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CCTV《实话实说》专题 > 正文
嘉宾:
汪红雨:美林花园业主,“美林学校”志愿教师
孙 恒:打工艺术团负责人,歌手
谢丽华:《农家女》主编,打工女之家创办人
主持人:欢迎您收看《实话实说》,这期《实话实说》的话题是什么我们暂且不谈,先完成一个特殊的游戏,这个游戏怎么完成呢?先要请出观众当中的一位勇敢者.我们请这位观众,来。现在你要完成什么任务呢,请你从这个地方出去,我们的工作人员一边给你别话筒,一边告诉你,一会儿我们再见。他一会儿还要进来,进来干什么呢,要在咱们这么多拥挤的人群当中,找到他自己的位置。一定不能给他让出位置来,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给他让出位置来。好了吗?你刚才不是从这个群体当中出去的吗,现在你要回去找到你的座位。现在开始。
观众:这是我的座位吗?
观众:不是的。
观众:我的座位在哪你知道吗?
观众:没见过。
观众:你跟我说,一会儿我请你吃饭。
主持人:说也没有用,一次失败。
观众:奶奶你知道我的座在哪儿吗?
观众:我现在让你自己找到你自己的位置。
观众:这不是吗?
主持人:这不是,不行。你是观众,那是嘉宾的位置。
观众:你站起来我抱着你行吗?
观众:你说可以吗?
观众:行,我觉得行。
观众:我觉得不行。
主持人:就是啊,你让他站起来,他没地方坐了。
观众:其实我知道你座位在哪儿,导演具体没说。
主持人:出汗了?那这样吧,咱们也不找了,估计也找不着,他们也不想让给你。你告诉大家,现在你被他们拒绝,有什么感受没有?
观众:有,非常难受。
主持人:那你怎么一直笑着呀,我看你非常舒服。
观众:我不能哭啊。
主持人:实际上心里想哭是吧?
观众:已经哭了。
主持人:大家听见了吧。为了安慰你,我也没有那么大本事,要不来座位,我看这地儿挺合适的,你腿也长,暂时在这儿委屈委屈。
观众:比那儿舒服。
主持人:比那儿舒服,自我安慰。大家看到了,看到他刚才这么辛苦找自己的位置找不到,有什么感受没有?
观众:我刚才看到他找位置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我们刚刚从农村走入城市的时候,走入这个社会的时候,我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所以到处乱撞的那种感觉,真的,他最后说一句话我哭不行,我都感觉心里特别难过,要是我我也想哭。
主持人:你原来是从农村来的吗?
观众:是。
主持人:从我们祖国的哪个农村来的?
观众:俺们家是东北那旮沓的。
主持人:好的,谢谢你,还有哪位有感想?
主持人:你到一个新城市的时候,有没有领受那个城市的原住民的冷眼和歧视?
观众:我基本上没碰到过。因为我自己是一个手艺人,我来北京找工作相对容易一些,所以像他们那个,如果要是没有技术的话,从农村到城市来找工作肯定很难的。
主持人:这么说你对北京的印象非常好?
观众:还可以,我觉得北京对我不薄,我应该回报北京。
主持人:好,谢谢。有北京的朋友吗?
