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纵横”见证2004之三——2004环境备忘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8日14:27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2月28日消息(记者郭静)2004年2月24号、25号,《新闻纵横》曾经播出这样两期节目:

  报道回述

  陕西省府谷县地处陕西、山西、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是我国著名的煤炭资源富集区
,借助丰富的煤炭资源,当地发展起了电石、铁合金、焦化等高载能产业。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违法排污企业众多,当地环境污染严重,多次受到国家环保总局的查处。

  2004年2月,《新闻纵横》记者在府谷县调查发现了一份极其荒唐的协议:当地政府在环境整治上消极、被动,国家查到的就关,没查到的就不关,致使当地大量污染企业仍在生产;为了平衡企业间的利益冲突,当地企业签订协议,让继续生产的企业给关停的企业以经济补偿,让污染企业在应付国家有关禁令上损失共摊。

  面对荒唐协议,当地政府态度暧昧。府谷县有关负责人接受《新闻纵横》记者采访时承认,府谷县至少50%以上的财政收入来自污染企业。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了更为惊人的深层次问题:府谷县近年来多次置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法规于不顾,在国家明令淘汰期限后屡屡违规违法审批已淘汰项目,并将国家明令禁止发展的产业作为全县的产业发展目标,致使当地污染企业层出不穷,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士对此发表了看法:不该批的批了,结果是什么呢?由于不符合产业政策,造成严重危害,现在不得不又关掉--政府前期审批有责任!浪费的这些钱并不是这些企业、这些个人的,是浪费整个国家的资源。

  2004年2月底,《府谷污染治理怪现状》播出以后,国务院领导亲笔批示;国家环保总局责成陕西、山西、内蒙古三省区环保局就当地查处污染企业情况分别写出书面说明;府谷县主要负责人专程到京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时隔十个月后,府谷县的环境治理情况究竟怎样了呢?《新闻纵横》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回访。

  年终回访

  2004年12月底,《新闻纵横》记者拨通了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永的电话。他告诉记者,《新闻纵横》报道播出之后,榆林市委、市政府两次到府谷召开环境治理现场会,将当地170多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小焦炉、小电石厂,以及临近神木县的相关企业全部关停;要求所有企业必须安装治污设备,通过环保部门验收才能继续开工生产。

  一家电石生产企业的老总向记者证实,他今年花了120万元上了一套新的除尘设备。他说,原来企业本来也有一套价值60万元的环保设施,但由于除尘质量不行,怕通不过验收,关停之后,上了120多万块钱一套的设备,目前已经通过市里的验收。

  国家环保总局向《新闻纵横》提供数字说,府谷县今年共投入环保治理资金1亿多元,目前已有48家不符合要求的五小企业被取缔,整治力度前所未有。不仅如此,整个晋陕蒙交界区域在《新闻纵横》报道之后,都举一反三,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整顿。三省区交界区域620家电石、铁合金、焦化企业,2004年环保治理资金总计10亿元。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副主任陈善荣介绍说,在现场他们看到,所有开放式电石炉已经全部拆除,而且已经采取了强硬的停电措施,从目前来说,整治力度比较彻底。

  据了解,府谷县已决定用三年时间调整清理所有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改变目前主要依靠污染企业创造财政收入的局面。但是,府谷县群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在肯定当地采取了一定的措施的同时,也提出新的问题,这就是日常监管还要加强。一位政府公务员在接受中央台记者采访时说,许多企业环保设备时开时停,实际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由于晋陕蒙交界区域今年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同时也由于各地监管力度不平衡和政策不统一,造成一些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悄悄从管理严格的地区向管理松散的地区转移,这一新动向已经引起他们的注意。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副主任陈善荣说,由于晋陕蒙交界地方今年打击力度加大,一些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开始向内蒙古的其他一些地区以及宁夏石嘴山地区转移。下一步国家环保总局将采取措施,将这些地区纳入进来,集中整治。

  上周末,还有一条与此相关的消息值得关注:国家发改委宣布,电石、铁合金、焦化行业新的准入标准已经制定,将以此遏制这三个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陈善荣说,下一步就将按照新的市场准入条件来操作,达到条件的,就可以生产,如果不符合条件,那么还要停产整顿。

  国家环保总局日前提供给《新闻纵横》的一份资料说,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电石、铁合金、焦炭企业,不仅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资源浪费严重。晋陕蒙宁四省区的324家焦化企业,一年产生的煤气是今年西气东输煤气量的7倍,由于没有配备回收、利用装置,这些资源被白白地浪费。高载能企业发展过剩也直接导致缺电现象严重,由于严重缺电,大部分企业无法正常生产,有的企业一天只能供应3小时电,既加大了能耗成本,又保证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更别说对环保治理设施进行调试。由于重复建设,市场过剩,供大于求,市场价格也出现逆转。据了解,今年电石价格已由5月份的每吨3500元下跌到现在的每吨2400元,硅铁由最高的每吨9000元降到如今的4900元,一些企业已开始亏本,尝到行业门槛过低的苦果。

  要蓝天碧水,还是要GDP?要长远发展,还是要眼前利益?陕西省府谷县2004年不得不面临的选择,其实正是整个中国2004年都在思考的问题。同陕西府谷一样,我国目前50%的GDP来自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资源行业,70%来自于包括资源行业在内的重工业,资源环境问题已经不仅是危及子孙后代的大事,更是直接影响今天的严峻现实。2004年,中国正在着力破解这道难题。

  盘点2004

  2004年的中国经济其实是在一个很高的起点开始起步的。2003年,中国人均GDP跨上了1000美元的重要台阶。但是与此同时,仅占世界4%的GDP却消耗了世界7.4%的石油、31%的煤和30%的铁矿石,单位GDP的能耗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4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了对发展观念的反思。

  从2004年初,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淡化以GDP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指标,到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成为贯穿中国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成为2004年环境保护领域分量最重的字眼。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教授的话代表了许多专家的观点。他说,2004年对环保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强调科学发展观。2002年、2003年,应该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但是粗放型的特点更加凸现,所以2003年底开始强调了科学的发展观,把资源、能源消耗降低放在首位,于是相应地强调了循环经济的观念。循环经济看上去是讲经济,实际上是讲资源消耗,讲环保,就是要强调经济资源的节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消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也许正是由于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2004年底,一项对公众的社会调查表明,环境问题成为2004年中国人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之一,仅次于反腐败排在第二位。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主任毛如柏总结说,2004年,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了,全国人大和主管行政部门环境执法的力度越来越强了,总的来说,中国环境工作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当然,在回顾2004年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一些影响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再次发生:今年2月到3月,沱江发生重大工业污染,沿江近百万群众饮水中断26天,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沱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2004年7月20号到27号,淮河突然爆发有史以来最大的污染团,全长133公里、总量超过5亿吨的巨大的黑蘑菇,横扫千里淮河,由此引发了治淮10年,600多亿巨资是否付之东流的争论。

  蓝天白云,绿水长流,这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美的世界,2005年,我们依然需要为心中的美景而努力。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章媛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