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重大伤亡专题 > 正文

专家:印度洋地震海啸警示我国加快研究深海大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18:25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2月29日电(记者张建松)发生在印度洋上的地震和海啸,再一次让人类领教了大自然的威力。有关专家认为,尽管我国的海区外围有成串的岛屿、暗礁环绕,形成了一道抵抗海啸的天然屏障,但依然要居安思危。

  “假如将我国科学界对海洋、固体地球和大气的研究比作地球科学中的‘海陆空’三军,那么‘海军’就是三者中力量最弱的,而面向深海大洋的研究,又属于弱中之弱,印
度洋的地震海啸警示我国要加快对深海大洋进行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实验室主任汪品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汪品先院士指出,由于距离海岸很远,有时深海发生的地震没有直接给人类造成损失,但地震引起的海啸却可以造成巨大的破坏,海啸波可以以每小时800公里的速度在海洋中长距离传播,形成几十米高的涌浪。1960年5月智利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啸冲上了几千公里外的美国夏威夷海岸,瞬间吞没了250人性命。

  长期从事区域经济、灾害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罗祖德教授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沿海经济建设发展,特别是海洋资源开发等海洋工程越来越多,海洋地震的波动、海底断层错动、海底变形、水下滑坡、浊流及海啸对港口、人工岛、核电站、跨海桥、采油平台、油罐、输油管线、海底电缆等都可能造成严重破坏,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过去没有发生过,绝不等于将来不会发生,一定要未雨绸缪、加大对各种海洋灾害的防范系数。”

  我国于1998年4月正式加入了“大洋钻探计划”,成为第一个参与成员,目前也正式加入了“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在深海科学研究领域开始进入国际前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深海大洋的研究中,我国已经得到了相称的国际地位,我国的海洋科学研究及其国际竞争力依然面临严峻挑战。”汪品先院士说:“目前,我国深海基础研究的规模太小,范围过窄,能够在国际前沿竞争的也只有古环境一个方向,深海研究的许多方面还是空白。而这又与我国科研经费的使用导向有关,与我国在海洋上总的科技投入相比,花在国际竞争性、国际前沿基础研究上的比例实在太小。”

  汪品先指出,国际的海上竞争,不仅要看投入多少,更要看产出多少;不仅要看人多或者船多,更要看在学术前沿的贡献。(完)(责任编辑:徐鹏)

  相关专题: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重大伤亡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