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晋镛的"缺点"从何而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09:40 新华网 | ||||||||
彭晋镛的"缺点"从何而来? 记者研究彭晋镛的6份考察材料,其中提到他的缺点用得最多的表述就是:"工作有时显得魄力不足",这也成为了从1983年至2002年的20年间彭一直拥有的一个缺点,或者说他一
彭是否知道自己的这个缺点,领导和组织部门是否找他谈过这个缺点,考察材料在这一点上是否真实,他为什么改不掉这个缺点……彭晋镛曾经关押在岳阳市看守所时,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他。 记者:"你最大的优、缺点是什么?" 彭:"优点是不服输,争强好胜,有魄力,其实这也是缺点,容易得罪人 。" 记者:"如果在考察材料里,一个人的缺点是'魄力不足',影响他提拔吗?" 彭:"肯定影响,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缺点。现在的考察材料一般都找一些不影响升迁的缺点拿来说一说。" 记者:"每次考察后,有人找你谈过缺点吗?" 彭:"从来没有,领导只谈一些鼓励的话。" 记者:"你知道你考察材料里的缺点吗?" 彭:"不知道。" 记者又采访了彭的一些老同事、老上级,他们谈及彭的缺点时认为,此人好大喜功,听不进不同意见。但从工作经历来看,他还是有魄力的,他在桃源县任县委书记期间,对沅水的16条支流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治理,保护了当地的农田。 那么,彭考察材料里的缺点到底从何而来?湖南省直机关一位熟悉彭晋镛的干部向记者分析说,当前的干部考察工作中,必须写出缺点或不足,但实际上谁也不愿意影响被考察人的升迁,一般的做法是为他量身"定做"一个无伤大雅的缺点,其随意性比较大。现在有一种说法,实在不好怎么说缺点,就将"不注意身体"之类也列为缺点。估计在彭晋镛参加工作后的第一次干部考察中,可能有人说过他魄力不足的话,结果在以后数次的考察中,这个说法就一直被延用下来了,而导致他失去监督、无法监督的真正缺点,却被掩饰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