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座坝写就一生传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6日07:23 潇湘晨报
一座坝写就一生传奇(图)
王三一夫妇

  2004年8月5日,长沙,晴。

  长沙市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下称中南院)宿舍区11栋的一间屋子里,刘令娴老人盯着眼前的遗像,热泪潸然而下:“三一,分别一年来,你还好么?今天大家来看你了。”

  遗像上的人是王三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电工程设计的一代宗师,业内人士估算,国内一大半的用电都有他的功劳。当日,是王院士的一周年祭日。

  辞世前 牵挂洞庭忧水患

  2002年12月,王三一的癌细胞已经扩散。但他不以为然,坚持离开湘雅医院,前往江垭参加江垭电站的竣工验收,看不出一丝疲怠。

  2003年的夏天,微笑挥手的王三一似乎感到了一丝疲倦,他在病床上写道:“我将坚持到底!天气太热,不要劳累大家,从简办理丧事。”

  但他仍然放不下工作,一拨又一拨同事们来看他时,他的妻子刘令娴总对他们说:“和他谈谈工作吧,他心里会舒畅些。”而一谈到水电站的建设,王三一的眼睛里便渐渐有了光泽,熠熠生辉起来。然而,时间实在太紧,王三一几乎听到了死神的脚步声。

  王三一又想起了洞庭湖,一组数据变得异常明晰:“岳阳城陵矶的汛期控制水位为34.4米,这是由上个世纪60年代的水文资料制定的。而从1996年开始的7年里,城陵矶出现了超标准洪水,其中1998年水位达到35.8米,超标准运行45天,险象环生,危及周边近1000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一个顽症,但他对答案早已了然于胸:城陵矶控制水位应高于34.4米,至少应抬高到35.8米左右,同时加高加固城陵矶堤防,以泄为主削减分洪量……

  不容再拖延了!他要看护人员把他从病床上扶起来,颤抖着翻出《急需对长江城陵矶汛期水位流量关系和防洪控制水位进一步研究》,这是几年间,他和同事安申义等人调查的结果,现在他想最后修订一番,以院士建议的名义发出。他花了几天时间进行了三次大的修改,这才觉得基本过关;6月24日稿件发出后,他觉得文中有一句话不太妥当,又当即委托人给中国工程院陈肇元院士打电话,要求修改。7月28日,王三一将另一文稿《城陵矶水位流量关系研究》,一字一句,仔细阅读数遍后才最后审定。此时,他似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瘫倒在病床上,再也说不出话来。

  8月5日,王三一院士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时年75岁。

  一座坝 攀崖十年书辉煌

  乌江电站——这座高达165米的拱型重力坝,是王三一的得意之作,他也因此扬名世界。

  一双布鞋,一袭旧衫,王三一跋涉了无数奇山丽水,而在乌江两岸的崇山峻岭中,他度过了长达10年的光阴。1972年,中南院接受了乌江电站大坝工程的设计任务,担任副总工程师的王三一和刘信真等同事来到了工地,开始了艰苦的考察工作。乌江山区峭壁陡立,悬崖惊心,王三一着布鞋、腰系粗麻绳,攀援而上,手握小锤敲击坝基岩块,以确定岩石成分、软硬度。

  乌江山地属于岩溶地区,溶洞无数,暗流涌动。乌江水电站坝址选定处,山空水深,坝基下布满了近10万平方米的溶洞,且经过进一步探测,大家还发现左岸河床下200米处,还有高度达20米的大溶洞。

  地质条件如此这般,渗漏问题如何解决?在论证会上,王三一在充分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让人惊叹的思路:乌江地区河床和两岸地质条件差,既不宜修重力坝,也不宜修拱坝,应该设计一种重力坝与拱坝相结合的坝型;对付渗漏,则可采用高压水泥灌浆工艺。经论证,一座拱型重力坝出现于世人面前,这是第一次在岩溶地区修筑高坝,也是第一次用高压水泥灌浆法防渗。20多年过去了,大坝风采依旧,令国内外专家叹为观止。

  其实,无论是早期的白莲河水电站,还是后来的东江水电站,以及现在正在建设中的龙滩水电站,王三一总是能够拿出一个最切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案,使方案地形相得益彰,互为弥补——他的一体化设计理念已逐渐成形。

  入党愿 迟到23年终了却

  1991年,王三一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时年62岁;1994年8月,王三一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时年65岁;2001年12月,王三一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时年72岁。

