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反分裂国家法草案等提请审议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6日09:51 上海青年报

  据新华社电反分裂国家法草案、公证法草案、公务员法草案、可再生能源法草案等首次提请25日开始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

  吴邦国委员长主持25日的全体会议。

  关注公务员法草案

  公务员工资将挂钩企业薪酬水平

  据新华社电与近500万公务员息息相关的公务员法草案正式提请25日开始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也是我国首次专门就人事管理进行立法。

  “引咎辞职”制度引入公务员法草案。草案规定,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

  按照草案规定,领导成员是指机关的领导人员,不包括机关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草案还规定,领导成员应引咎辞职或者因其他原因不再适合担任现任领导职务,本人不提出辞职,应当责令其辞去领导职务。

  草案对公务员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职务职级、奖励、纪律与处分、培训、交流、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法律责任以及公务员的权利义务、公务员的管理机构和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等一系列内容作出了全面规定。与1993年国务院制定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这一草案增添了2章15条,不少内容均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公务员范围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都纳入公务员

  草案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全部纳入了公务员范围。按照草案规定,公务员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和履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使用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按照草案规定的公务员范围,对下列几类人员宜作以下具体落实:法官、检察官在纳入公务员范围的同时,根据其职务特点,草案另行设置法官、检察官职务,与法官法、检察官法相衔接;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与共产党机关工作人员一样纳入公务员的范围;人民团体、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鉴于其性质虽不同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管理上历来属于干部范畴,草案仍按现行做法,规定其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公务员职务职级

  增加职级数量拉大级差

  公务员暂行条例把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草案沿用了这一规定。同时,草案规定,国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非领导职务中设置专业技术职务和行政执法职务,并规定,国家根据法官、检察官的工作特点设置相应的职务;根据人民警察以及海关和驻外外交机构公务员的工作特点,设置相应的职务和衔级。

  根据草案规定,公务员领导职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公务员工资

  实行正常增资机制

  草案规定,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和正常增资机制。

  草案规定,公务员工资将与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基本平衡。国家实行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并根据工资调查比较结果,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

  草案还规定,公务员按照规定享受福利待遇,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公务员的福利待遇水平。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公务员纪律

  经商办企业将受处分

  对抗上级决定和命令,压制批评、打击报复,经商、办企业……公务员如有以上行为将受到处分。正在审议的公务员法草案规定了15项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即禁止公务员发生的行为。

  公务员违反纪律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分,草案沿用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了六种处分的种类,即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公务员聘任

  专业性强的职位可实行聘任制

  草案将聘任制引入公务员管理当中,规定机关根据需要,经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

  按照草案规定,机关聘任公务员可以参照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进行公开招聘,也可以从符合条件的人员中直接选聘。

  公务员辞职辞退

  因公致残者不得辞退

  草案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后,原系领导成员的3年内,其他公务员2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以及其他营利性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任职,不得从事或者代理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经营性活动。

  草案还规定了四种不得辞退的情形: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关注公证法草案

  公证员执业出过错要追究责任

  据新华社电25日,公证法草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

  公证法草案包括八章四十九条,分为总则、公证机构、公证员、公证程序、公证协会、法律责任、附则等部分。草案界定了公证的含义,明确了公证业务应当遵循依法、客观、公正的原则,并对公证机构的设立、管理、业务范围作出了规定。同时,草案设定了严格的公证员任职条件,详细规定了公证程序和公证效力。

  为确保公证事业健康发展,草案还用大量的篇幅就如何处罚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的违法行为作出了规定。比如,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如果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私自出具公证书,毁损、篡改公证文书或者公证档案,为不合法、不真实的事项出具公证书或者出具虚假公证书,违反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公证费,为本人、配偶及近亲属办理公证或者办理与本人、配偶及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公证,或从事其他有报酬职业等行为,公证机构将会受到警告、罚款、停业整顿等处罚,公证员将会受到警告、罚款、停止执业、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等处罚;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草案还规定,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自己的违法行为给公证当事人及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公证机构将承担赔偿责任;公证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的公证员追偿或者部分追偿。

  公证机构性质未规定

  公证机构属于国家公证机关,还是法律服务中介机构,一直是我国公证领域的争议话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开始审议的公证法草案回避了这一争议,未对公证机构性质作出规定。

  下列情形可申请公证

  公证法草案规定,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合同(协议)、委托;遗嘱、声明;继承、财产赠与、财产分割;婚姻关系、亲属关系、收养关系;身份、学历、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经历、有无受过刑事处罚;出生、生存、死亡、住址;文件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件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公司章程;招投标、拍卖、财产清点、物品封存或者销毁等行为、事实;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申请公证。

  四种人不得担任公证员

  根据草案的规定,中国公民具备下列条件,可以担任公证员:(一)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二)公道正派,遵纪守法,品行良好;(三)年龄25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四)在公证机构实习2年以上或者具有3年以上其他法律职业经历并在公证机构实习1年以上,经考核合格。

  草案规定有下列四种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证员:因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因违纪被辞退、开除公职的;被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的。

  执业过错责任要追究

  首次提请审议的公证法草案引入了责任追究制度,以便从源头上防范公证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草案规定,公证机构应该建立业务、财务、资产等管理制度,对公证员的执业行为进行监督,建立执业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其他立法

  打击虚假司法鉴定

  据新华社电审议中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草案细化了有关条款,以防范和打击出具虚假司法鉴定的行为。

  信用卡含义新解释

  据新华社电为打击利用信用卡进行的犯罪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拟对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含义作出明确解释: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禁止向江湖倒垃圾

  据新华社电正在审议中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规定,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向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等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倾倒、堆放废物弃物的地点倾倒、堆放固体废物。这一规定,对城市和农村的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同样适用。

  可再生能源发电实行分类上网电价

  据新华社电根据我国电价改革的实际情况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要求,并借鉴国际经验,首次提请25日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的可再生能源法草案规定,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实行分类上网电价制度,即按照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小水电、生物质能发电等不同的技术类型和成本水平,确定不同的上网电价。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登记结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圣诞家居美图大清单
2005年北京楼市大预测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