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如何支起无锡的“饭锅” ——无锡粮食丰收后的思考(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09:12 无锡日报

  当你在悦耳的背景音乐中享受着可口的晚餐时,可知这一天无锡消费了多少粮食———438万公斤!这是无锡粮食部门提供的日均消费值。

  去年粮食消费达16亿公斤,这就是无锡“饭锅”的重量。

  这么多粮食,哪怕搜遍无锡每一寸粮田,所能提供的还不足需求量的一半。无锡每10
只饭碗中,有5碗半要靠外地农民种出来。市粮食局负责人披露,虽然今年无锡粮食丰收,但缺口至少7.5亿公斤。

  昔日的“鱼米之乡”,如今粮食自给率仅为45%。无锡,成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缩影。

  放眼富庶的长三角、珠三角,这些称为中国“经济引擎”的城市群落,无一例外为支撑巨大的“饭锅”寻找途径。

  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话题从前几年开始,无锡就被定为粮食主销区,需要源源不断输入粮食。从小桥流水的乡村,到如今机声隆隆的田野,耕地日趋减少,而粮食需求却呈刚性增长。

  无锡所处的苏南地区,土地面积只有3万平方公里,曾是长江三角洲最著名的“鱼米之乡”。

  有资料表明,1978年,农业经济占苏南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高达45%以上。到去年,无锡第一产业在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不足3%。近10年来,无锡成为国际资本驱动下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广袤的田野上引进了众多“世界工厂”。

  在耕地锐减的同时,却是人口的不断增长。

  早在1993年,无锡就呈现917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高于江苏省人口密度238人,高出全国793.5人。无锡市粮食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这些年来,120多万流动人口的涌入,进一步加重了无锡饭锅的分量。

  审视无锡这个巨大的粮食消费市场,就不得不了解我们面对的粮食供给市场。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土地,承载着中国式的重荷:占世界7%的耕地,却养育着世界22%的人口。1998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最高峰,突破了5.1亿吨大关。此后便呈连年徘徊和减产趋势。人均占有500公斤,是国际上公认的粮食过关线。去年,我国人均占有粮食333公斤,不及世界平均水平,更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人均650公斤的水平。去年,一位专家的系列调查,从江苏送达温家宝总理的案头。文中披露,到去年为止,沿海12个省市先后成为粮食调入地,其人口达4.4亿,超过美、英、法、德人口总和。中西部地区8个粮食主产省,能调出粮食的也已越来越少。

  粮食生产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交织。联合国粮农组织披露的数据令人震惊,全球平均每天有2万多人死于饥饿。专家分析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交易量平均每年约2亿吨左右,近半数由美国提供,但现在美国也面临耕地和灌溉用水被非农产业侵占问题。

  中国只要有5%的粮食供给波动,就会对国际粮食市场产生冲击。1995年,中国才进口了2000万吨粮食,国际市场粮价就一路飚升,广受关注。

  国内外市场传递给无锡的信息:粮食,一个城市的话题,一个国家的话题,一个世界的话题!研究无锡粮食安全体系的市府研究室副主任吴林海博士,赞同这样的观点:如果无锡养活不了自己,中国整个发达地区都将挨饿。把无锡这锅饭做熟做香,对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让“田野脊梁”伸得更远无锡粮食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这里地处太湖流域,一马平川,土地肥沃,是全国有名的高产稳产地区。农业专家的测算表明,其垦殖指数、土地产出率,是我国西北高寒地区的10倍!面对越来越少的耕地,我们更应惜土如金,精耕细作。

  时代呼唤创造财富的企业家,同样呼唤“田野上最可爱的人”。20多年躬耕不辍的王菊荣,是无锡种粮面积最大的农户。10年前,他家中只有4亩责任田,眼看周围抛荒田越来越多,便开始不断“捡田”种粮。他的“农庄”里,有100亩以上的成片粮田,也有小于半亩的零散田。2000年起,他耕种的粮田扩大到1100亩,从本村延伸到周围5个村,最远的离家10多里。宜兴官林镇临津村的这个农民,今年虽已年近半百,但还在粮田里洒汗辛劳。记忆中的饥馑之年,使这批“田野的脊梁”,对土地存有朴素的感情和深深的敬畏。据市农林局统计,无锡现有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3917户,他们耕作着无锡八分之一左右的粮田,构成了地方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

  “域外农业”的探索,让我们找到了另一片更辽阔的土地。当年铁道游击队叱咤风云的地方,而今成了惠泽梁溪人民的粮仓。今年春天,无锡域外农业吹响更嘹亮的进军号,在徐州铜山市微山湖地区新建了10万亩粮食生产基地。

  此前,市粮食部门已在吉林、黑龙江建立了粮食采购基地。今年,隆隆的列车已将10万吨粮食运到无锡。

  一个更大胆的设想:外商可以来征地办厂,无锡能否去国外借地种粮?有消息称,国内已有城市首开先河,到老挝租田种粮,利用国际耕地资源化解本地粮食安全风险。

  “无锡米市”的今昔与期待三里桥下,古运河畔,舟楫穿梭,米商云集,梁溪大地依傍“黄金水道”流金淌银……繁荣于明清的无锡“米码头”,历史上位居中国“四大米市”之首。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无锡就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粮油交易市场———三里桥粮油市场。在现任市场经理的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这里最兴旺时经营面积近万平方米,跻身“全国百强市场”。1997年,成交量达1.8亿公斤、成交额4.5亿元,远远超过其他同类市场。小小三里桥,留下了全国20多个省、市上万名客户的足迹,并在70多个县(市)建立370多个粮油供销基地。然而,随着城市布局调整、部分古运河段禁航,以及周边城市米市激烈竞争利益均分,曾经风光无限的三里桥粮油市场日渐萎缩,年交易量不足兴旺期的1/6。

  走进市区的粮油交易市场,犹如进入繁华都市中衰落的一角。无锡市区,现有4家粮油交易市场,近几年来都呈萎缩趋势,米老板的交易手段,还停留在一台磅秤加几只编织袋层次。12月14日下午,我们走在面临拆迁的振新路粮油市场狭长而破旧的过道里,听到与米打了30多年交道的一位古稀老人叹息:“会做的糊个口,不会做的吃泡饭。现在每斤米只赚二三分钱的微利,还要面对走街穿巷、不纳税不交房租的米贩子的潜在竞争。”老人的叹息,似乎诉说着无锡粮油市场的景气指数。近年来,无锡粮食批发市场年吞吐量仅3亿公斤左右,“无锡米市”昔日的辉煌渐成绝响。

  重振无锡米市,已迫在眉睫。今年6月3日,无锡米市透出了它在21世纪的第一道曙光。这天,在新区城南路29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无锡粮油中心批发市场”一期正式启动。首期占地150亩的新米市,面向京杭大运河,500吨位的船舶码头近在咫尺;背靠铁路,坐拥无锡惟一的铁路粮油专线。新米市在网上招商,不到2个月,300多个商铺被订购一空,人气之旺近年来少有。市粮食局负责人称,这是“无锡米市”重振雄风之举,力争5至8年内恢复在华东地区的辉煌地位。

  擦拭历史尘埃,“无锡米市”还有多少故事可以重来?我们期待着。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