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明年仍治理航班延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02:16 新闻晨报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

  进入冬季以来,民航航班延误问题再次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先是因航班延误而出现的旅客与机场、航空公司的纠纷不时见诸报端。接着,民航总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通告,禁止旅客采取占机等过激行为。

  28日,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宣布,2005年将继续治理航班延误。

  补偿措施

  仅深航推出延误赔偿标准

  致力于解决航班延误问题是民航总局2004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今年6月底,民航总局出台了发生航班延误后,对旅客进行补偿的指导意见。同时,把航空公司的航线经营权和航班正常挂钩,对发生涉及旅客多、时间长且处置不力的延误事件的责任公司,暂停或撤销此航班(或航线)的经营许可。

  对于民航总局该不该要求航空公司治理航班延误,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天勇认为,这恰恰是民航总局在体制改革后转换角色的结果。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教授认为,把航班延误后旅客和民航之间冲突激化归结到民航总局治理航班延误上,是一种不顾市场需求、掩耳盗铃式的观点。

  延误主因

  发展“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因航空公司原因造成的延误,是民航总局治理航班延误的重点,也是旅客维权的领域。摆在航空公司和旅客面前的难题是,民航航班是一环连一环的联动机器,一趟航班出现延误,一个链条上的航班都要发生延误。

  民航业内人士说,有时很难搞清楚航班延误是谁的责任。比如一架飞机在起飞时,因天气原因发生延误,属于外力不可抗拒因素。民航总局有关负责人说,提高航班正常率是对民航全系统服务保障能力的检验,不是某一个环节努力一把就能解决航班延误问题的。

  杨元元说,我国民航发展已进入“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的阶段。航空运输需求呈现出多年来少有的旺盛局面。不顾综合保障能力而大量引进飞机、增设基地和增加航线航班,导致安全水平降低、服务质量下降是我国航班延误多发的根子。杨元元称这种发展“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解决之道

  克服追求数量速度倾向

  应当指出的是,当航班延误时旅客冲击安检现场,强占飞机,侮辱、谩骂工作人员等,至少是不理智的,有的甚至触犯了法律。那么,让旅客通过什么“正常途径”维护权利呢?

  民航总局12月17日向社会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杨元元再次表示,将加大对消费者的维权力度,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减少航班发生链条延误的根本办法,是航空公司不要把航班排得太满,让飞机有“喘息”的机会,给自己留有余地。这就是杨元元强调的“坚决克服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倾向”。

  12月部分旅客因延误与航空公司冲突事例12月12日,昆明到青岛经停重庆的云南航空公司过站航班,因雾情没能准点起飞,一山东口音男子竟挥拳打向空姐;12月7日,因机械故障,南航北方公司成都飞往沈阳的CZ6412航班延误了近6个小时,20名旅客要讨说法而拒绝登机;12月15日,在重庆江北机场,东航5775次航班本该于15日下午1时起飞,但被告知航班延误,这批乘客直到16日下午3时左右飞往温州。到温州后,旅客与航空公司讨说法。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