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周刊:探访现代化中的重庆济南与赣州(3)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8日11:58 新周刊 | ||||||||
赣州 以客家人的名义 投入这么大,突然就把赣州搞得很漂亮。从打红色牌改为打客家牌,是城市突围的新路。”赣南慈善会的一位负责人说。
2004年11月18日至20日,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简称“世客会”)在赣州召开。在全球客家人团圆的名义下,赣州趁机花了4亿元人民币进行了100余项城市建设。他们建了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安放了青铜铸成的客家先民南迁纪念鼎,兴建了客家文化城,准备了客家风味的“千人宴”,举行了客家文化节,推出了最大规模的客家族谱展,当然,也收到海内外各类捐赠超过800万元。 在江西,1998年赣州撤地改市以前,人们总是用“赣南”一词来称呼赣州。它是江西的南大门,也是江西省最大的地级市,人口与深圳大致相等,土地面积相当于20个深圳的总和,GDP相当于1/9个深圳。赣州最好的特产是脐橙,最好的矿产是钨和稀土,最好的古迹是宋城,最好的传统文化是客家文化,最辉煌的历史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中华苏维埃时期,最好的地理优势是靠近广东,广东东江的源头就在赣州南寻乌县境。 2004年,是赣州市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城市战略的第一年。基于交通的改进,“在深圳吃早茶、赣州吃中饭、上海吃晚饭”已成现实,现在的赣州紧紧抓住“泛珠三角”的宽袍大袖,期待成为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首选腹地前沿。 客家人能为赣州来带什么 900年前的城市排水系统至今有效使用,这就是赣州市12.1公里的福寿沟,是客家人为赣州带来了世界城建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 没有客家人,就没有赣州。客家,“客而家焉”,英文名为“Hakka”。全球大约有8000万客家人,中国内地占6858万,赣州市的736.2万客家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90%,约占大陆客家总人数的10.7%。赣州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和客家人当今主要的聚居地。客家人在赣州留下了赣州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围屋、客家美食和坚忍进取的客家精神。 30万人的所在 赣州在当代最红火的时候是在1990年代,那时“打工”和因打工潮而反哺的“民营企业”是赣州的最强音,广东是赣州的富邻,从赣州辖下各县市去广东,比去省会南昌还近很多。因广东而雄起的赣州一度有挑战南昌和九江,成为江西最发达城市的架势,但终于未成现实。现在,赣州的GDP仍只有南昌的1/2。 除了辖下的2个县级市、15个县和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真正作为城区的赣州市只有章贡区,30万人的所在。这座小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参加了2004年度CCTV“中国魅力城市”的评选。虽然落选“十佳”,但其文化魅力不输它城:修旧如旧的客家小居建筑——灶儿巷;辛弃疾吟咏的郁孤台;眺望赣州八景的八境台;古浮桥;为保护中国唯一保存至今的宋代砖城——赣州古城墙,赣州停建国际商城,兴建了“宋城历史公园”。 尚没有麦当劳、必胜客、五星级宾馆的赣州,一点一点在“现代化”。2004年4月,赣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国际招标方案采用由美国龙安建筑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和赣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的共同整合方案,未来赣州分复兴区、核心区、创新区三个组团,规划城区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按100万人设计。6月,赣州城区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中联商城开业。9月,传出作为赣州市标志性建筑的五星级宾馆将投资2.5亿元建设的消息。 未来就在长珠闽 世客会期间举办的中国(赣州)首届客家商品交易会,是由广东佛山的公司承办的。 赣州瞄准长珠闽,5月参加了“红三角”郴州赣州韶关经济发展促进会,6月恢复营运赣州—广州航线,开通赣州至广州6小时高速客运班线,8月派出党政代表团去深圳考察,9月参加了厦门的第八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10月参加了温州的江西(浙江)经贸合作洽谈会,旨在同时受益于三个经济圈。 传言长三角与珠三角的资本在赣州较上了劲。长三角多为房地产投资,而珠三角则为资本和实业相结合的复合型投资。广东企业多年投资赣州的“老大”地位已被浙江企业所取代。不过,基于“泛珠三角”的兄弟关系,赣州人更看好广东企业。 (文/何树青 )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