  荣誉、名利接二连三地来了,而王三一自己却并不怎么看重,这些象征荣誉的证书和证章,被他随手搁置在角落里,长年“蓬头垢面”。最让王三一牵挂与兴奋的,还是1982年发生的一件事。

  那年7月8日,远在贵州的刘令娴忽然收到王三一的一封挂号信。时至今日,刘令娴仍然很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我有些慌,手也有些抖,以为三一出了什么事,因为他很少寄挂号信。拆开信,只是薄薄的一张纸,上面写着:‘令娴,我今天入党了。我真高兴!!!’落款是1982年7月1日。”

  “我就连忙给他回了一封信,衷心地向他表示祝贺,我知道这是三一一生的心愿。”透过刘令娴的话语,我们至今仍然无法完全想像53岁的王三一当时的心情,也许,在那个时刻,他已经被快乐灌“醉”了。至今,这本迟到的党证,被放在王三一家中抽屉的最上面,20多年过去了仍一尘不染。

  其实,快乐应该提早23年到来。1959年,王三一提交了入党申请,却因“有一个当过国民党少将军医的父亲”而没能入党。

  王三一出生于淅江桐庐的书香门第,父亲毕业于浙江医专,母亲毕业于杭州女子师范,父母均随孙中山参加过北伐,40年代在湘、黔一带参加过抗日,父亲官至国民党少将军医。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的王三一较早地接受了民主进步思想,并受身为地下党员的堂哥的影响,一直在向党组织靠拢。1950年,战火燃到了鸭绿江边,王三一报名参加了志愿军,后荣立二等功。1953年,王三一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工专业。

  一封信 告诫儿子做清官

  70来平方米的房子,窄小的空间,班驳的墙壁,陈旧的家具,这就是王三一的家;一张老式的床铺,一桌一椅一书柜,就是王三一伏案工作的空间。

  王三一平时穿着极为随意,刘令娴说:“三一的衣服几乎都是几十块钱一件的。唯一的两套西装,也是到法国出访被迫做的。”一次,王三一去渠道查勘,外面随意套着刘令娴的一件棉衣,还栓根稻草绳,向农民问路,农民以为他是买牛的,就告诉他卖牛的在哪里,令人啼笑皆非。

  2001年,王三一当选院士后,单位上给他配了车,但王三一一直没用,出外一直挤公交车。他的司机向领导“埋怨”闲得没事干。领导对王三一进行了“严厉批评”,王三一才开始用车,但次数屈指可数。

  王三一与刘令娴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王路是海口市的副市长,中南院至今还流传着王三一写给儿子王路的一封信。那是2002年,王路即将出任海口市副市长,主管城建与国土工作。王三一得知后,拖着病体给儿子儿媳写了一封信。

  王三一在信中说,对一名执政为民的好官,如何保持出污泥而不染是一个考验,“官员权越大,受到不法分子攻击就越猛烈,手段也狡诈、隐蔽,投其所好,用尽其极。所以务必严加自律,为自己作出几条规矩,步步当心,处处留神,不松懈”、“言不尽意,最后还是重点一句常跟你们讲的老话,作一个清官好官我们就十分欣慰了”。

  后来,中南院的工作人员得悉了这封家书的来龙去脉,很是感动,遂在《王三一院士纪念册》上予以刊出,这封家书也就慢慢流传开了。

  两双手 紧握43年如一日

  刘令娴也是中南院的一名职工,她与王院士相识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正是夏天,他穿着一件衬衣,神采飞扬朝我走来,操一口浙江普通话‘你好啊’,向我伸出了手。”刘令娴说,第一次见面,两人右手握在一起,王三一临终时,两人的手还是紧紧相握,43年,恍如一日。

  因工作关系,两人分多聚少,但刘令娴每次从工地回来,王三一都去火车站迎接,不管多晚。更多时候,两人是靠书信抒发离别之情,因为没有时间,王三一不得不经常给刘令娴致歉:“我又只能给你写小条(短信)了。”而长一点的信照例是在等车的时候写就,蚂蚁一样的字,连头带尾不留一点空白。这些歪歪斜斜的汉字,别人难以辨认,刘令娴却倍感温馨,连读数遍还意犹未尽。

  2003年8月3日,王三一几乎说不出话了,他拉过刘令娴的手,叹道:“我最放心不下的是你,对不起……”刘令娴明白他的心思——多年前他就承诺要带刘令娴到漓江去看看,但因工作一拖再拖,竟成今生的遗憾。

  本报记者 袁名清 实习生 曹 莹 陈 丽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登记结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圣诞家居美图大清单
2005年北京楼市大预测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