂缝,小一点的裂纹更是数不胜数。“纸张已经十分酥脆,如果再放上一年,就会脆得拿不起来了。我们把它取出来时,是在下面垫上纸,用糨糊一点一点粘好才拿起来。”一位书画修缮专家告诉记者。

  清代大炮锈得掉了渣儿

  “如果密封得好,很多年代久远的铁器也能保存得十分完好,但如果保存条件不好,即使是近代出产的铁器,也照样会锈烂不堪。”一位文物专家表示。

  据悉,由于没有得到妥善保管,在上海地区出土的一门清代铁炮,炮身早已是铁锈斑斑,表层上布满了颗粒粗大的腐蚀物,有的地方用手一碰,就会掉下铁锈渣子来。

  1200万元 摸清文物家底儿

  记者昨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这次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的盘点对象包括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各级政府主管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文物考古研究机构、古建所、文化馆和文保所。

  在由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编写的《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试点方案》中明确表示,此次调查旨在全面、深入了解全国的文物,特别是一级、二级文物被腐蚀、损坏的程度及经济损失;掌握文物防蚀技术应用情况和管理现状;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等,为进一步推广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提供依据与技术支持。

  “这是一次摸家底儿行动。”一位国家文物局工作人员称。据了解,为了“摸家底儿”,国家文物局拿出1200余万元经费,调查活动将持续到明年年底。

  七类文物 “遭”重点盘查

  据悉,在各类馆藏文物中,此次调查确定的重点盘点对象为金属、石质、陶瓷、纸质、纺织品、竹木漆器以及包括象牙、馆藏壁画、皮革、骨器在内的七大类文物。

  据文物专家介绍,长期以来,我国国内大部分博物馆、文保所、文化馆内的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并未引起应有的、足够的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缺乏大规模的资金投入。目前,由于文物档案不健全,有关部门对很多馆藏文物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文物是否得到妥善保护、是否已遭损坏更是一无所知。

  “此次调查完成后,文物部门将参考调查结果,建立中国珍贵文物数据库。”国家文物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新闻链接

  150万件馆藏文物获“数字身份”

  记者今日获悉,河南、山西、辽宁、甘肃等4个文物大省的150多万件馆藏珍贵文物已经建立数字档案,通过电脑联网就可以远距离察看文物的六面图片,年代、体积、质量、级别、文物价值等数据也一览无余。

  这一项目旨在完善我国文物、博物馆领域的资料,通过数字化手段调查建立并运行动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重要文物的保护与管理状况,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价值和作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可靠保证。

  据介绍,“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将彻底摸清我国可移动文物和不移动文物的家底,搭建覆盖全国、互联互通的文博信息网络。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饶沛

  致病原因 被侵害文物类别 后果

  气候变化

  阳光辐射

  空气污染

  虫害蛀蚀

  霉菌繁殖

  石刻类文物风化剥离

  青铜器锈蚀等“青铜病”

  砖瓦类文物 酥碱粉化

  壁画类文物 褪色起甲

  木质文物 干裂糟朽

  丝织类文物 粘连腐烂

  纸张类文物 虫蛀霉变

  牙骨类文物 龟裂翘曲

  毛皮类文物 脆裂脱毛

  大型博物馆照样缺乏保存文物的基本条件

  国宝级文物 待遇就是一个架子

  “从已掌握的情况看,目前,国内的馆藏文物整体保护情况不容乐观。”许淳淳教授表示。

  从1987年起,许淳淳教授就开始了有关文物保护的研究。

  在谈起这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时,许淳淳的话语中立即流露出几分焦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甚至在很多省市的大型博物馆中,也同样缺乏保存文物的基本条件——恒温恒湿,许多堪称国宝的珍贵文物就直接堆在文物仓库里,放在最普通的货架上,在这种条件下,腐蚀、损坏情况自然相当严重。”

  据文物专家介绍,由于长期得不到应有保护,已经有不少稀世珍宝或被人为损坏或被时间的长河自然腐蚀掉了。

  修复受损文物 一不小心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毛笔蘸水“搓”书画 宣纸垫底“吸”尸液

  一位从事文物保护的专家告诉记者,对于馆藏文物的保护和修复,首都博物馆对馆藏的数千件文物进行的大修具有“标本”意义。

  据首博书画修缮专家楼朋竹介绍,清洗书画要用软毛笔蘸着80℃的热水,一点一点淋洗,常常要进行四五遍。揭开粘连的书画更要小心翼翼,用毛笔蘸水一点一点地把书画“搓”下来,不能有一丝损伤。

  纺织品修复专家王亚蓉则正在整理一件明代正德时期的丝质过肩蟒妆花纱单衣,这件衣物保存完好,但因受到侵蚀,碱与血污已使衣物上的花纹模糊不清。由于墓中经年累月被尸液浸泡,整件衣物呈暗黄色。对它进行清洁,连最弱的吸尘器都不能用,只能用75%的乙醇溶液,上下垫上宣纸,慢慢浸泡,当宣纸吸掉部分灰尘后,再换上新纸。

  “首博开馆以来,长期寄居于北京孔庙。利用古建开办博物馆局限性较大,由于要保护古建原貌,库房改造受到很大限制,温湿度和防尘、防霉设施根本达不到文物保存要求,因此,要对受损文物进行大修。受损文物修复起来十分复杂,一不小心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首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