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华读书报: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15:12 中华读书报

  作者:金冲及

  今天我们常常谈到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这样说是不是自相矛盾而陷于混乱?自然不是。

  经济全球化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它是指: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
球各国和各个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越来越密切,再也分不开了。不管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自身的经济发展,都必须有全球的眼光,充分考

  虑到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趋势和诸多因素。与世隔绝、关起门来建设是做不到的。

  文化问题又有它的特殊的复杂性。它同民族问题是分不开的。世界上有众多民族。这些民族,长期居住在相同的地域或环境中,在经济和文化上密切联系,有着共同的经历和回忆,逐步形成共同的心理状态、风俗习惯以至文字语言,构成一个稳定的共同体。这种状况是历史地形成的,并且继续受着它所处环境的影响,带有各自的明显特点,恐怕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也难以根本改变。

  当然,说难以改变并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各种文化彼此总在相互影响着,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在中古时期曾受印度文化很大影响,近代以来更受到西方文化极大影响,给传统文化增添许多新的内容,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这些外来影响如果要在中国生根,最后都中国化了,并没有消灭中国文化而把它变成另一种文化。

  其实,西方文化何尝不是如此。它在发展进程中,同样也受到东亚、古代中东、伊斯兰文明很多影响。但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依然各自有它的文化特征,并不因此变成另一种文化,也没有因此产生一种全人类共同的普世文化。就拿西欧国家来看,它们的文化虽然相近,但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意大利人不也依然有着各自的文化特征,并且对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异常珍惜和重视吗?

  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人有类似的地方,各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弱点,形成自己的性格特征。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是价值观,一个是思维方式。可以将东方文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文化作一点比较,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强调群体意识,近代以来由于深受民族危机的威胁而更强化了这种意识;在思维方式方面强调总体的把握,中医、国画等都可以作为例子。这些是历史地形成的,而成为民族性格特征的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同这些有关。它当然也有另外一面。有人批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群体而忽视个体,强调综合而忽视分析,这种批评是有道理的。中国近代的落后,在这些方面就吃了不少亏。但能不能把一切都反过来,只强调个体而忽视集体,只强调局部的分析而忽视总体的把握,那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未必可取,并且不可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根。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当然会对各个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带来冲击,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它们原有的面貌,但不同民族的各自特点包括文化差异依然会存在,呈现出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繁荣局面。它们之间应该和谐共处,相互取长补短。越是经济走向全球化,越需要重视全球各个成员之间的平等和互相尊重,包括尊重文化多样性这个事实。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和而不同”的意思。决不可能在全世界只有一副面孔、一种文化,也不可能把某一种文化、某一个民族和国家所持的价值观强加给其他民族和国家,要他们照搬照用,那是办不到的事情,也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