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性化执法”绝非“软弱”执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01:57 京华时报

  作者: 郭之纯来源: 燕赵都市报

  据《新华日报》报道,一组数据显示,仅今年3月份以来,8个月内南京市就发生了近150起袭警事件,300多名民警遭到殴打。据了解,发生这些袭警案与南京市公安局实施的“人性化”执法有关系,不少违法分子将其理解为“软弱”执法。有人因此提出,一味强调人性化有负面影响。

  警察文明执法讲求人性化却遭到不法分子的暴力,的确让人感到气愤。在某种程度上,或许这确实与不法分子对人性化的“误解”有关。但笔者对所谓“一味强调人性化有负面影响”的说法难以苟同:这种说法既包含逻辑的混乱,也存有对“人性化执法”的误解;更值得担忧的是这种意识背后的执法思维。

  “人性化执法”强调的是对权利尊重的意识,指的是在执法过程中应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虽然发生了如此之多的袭警事件,但并不能表明提倡“人性化执法”是得不偿失的。

  判断“人性化执法”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要看绝大多数公众从中得到了多少,看绝大多数的公众是否满意,看整个社会得到的服务水平是否有所上升,而不能简单地从警察本身付出的成本来考虑———这样说并不是不替警察考虑。警察时时要赶赴危险境地,要打击犯罪分子,保护公民安全。这是这一职业的特点,也是这一职业的神圣所在。

  “人性化”本身并不代表“软弱”,尤其不代表纵容恶行。警察有裁制的权力,这并不妨碍对执法是否“人性化”的判断。既然如此,何谈“负面影响”?难道人性化了,警察就失去对袭警行为的防御能力了吗?警察执法的“人性化程度”越高,袭警便越会多发,这种逻辑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在大力建设法治文明社会的今天,执法“人性化”应是一种必然。近年来,各地各级公安机关从“管制型执法”转变到“管理服务型执法”,是执法思维的一大进步。当然,这一进步也是有代价的,就是执法过程不如以前的“管制型”简捷,而是要更加地“小心翼翼”,但这是迈向法治文明之路的必然选择。认为“一味强调人性化执法有负面影响”,实是一种“不耐烦”的表现,是执法思维的倒退。

  摘编自《燕赵都市报》12月25日 文/郭之纯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