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个党支部富我几百户:尚志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6日10:12 黑龙江日报

  “一个党支部,富我几百户”。挂在尚志市乌吉密乡九北村党支部办公室的这面与众不同的锦旗,见证着这个市对如何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这一重大课题的艰难破解过程。

  从党员“创、联、帮”活动到“先锋工程”,从创业型领导班子建设到争创“五员型”干部,从党员带头致富到党员与致富大户的“双向培养”,这个市在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转变乡村职能方面大胆探索,创建了“支部+协会”工作模式,成绩斐然。带领群众致富
,农村基层组织新重任

  九北村,尚志市西北部的一个大村。这里人均耕地少,发展传统种植业不具优势。不同的是,这里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得极好,全村510户80%以上生产滑子菇,并有专门的协会和加工龙头,户均年增收1万多元;这里的协会与众不同,不是农户简单的组合,而是有党组织领导的新型协会。

  会长王传和告诉记者,九北村的食用菌产业走到今天,多亏了村党支部。1998年,村里搞食用菌的农户有100多户,产品都卖给阿城一个加工厂。但因那家企业效益不好,乡亲们当年共被欠了17万元的蘑菇款。这事对大家打击很大,刚刚燃起的致富希望又灭了,第二年只剩十几家在坚持。危机时刻,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段信启站出来了,“这么干不行,咱得成立协会,合起伙来干!”在他的倡议下,2000年初,九北村食用菌协会诞生了。

  由于协会的关系,如今在九北村,农民与村委会的关系非常紧密。想搞食用菌缺木杆、没锯末子,找协会;菌种出问题,到日子不出菌了,找协会;渐渐地,跑顺腿了,别的事也都到协会去叨咕叨咕,讨个主意。一个新型的紧密的党群干群关系又出现了。村民毛爱英告诉记者:“咱农民图个啥,不就是想过上好日子吗!如今进市场了,一家一户地对着大市场,心没底不说,有时是真懵门、真吃亏呀!咱需要的就是一心一意领着咱发家致富、又有招数有路子的党支部。”

  农民这种心态的变化,王传和感受最深。2002年村里“大选”,本是捧着“票箱子”满村走的他,走着走着就突然从选举委员会主任变成候选人了,被推举为村委会成员。他没想到自己“一不小心”当上了村官;乡亲们说的好:“他有技术,能领咱致富;他心眼好,乐于助人,肯帮咱致富。就冲这,选他!”致富创业有能力,农村党员面临的新要求

  王传和的“没想到”,正是尚志市委、市政府近年来致力于突破的一件事。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一免两补”政策出台后,过去占据主要精力的税费收缴工作没了,主要财政来源的农业税及其附加也没了,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变了,作为乡村基层组织,如何更好地把农民凝聚在自己的周围,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因时顺势地成为重大课题。

  “公粮没了,税费也没了,就剩发家致富奔小康了。”“千模范、万模范,不如‘带头富’这一个模范。”听着这些最新流行的乡话俚语,市委领导找到了切入点:自身不硬先改进,自身已行要带头,牢牢抓住发展经济主题,让农村党员和基层组织都成为致富头雁。于是,党员“创、联、帮”,致富“先锋工程”,建设“创业型”班子,争创“五员型”(即带头致富的示范员、科技信息的传递员、为民排忧解难的勤务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文明新风的向导员)干部,以及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大户、把致富大户培养成党员的“双向培养”等等,一系列举措相继推出。

  珍珠山乡珍珠村的王发志,因为生产食用菌“有一套”,在群众中威信很高。看到这情况,村党支部主动找他谈心,发展他入党;在支部的引导下,入了党的王发志把带动群众致富也作为主业,专门购置场地加工菌种,以成本价卖给乡亲们,还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在他的鼎力帮助下,这个村的木耳生产从庭院发展到大田,成为全乡的支柱产业。几年来,这个市共有560名农民党员成为了致富大户,239名致富能人成为中共党员,加入致富带头人群体;参加“创、联、帮”活动的农民党员和乡镇干部,分别占各自总数的91%和100%;4100多名农民党员成为带头致富户。党建向产业延伸提高执政能力的新探索

  “协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今年,尚志市再次大胆创新:打破区域限制,将农村基层党建向协会、产业延伸。无论是由能人领办的,还是党员创办的;无论是专业协会,还是产业化龙头,只要具备条件,就及时建立党组织。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农民的一个有效载体,专业协会既然能在生产上把农民组织起来,为什么不利用这个现成的载体再把农民从思想上统一起来呢?”思路的转变带来的是工作的巨变。“凡是组建了党小组的协会,战斗力都特别强。”乌吉密乡党委书记吕国梁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他们乡建立了新型协会的3个村,党群、干群关系都很好,不但致富能力强,村里公共事业和完成上级任务,也都“一点不用操心”。身为协会头头的珍珠山乡党委书记刘喜成现身说法破解了其中的奥妙。他说,今年,他们先后为农民解决了架电、打井、担保贷款等一系列大事,使这里的木耳生产实现了翻番,保守算也会使农民增收1亿元。“而这些事,如果单靠协会出面协调,根本做不到。”

  如今,尚志市拥有党组织的专业协会已发展到157个。这些协会,正犹如一个个巨大的龙头,牵引着30万农民昂首走在致富路上;同时,一个组织和领导农民的新格局,也因之渐渐明晰起来。

  (黑龙江日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登记结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圣诞家居美图大清单
2005年北京楼市大预测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