观众:我觉得咱北京人应该献出一部分爱心,不要太偏见了。但是说外地,是不是你来打工,需要个素质问题,北京这个城市人员比较复杂。比如上公共汽车,你看确实吧,是外地人抢得比较多。老北京人他比较慢,他动作没有那么快,他为什么,他懒,他有时候他没工作,他只要有口棒子面吃,他就睡个懒觉,他也不爱早起。早起你要上公共汽车呀,不能直挤,老太太是挤不上。
主持人:谢谢您。
观众:我是长在北京生在北京的,今年25岁了,这么多年一直没离开北京,被我的外地同学说成是非常没有魄力的北京人。我有很多外地的哥们儿,学校里边外地的同学,我们相处得非常好。
主持人:当你发现周边的朋友越来越多不是跟你一样,不是在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的人,而都是从别的城市聚集过来的人的话,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观众:很好啊,各地的朋友,比如说四川的、湖北的,他们会介绍哪个地方的四川菜最正宗,哪个湖北菜最好吃,我觉得挺好的。
主持人:要是纯粹的一帮北京人就知道涮羊肉,还是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好,谢谢这位北京人。前段时间我去送一个朋友到西客站,这个朋友是从外地,另外一个城市来北京谋生,但是感觉不是太好就这样走了。他跟我说了三句话,这三句话是三首歌的著名的歌词,第一首是《不要问我从哪里来》,第二首是《请让我来帮助你》,第三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他说为什么是这三句话呢,因为《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是我跟这个城市频频发生冲突的一个问题,他们老问我从哪里来。《请让我来帮助你》是我的渴望。《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是我对未来这个城市,外来人和外乡人在一起生活的理想。希望我下次来的时候,这个歌词中唱到的意境可以实现。咱们现场的观众谁会唱《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观众唱歌: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主持人:好,谢谢。告诉我们唱这歌的时候,想没想过到一个城市生活的时候,特别希望那个城市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观众:我这个倒无所谓。
主持人:可以问是吧?
观众:可以问,因为我的家乡很美,我觉得那是我的自豪。
主持人:跟我们说说你家乡是哪的?
观众:秦皇岛的。
主持人: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好,谢谢。那外来人口进入一个新城市怎么生活,遇到什么麻烦,他们会怎么处理,我们怎么帮助他们,给大家介绍三位朋友,听听他们怎么说这些问题,有请。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位,汪红雨。
汪红雨:大家好。
主持人:孙恒。
孙恒:大家好。
主持人:这位阿姨特别有名,谢丽华。
谢丽华:大家好。
主持人:欢迎三位。我先跟汪红雨聊一聊,你原来是哪个地方的人?
汪红雨:我是上海人。
主持人:来北京生活。
汪红雨:对,我嫁到北京来的。我来北京快五年了,我觉得我的适应期挺长的。刚到北京并不是觉得很适应,这当中有客观的原因,比如气候、饮食,还有人和人相处的方式。也有我主观的原因,我老把我自己当成一个局外人,或者一个旁观者,我觉得是。
主持人:是不是你新来的这个城市,这个城市人也老把你当成局外人,你才这么想的?
汪红雨:这个我觉得都有点,都有一点,但是我觉得这需要过程,因为我爱上了这个城市里的一个人,当我开始来的时候,我并没有爱上这个城市,这需要一个过程。北京这个城市需要住下来慢慢品味的,相反现在和我们夫妻最和的来的,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主持人:孙恒,他原来是河南开封人,来北京,你离开家乡进入的第一个城市就是北京,是吗?
孙恒:对。
主持人:感觉怎么样?
孙恒:我们的不适应可能更多的是为了生存,怎么样找到工作,怎么样养活自己。因为从农村来到城市都比较孤单,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失去了一切社会关系。
主持人:谢老师,您原来是北京人吗?
谢丽华:我老家是山东的,我是五岁跟着母亲,从山东的农村走进城市的。那时候可能像我们这样子的还是比较多,就是没有感觉到有任何的自己有什么不一样,就是除了口音。
主持人:我小时侯有差不多一样的经历,我是在北京和沈阳之间长大,当我坐火车去沈阳的时候,火车上人都说“小北京”,刚过几月,话就变成沈阳话了,再回北京的时候,大家说“小沈阳”。您有这样的经历是吧?
谢丽华:有这样的经历。上课的时候老师提问,我那时候觉得怕说出话来让人家笑话,我就会低着头,然后老师就叫我,我们山东老家那个话就是“一加一等于二”,二是二,然后我就说了,结果班里头就哄堂大笑,但是老师鼓励我,很快融入了这个城市和集体。反过来我为什么会想起这样的事情呢?因为我也到打工子弟学校去看过,我说我们能不能让这些孩子和我小时候一样,没有感觉到有任何负担的,能够在这个城市里生活。
主持人:所以您办了“打工妹之家”?
