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晏济元: 画坛巨擘的丹青人生(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8日08:51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 陈琦钿/文 陈海平/摄

  “海外有个张大千,国内有个晏济元”,明年1月8日,曾“隐姓埋名”整整40载的一代国画宗师———晏济元,将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个人画作精品展”,这是晏公首度在穗开展,届时80多幅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及其“百年人生图片”将一并与羊城市民见面。记者借此机缘专程奔赴深圳,拜访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世纪老人。

  一代国画宗师

  他和张大千乃总角之交,情同手足,曾多次联袂办展,饮誉中外;他与郭沫若曾同船相伴,一道求学日本,患难与共;他曾作国画《红日青松图》,赠毛泽东七十寿辰,深受其喜爱;
晏济元:画坛巨擘的丹青人生(组图)
  40年前,朱德总司令边观其画展,边举着大拇指评价道,“海外有个张大千,国内有个晏济元”;

  他被错划为“右派”,在中国“隐姓埋名”整整40载;他年已过百,可每天大口大片吃肥肉,一日三道咖啡不落;

  他是当今中国画坛最年长的老者,在百龄有五的人生旅途中,他阅尽人间沧桑,世道沉浮,迂回百转中唯一没变的是对艺术的痴迷,“看尽云山是吾师,任我纵横写自然”,他与书画结缘近一个世纪……
晏济元:画坛巨擘的丹青人生(组图)
  图:1964年元旦,晏济元书画展在北京政协小礼堂展出,图中朱德正在题字,左一为晏济元。

  虽已105岁高寿,可晏公除左耳有些背外,鹤发童颜,声如洪钟,身子骨硬朗得很,读书看报都无需花镜相助。有趣的是,老人家的发型很“前卫”,发髻高束头顶,大有道骨仙风。晏公特别解释,该“形象标志”并非标新立异,而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一次工伤事故中,脑门受了伤,经常头痛,后来发现“留长发不易头痛”,所以就蓄发。2001年定居深圳后,索性梳成发髻。

  画风不火不俗一如其人“我与大千玩起来很有劲”

  晏济元开创了飘逸洒脱的晏氏山水、花鸟画风,与张善子、张大千齐名,所以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画界就有了“两张一晏”的美誉。晏公为人低调,与世无争,再加上在“文化大革命”中蒙冤受辱,以至于“销声匿迹”,现在很多中、青年人对他并不熟知。

  而翻看晏公画册,或疏林远岫,或湖天空阔,或奇峰叠嶂,有描绘梦中家山的,有记述万里行脚印象的。青绿典雅细润,水墨苍老高古,工笔重彩灿然成章,不火不俗,一如其人。

  晏济元1901年年尾出生,比张大千小2岁,同为四川内江人。“我父亲与大千的父亲是莫逆之交,小时父亲每次进城办事,都会带我去跟大千玩。由于我俩个性相似,兴趣相同,玩起来很有劲……”

  晏公至今清晰记得,有一回张大千的母亲拿出她自己的画作,叫他俩照样画。张大千画了树干后,要他添叶。“当时我哪懂怎样画啊。想了半天无从下笔,瞪着眼珠干着急。忽然我想起家门前那些密密麻麻重叠的树叶,于是鼓起勇气,不管像不像,就胡乱点些墨坨坨。当时大千见了高兴地跳起来,掐着我说,‘你画的这几点墨坨坨,正是我想画的树啊!’……”从此,晏济元萌发了对艺术的兴趣,开始从父习字学画,那一年,他7岁。

  1928年,晏济元考入上海中法国立工学院,客居张大千兄弟家中,3人共同研究书画。1930年,晏公仿石涛山水的《人语落孤峰》与张大千的一幅《荷花》,一起被选送到德国参加柏林美展,成为当代中国画走向世界的先列。1934年,在张氏兄弟的协助下,晏济元东渡日本求学,先后在日本大学、早稻田大学、日本铁道教习所学机械工程。

  1938年回国后,晏济元见张大千在北京沦陷区教学,深感不妥,于是直言相告,建议张与他一道离京。为筹集旅资,两人在中山公园“水榭”举办首个书画联展。顺利迁居重庆后,他们又多次联手办展,如“抗日募捐画展”等,传诵八方。后来晏济元因生活所迫,四处卖画为生,而张大千则于1949年翩然出国,四海为家。从此这对“毛根兄弟”天各一方,雁渺鱼沉。

  为凑够人数被圈成“右派”“提要求就不是真诚对主席”

  “大千出国前,好几回劝我同行……”晏济元说,但考虑许久,他还是婉言回绝了,“一是我太太身体不好,不想出国,二来去了国外能干些什么呢,留下来发挥的作用可能大些……”就这样,晏济元抱着“孝国尤民”的美好愿望留在了国内。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晏济元受刘少奇秘书陈忠仁之邀,与仇鳌、傅抱石等前往庐山游览、写生,后回北京,时逢毛泽东七十大寿。在郭沫若的引见下,晏济元作国画《红日青松》,并题“光佩四表,万寿无疆”赠送毛泽东。毛泽东看了万分高兴,欣然接受。据悉,这也是当时毛泽东唯一收下的生日贺礼。

