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我们对周边国家知道多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14:38 人民网 | ||||||||
作者:丁刚 关注周边,一个并不陌生却又总是会被忽视了的话题。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还是从经济利益、文化沟通的角度看,周边对正在发展的中国来说,都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跨出国门,去周边国家旅游、设店、开厂和打工,
不久前,笔者利用在北京一所大学讲课的机会,组织学生做了一次新闻调查,主题是“中国大学生眼中的周边国家”。按理说,大学生属知识阶层,也是当今社会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的视野理应十分开阔,对周边的关注理应更多一些。可调查结果却表明,事实并非如此。除个别学生因所学专业、家庭影响等方面的原因,对某些周边国家有所了解,大多数人对周边国家的知识都非常浅薄。即便是对周边的大国或与中国经贸往来较多的几个国家,他们的了解也十分不足,不是知识过于陈旧,就是基本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其中大多又过于偏重实际的利益,且颇有负面看法。有的学生甚至连中亚有几个国家与中国接壤都搞不清。个别学生竟认为,周边某个与中国友好的国家正在“跟着美国包围中国”。许多学生自认为比较了解韩国,可访谈中却表明,他们的基本知识仅仅局限于韩国的影视剧、名牌商品、足球等方面,对韩国的政治、历史和文化所知甚少。对东盟国家的了解也大同小异。近年来,中国正积极参与并全力推动与东盟国家的“10+3”合作,对这个被视为亚洲地区的发展方向和振兴的标志,接受调查的人知道的不仅不多,能说清来龙去脉的更没有几个。 对周边关注的不足有着诸多的原因,既受到媒体、市场的影响,也与现有的研究、教育体制有关。一些接受调查的学生反映,他们虽对某些周边国家有兴趣,但国内媒体却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要,他们只有靠境外媒体来获取信息。实际上,一些周边的中小国家在中国媒体的信息传播中已经濒临“边缘化”状态。 不久前,一位在中亚工作的记者回国探亲,向笔者介绍了中亚近年来出现的中国热。他说,随着中国商人的增加,当地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也不断增多。可他回国后却发现,国内媒体对中亚的报道和介绍非常少,尤其是缺少对文化传统和老百姓现实生活方面的介绍。他感觉到,我们在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中,似乎还没有找到一种更能让对方接受的方式。 在国际关系的研究领域里,长期以来也存在着重美、欧,轻周边的现象。多年来,对周边的研究常常被视为一种补充。一流学者搞美、欧,二流、三流学者才搞周边,对周边的一些小国家,更是很少有人研究。这方面的研究这两年虽然有起色,但缺少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理念做深层次的分析、比较。许多这方面的研究要么是缺少经费,要么就是没有长远规划,因此只能搞“零敲碎打”式的临时突击。 对周边国家关注的不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对加强和推动与周边国家的进一步深入合作准备不足。当中国对周边的影响越来越大的时候,我们当然也需要营造一个友好稳定、合作互利的“环中国带”。为此,我们已经提出了“与邻为善,与邻为伴”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并正在积极推动和引导东亚的区域合作。但是,这些政策的落实不仅要靠战略的引导、外交与经贸的促进,更要靠民间的交流和相互的沟通了解。 与周边国家合作成功的基础其实就在于共识,而只有加深民众的相互了解,获得民众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才有可能逐步建立共识。因此,我们不应仅仅把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看作是利益的讨价还价,而应在了解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寻找更能适应对方的打交道的方式。正如我们希望别人能够正确对待中国的发展一样,我们自己也应该理解别人的某种担心。相互理解,重在自己先要做起。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周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