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杨振宁完成“离经叛道”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6日08:48 南京报业网-南京晨报

  据最新一期瞭望东方周刊报道,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半个世纪后,杨振宁再次成为轰动的新闻人物。2004年是他回国定居的第一年,这一年,82岁的杨老先生做了两件大出风头的事情。

  质疑《易经》引争议

  在9月下旬北京举行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杨振宁在《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报告中说,《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杨振宁认为,在中华文化里,“天人合一”的观念把自然跟人归纳成同一理。而近代科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界有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者是两回事,不要把它们合在一起。

  杨振宁的观点引来“砖头”无数,在被大量国学、易学专家指出很多“常识性错误”后,一场“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讨论终于爆发,甚至推动了捍卫中华文明的《甲申文化宣言》的出台。

  黄昏恋“惊世骇俗”

  而杨振宁引起的更大争议,是2004年12月,随着一段多少有些“惊世骇俗”的黄昏恋情浮出水面,他终于从一个众所推崇的科学家,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众人物。不管懂不懂物理学,懂不懂《易经》,只要是中国人,都在谈论杨振宁。而杨和他那位以他为硕士论文课题的28岁女朋友却保持着科学家的一贯冷静,再一次把“天道”与“人道”分开。

  但中国公众认为高等动物的生理需要或感情需要就是一个道德问题,而这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礼教文化的严重背叛──如此不顾身份,如此违背伦理,如此有悖五常,因此又一次招致了大批的“砖头”。道学家们把他与默多克相比,总之是认定杨老先生不再是我们黑头发黄皮肤的一分子,他太“西化”了。

  杨振宁没有想到的是:东西方文化会在21世纪仍有那么大的冲突。中国媒体总结出的中国2004年科技突破,其实主要是一些工程技术,媒体称都是“看得见用得着”的发明。而西方媒体评出的2004年国际科技突破,基本上却是至少在眼下“看不见也用不着”的,比如火星上发现水、发现史前矮小人种、原子凝聚态研究等。这也许便是杨振宁称道的“天人不合一”。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在顶尖科学家风光无限的时候,在杨振宁们可以随便说这个做那个的时候,中国大多数的科学家还在为了生存和温饱、为了房屋和职称而工作。一旦没有课题支持,他们的生活将无所依赖。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还要冒着名誉风险动上一点额外的小心思。而据中国科协上世纪90年代统计,中国的“算命工作者”的数量是中国科技工作者数量的一倍,他们都还要靠《易经》占八字吃饭。

  作者:扬子

  (来源:南京晨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登记结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圣诞家居美图大清单
2005年北京楼市大预测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