  “后来,主席办公室还给我寄来一封信,问我有什么要求,”晏公笑着说,“我没啥要求……提要求,就不是真诚佩服毛主席了,也对不起‘光佩四表’这句真心话”。

  也许正是耿直厚道的性格,晏济元尽管在艺术上“受宠”,也未能因此避祸。

  1957年,晏济元就职的重庆市工业局被下达了8个右派指标。晏公笑称“那时候每个厂都有‘右派’名额,你没选够人数就是没完成任务”。最后单位选来选去还差一人,为“完成任务”,就把晏济元给“圈上了”,因为他特“符合条件”———出生贵族,留学东洋,属于“资产阶级成分”。

  1964年,在朱德、彭真、郭沫若等人的帮助下,晏济元于政协礼堂举办了“庐山写生作品”个人画展。但此后,他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销声匿迹。世人曾经误以为他在上世纪60年代末已去世。晏济元的儿子晏秉正向记者讲述了这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当年画展结束后,朱德本想把晏济元调回北京,帮他摘掉“右派”高帽,就在这时,重庆工业局的领导亲自上京去“接”晏济元,骗他厂里任务重,要他回厂。当时晏公信以为真,当即买好火车票。谁知路经长安街时,被自行车撞伤,这一撞,晏济元因中风而瘫痪了8年,他“人间蒸发”的日子也就此拉开了序曲……

  晏公用“死老虎”来形容瘫痪中的自己。“那么多年,整个家庭全凭我老伴每月75元工资支撑……”而因“右派”身份,他被医院拒收于门外,只能呆在家里,由晏夫人翻看医书,边学边给他“治疗”。不过尽管身陷重病,晏济元始终不忘画画,没钱买纸买墨买颜料,他就用手在腿上画。

  也许是这对患难夫妻顽强的求生意志感动了上苍,8年后,仅靠草药疗敷的晏济元竟奇迹般地走起路来。时至今日老人家自己也仍无法说清这是怎么回事,只道是“一场奇遇”。
晏济元:画坛巨擘的丹青人生(组图)
  走哪画哪尤喜收藏刀子“当‘右派’并不耻辱!经历而已”

  在当今中国美术史上,年龄过百的画家可谓凤毛麟角,百岁以上能作丈二匹巨幅作品的则属罕见。近一个世纪来,晏济元的创作激情从未泯灭过。1997年香港回归,96岁的他在港办展;北京申奥成功之夜,老人家彻夜不眠,即兴作画《青松红叶图》,现成为中国美术馆长期展品。

  一百多岁的老寿星,依旧是去到哪画到哪,先后亲自登上峨嵋山、玉龙雪山、华山、泰山等地方写生;时至今日,仍身心两健,笔耕不辍,每天必作一画怡情冶性。

  除画画外,晏公还有一不为人知的嗜好,说出来吓人一跳,那就是收藏国内外各式刀子。这些“刀光剑影”虽与文雅的书画氛围有些格格不入,但却符合晏济元机械工程“科班”出身的“身份”。在采访中,晏公还忍不住搬出一盒子小刀把玩起来,那神情,活像一个小孩讨到喜欢的糖吃一般心满意足。

  老寿星每天仍要吃大片大片的肥肉,一日三道咖啡不落,当记者好奇地向他讨教长寿的秘诀时,晏公说道:“其实心态对延年益寿才是最重要的,我每天除画画外,啥都不理,只想些快乐的事。”

  确实,在风雨摇曳的百年人生旅历中,晏济元以超人的平常心,淡然走过了每一段坎坷。很多人都在为他鸣不平,“假如当初和张大千一道出了国,那他很有可能就不会被‘右派’的头衔耽误了前程,那今天的晏济元绝不仅仅是隐居于深圳闹市中、不为众人所知的大家……”,然而对于这一切“遗憾”,晏济元却不以为然,他无悔自己当初的选择。“留国有什么不好的,当右派也并不耻辱!好与坏都只是一种人生经历而已……”话语铿锵有力,老人家说来悠悠然然不动声色。

  十几次与死神擦肩

  晏济元历经清末、民国、战乱、“文革”,改革开放……105年的丰盛人生说也说不完。一回想往事,晏济元尤其对那几次生死考验刻骨铭心,“我差点就活不到现在啊,‘死’过不下12次哩!”在记者好奇的追问下,晏公讲述了其中一段最为惊心动魄的经历。

  1938年,晏济元从香港回重庆,路绕越南。当时越南与云南边界有一路“窄轨火车”,该火车在穿行一座“人”字形桥时,日军一个炮弹突然从天而降!“轰”的一声,火车、桥、铁路一分为二。命悬一线的晏济元幸运地逃过此劫,因为他坐在靠近火车头的车厢里,当炮弹爆炸时,这节车厢刚刚好驶入山洞,幸免于难。直至现在,晏公回想此事仍心有余悸,他后怕地反问记者:“如果当初我坐在后半截车厢里,你说我是不是早就没命了?”

  (金陵/编制)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