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文化消费让人“上当受骗”的事似乎司空见惯我是百姓我信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06:34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 ||||||||
年轻的郭敬明,曾被认为是个奇迹。他一本接着一本的作品持续走红图书市场,其销售“业绩”绝非比他大得多的“大家”们所可攀比。 万万让人想不到的是,不久前法院传来的判决结果,终于把这个“奇迹”还原为“虚假”———他的代表性作品《梦里落花知多少》被法院认定为“抄袭”。
又一个泡沫破灭了。在眼下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年代,人们的时间被各种各样的“物质生活”挤榨着,留给精神生活的空间所剩无几。但人之所以为人,精神生活又必不可少。所以,我们用有限的时间去享受精神食粮时,希望物有所值,甚至物所超值;所以,我们依赖专业人士和媒体的见解、介绍、推荐和指引。 不过,现在我们不得不问一句,他们值得信赖吗? 记得去年,很多人曾经对央视版《射雕英雄传》寄予无限期待,这部大制作、超豪华阵容的电视剧,几乎从尚未开机就不断被介绍、被报道、被推荐,业内人士和大众媒体联手,烘托出让人“必看”的氛围。遗憾的是,当电视剧真的露出“庐山”面目后,巨大的失望冲击着大量观众的心。 “上当受骗”,有偏激的观众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 这些年来,在文化消费领域,如此“上当受骗”大概已经让人们司空见惯,百姓们诚惶诚恐信服的“专家”、“媒体”、“权威机构”,似乎都在与市场接轨,都成了“包装炒作”之一部分,也就都有些“靠不住”了。 比如书评。我国现在每年出版图书将近20万种,仅长篇小说一天就出版差不多3部。在如此浩瀚的出版物中找到最值得一读的东西绝非易事。所以,读者需要“书评”的引导。时下各种媒介的新书推介、情节赏析、作品批评等版面甚多,十分热闹,但有多少是真正负责的批评?一篇“书评的猫腻”的文章说,一部书出版上市,要快速打开市场,需要全方位的推广包装,其中最重要的要有大量“评介”。这本无可厚非,但“评介”的出笼,大多来自出版社或者作者的“购买”,来自为了推广而“量身定制”。 这样的“评介”到底有多少可信度不言而喻。所以,很多看了充满溢美之词的“书评”去买书的读者,经常会感到“中了埋伏”。 其实,几乎等同于广告的不仅仅是“书评”,各种文艺作品的研讨会,很多也是“商业运作”的结果。作为不时参加些“权威研究机构”研讨会的记者,对此有一种明显感觉。有的层次不低的专业研究单位,所开研讨会研讨的文艺作品,很多是没有任何影响和价值的,只不过人家肯花钱借他们的牌子办会而已。 日常的“评介”如此误导着百姓,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的评奖、排行榜等,也没能显示出真诚的力量。不断爆出的“评奖”丑闻,让人们不得不疑窦重重;“排排坐、吃果果”,人人有份的评奖结果,让人分不出到底孰优孰劣;而出席者得奖,不出席者取消的颁奖,更让人视评奖如儿戏。至于对市场消费有着很大影响的各种音乐排行榜的价值———“每个榜都有各自的操作原则,大家不要盯住公平、公正不放。”感谢一位当红歌星的直率,她的话明摆着告诉了我们,其中没什么公正、公平可言,当然也就没有了公信力。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无论什么产品有质量问题,都可以无条件退换;家电等耐用消费品要有保修期;汽车设计发现问题必须召回;即使被认为是霸王行业的房地产,若真抓住与合同不符处,也可以投诉、告状,连广告也不允许提供虚假信息,违者将依法处置。 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似乎还就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尚无任何保障。面对所有的“不实之词”,所有的“虚假信息”,都可以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笔抹平。 今年初隆重问世的一部常用工具书,号称是我国第一本“规范的现代汉语词典”,“因其规范而填补了国内词典领域空白”。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和国家主管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它盛大的首发式,众多媒体对它的报道力度空前。但不久后,很多购买词典的消费者开始提出意见,词典中存在各式各样的错误。有关研究机构后来专门进行了审读,的确,无论常识性、知识性错误还是专业性错误都为数甚多,其差错率远远超过国家的规定,被认为是“不合格产品”。 面对越来越“鱼龙混杂”的文化产品市场,读者、观众到底该听信谁的?(据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作者:新华社记者曲志红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