谢丽华:对,我1996年办了“打工女之家”。
主持人:您有没有见到,就是亲眼见到,一个城市的原住民对从外乡来的人非常不礼貌,歧视他,给他冷眼的事情?
谢丽华:那真的太多了,有一次我坐公共汽车,然后有一个外地小伙子,那时候的车票是两毛钱,这个小伙子没有买票,被售票员,售票员的眼睛就看外地的,这本身就是看外地就觉得是不买票,所以他查的时候就查外地的。然后没有买票,我当时看到售票员就揪着他的衣领。
孙恒:公交车我觉得是比较集中的一个典型的地方,因为我经常也坐公交车,有一次我有一个工友,当然我不认识,刚刚从建筑工地上下来,浑身都是脏的漆什么的,灰尘很多。然后周围的乘客就远远躲离他,这时候售票员就问他你是干嘛的,就让人家下去,连着问了三声。那个小伙子就低着头一声没吭,问到第三声的时候,小伙子就说我是做工的刚下工,就特别尴尬。
主持人:因为衣服穿得脏要上公共汽车,公共汽车售票员不让他上,但是我不知道谢老师和汪老师,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是不是这个外地人他的这种行为也有点瑕疵?
谢丽华:首先要站在一个真的理解他们,因为他们如果能够洗澡,他们干嘛不洗澡,能够换衣干嘛不换衣,就是他们真的是,有时候你到工地上看到,他们吃的汤汤水水的没有一点油水,很心酸。
主持人:汪老师你会怎么看这个问题?
汪红雨:可能我会避开,但是我绝对不会骂他,不会的。其实我们市民我觉得不经意之间的高高在上或者冷漠,对他们也造成伤害的。说一个业主牵了一条狗上了楼梯,这个狗在楼梯口方便了一下,结果第二个业主跟着上来就看见了,找了保安来说你看这泡尿,我上去把那个狗主人叫下来,这太不道德了。然后他就上去了,结果来了个搬家公司,搬家公司要搬个皮沙发,说保安把这个擦了,否则这个沙发肯定脏了,保安没有办法就把这个处理了、擦干净了。过一会儿第二个业主就拉着第一个狗主人就下来了,狗主人一看没有尿了,就不认帐了,第二个业主就有点恼羞成怒了。后来他可能就打了那个保安,那个保安特委屈。这件事对我触动特别大,我原来也是那种,是不是,也是一种比较冷漠型的,他们给我开门给我鞠躬问好,我觉得太正常了,我付这个物业费,我该享受这个服务。但是做了这个义务老师以后,和他们接触了以后,我确实我觉得这两年,我做了两年老师我自己最大的改变,我觉得我心态平和了。现在他们要是给我问好,我一定要停下来,我微笑,我说你好,我带着我的孩子进出大堂,我一定停下来叫“叔叔”,其实也是他们给我的教育,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尊重,这个尊重是相互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汪老师说的这种尊重,但是让自己的孩子管他们叫“叔叔”还是不合适的,应该叫“叔叔”。
汪红雨:这是口音问题。
主持人:据说孙恒的歌唱的特别好,给大家介绍一下,北京有一个演唱团体叫“打工艺术团”,他是负责人,所以歌唱得特别好,你会唱《请让我来帮助你吗》?
孙恒:会。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请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们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
主持人:谢谢孙恒。三位都是从外城市来到北京的,但在北京居住下以后,一直在帮助后来北京的其他外乡人。汪老师是在北京美林花园得美林学校里做义务的志愿老师,能不能告诉我们大家,为什么要做这个老师?
汪红雨:我觉得一个是正好我有时间。
主持人:怎么会呢,您现在这么年轻?
汪红雨:那时候我的孩子很小,我也没法出去工作,得带孩子。所以我看了他们招聘义务教师我就报名了。第二个是因为我以前做过老师,然后我觉得对这些打工者来说,这个上班的时间充电是个很难得的机会,如果他们通过这个学习,能够提高一点自身的文学修养也好,各方面修养也好,从而以更文明的姿态来为我们服务,其实我们业主也是受益者,我觉得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他的精神面貌会改变的,他跟你讲话时不会头低着,脸红着,然后拿眼睛斜你。
主持人:他们跟我讲话的时候并不这样,我估计因为你长得太美。
汪红雨:不是,他们刚来的第一批我觉得是有这种现象,不敢大声说话,而且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好。一个老保姆,在我们家做了三年多了,她特信赖我,她给她丈夫写信一定要让我代笔的,每次她只会一句词,她表达喜怒哀乐,她骂她老公又去赌博了,“你这个杀千刀的”,她想她老公也是这么说,“你这个杀千刀的”,她还跺,还拿手指跺桌子,我每次写信,一定要从她的表情,我想你了,或者你要看好孩子,不要再喝酒。
主持人:就是语言如此贫乏,表达悲和喜全是“杀千刀的”,所以看她的表情,才知道她到底是什么意思。
汪红雨:对,所以她特信赖我,我每次帮她写信我都很悲哀,我觉得她如果识点字、有点文化,她的情感表达方式会丰富得多。
主持人:那你给他们上语文课的时候,教材怎么办?
汪红雨:我自己编的,没有教材。从开始到现在,我给他们上过朗诵课、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当代最著名的五个作家,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还给大家讲过散文、诗歌。为什么我给他们讲诗歌呢,有一次我在乘电梯,一个保洁员,她一边擦电梯一边说,汪老师你下节课给我们讲什么呀?我说你们喜欢听什么?给我们讲散文诗歌吧。我一听很开心,我觉得他们不是被动地灌输,他们有要求了,这是一件好事。然后我就背了一些诗歌,我就给他们讲徐志摩、席慕蓉、讲舒婷,介绍一下诗歌的流派。
主持人:他们感兴趣吗?
汪红雨:我说实话,我觉得这节课是我上过来,我觉得反映最差的一节课,我自己感觉,不像别的课一样,他们的眼神是活的,这节课我觉得他们听得呆呆的。
主持人:这不赖他们,因为我们在上文学课的时候,你要给我们讲“丐帮”我们最爱听了,但是你们要给我们讲文学流派,也不大爱听。
汪红雨:是,后来最后我觉得有一个细节挺打动我的,我给他们打印了一个舒婷的《致橡树》,我说这样,因为上课的很多人都是小伙子,我说你们把这个带回去,我说以后给家乡的女朋友写信,每次写信摘一段,就说是你写的,我说你女朋友肯定大吃一惊。刚来北京有这么有长进,肯定大吃一惊的,这时候我看有一个小伙子特认真,他把那个纸一折,然后把衣服拉开塞进去。
主持人:一看这个小伙子就有女朋友。
汪红雨:对,这个细节、动作特打动我,我觉得我这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并不是让他们能听进多少,让他们了解一下诗歌是怎么回事就可以了。
主持人:他们现在在座的有还记得这首歌吗?
汪红雨:我估计不记得了吧,《致橡树》记得吗?一首很长的诗。
主持人:汪老师给背一段,你看像不像情书。
汪红雨:我也背不出。
主持人:一个小妹妹,说和唱都厉害。
观众:我背得不对,希望汪老师原谅。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主持人:落了一句。
观众:落了一句啊?
主持人:不止像泉源。
观众:对,到哪儿啦?
主持人:也不止像泉源。
观众: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主持人: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观众: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对了吧?
主持人:谢谢,后面还很长,咱们就不背了,听着像爱情诗吧。
汪红雨:我插一句,我还特意跟他们介绍,舒婷做过搬运工,码头搬运工。
主持人:啊,这我都不知道,一个女人做搬运工?
汪红雨:对,她也是打工者出身。我上课的时候特意跟他们说,一个人只要有一种爱好一种信念支撑,他可以有成就的那么一天。
主持人:刚才汪老师描绘了她那个学校和她的学生,我们可能没有感性的认识,我们通过一个小片子,看一下她的学生是什么样子?她是怎样教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