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庆:镇政府大楼盖得像天安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08:22 南京报业网-南京晨报

  自从重庆忠县黄金镇办公楼群今年落成后,当地群众对该建筑群的议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党员罗广福等多位村民认为,该镇党委、政府修建办公大楼,竟然修成了“天安门”城楼的样式!这栋耗资400余万元的仿古建筑气势不凡,门前的台阶有6层111阶。当地群众称,“天安门”前直通忠(县)梁(平)公路的台阶两旁有对称的6幢房子,形成“王”字排列,颇具威严之势,而“天安门”主楼成了“主”字的一“点”。有村民反映,征了建办公楼的土地后,村民的补偿款至今还没拿到。

  大楼耗资超过四百万

  记者出重庆忠县县城,沿忠(县)梁(平)公路行驶18公里左右,来到黄金镇新场镇。依山而建的黄金镇政府大楼远远就跃入记者的眼帘:整个办公区共有7幢楼,“天安门”雄踞正中的山腰之上,两边下方各有3幢白墙红柱的二层办公楼,气势之宏伟,超出一般人的想像。

  12月27日,记者来到黄金镇党委书记王尔诚的办公室,结果敲门后无人应答。随后,在镇长成书兰的办公室,成书兰正在和五六位干部开会。记者在与几位干部闲聊中得知,该办公区共花费400多万元,加上办公家具,耗资超过500万元。随后,一位姓曾的村民说他数过整个办公区的房间,除了“天安门”内的大会堂和多功能厅,6幢楼房里就建了超过120间房子,每个办公室都是套间,里边的办公家具都是新的。

  几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告诉记者,建镇政府办公区时,该镇党委书记王尔诚、镇长成书兰是主要负责人。一位干部讲,在设计时,整个办公区设计为“王”字型,在“王”字型布局之上,就修了一座仿建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中间的门拱,就是这些建筑的中轴线。而且整个台阶的布局也极有讲究,从大门拾阶而上,共有6个平台,从大门到第一个平台,共有21个台阶,象征21世纪。从第一个平台而上,其他5个平台都有18级台阶相连,就在最后一个平台上“天安门”的台阶,两边的台阶都各有19级,分别都有含义。“天安门”正是王字型建筑上的一点,正好又形成一个“主”字。

  建楼欠下一屁股债

  黄金镇的几位干部透露,修该办公楼当时很费事,在山崖上放炮挖取石头,仅地基处理就花了很长时间。当记者问黄金镇和兴峰乡的干部,一个年六七十万元财政收入的镇,哪来的四五百万元修建办公楼?几位干部称,黄金镇是举债修建办公楼,到目前为止,还欠着许多单位和个人的钱。

  28日,黄金镇人大主席团主席高兴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镇上年财政收入在400万元左右,但一年全镇教师工资就要花费300多万元。修办公楼资金主要是该镇在改制一家水泥厂时,安置职工后,还节余100多万元,加上一年镇财政节余几十万元,就修了这个新办公区。他承认现在还欠建筑商160多万元,不过水泥厂还欠着镇上几百万元。当记者问他,群众议论镇政府修了座“天安门”时,他笑笑说:有人说是“天安门”,有人说像“庙”。

  有钱建楼却无钱修路

  采访中,群众告诉记者,新场镇的建设,纯粹是在搞面子工程。一位姓张的老人让记者看沿忠(县)梁(平)公路边,与镇政府相对新修起来的一排房子。记者看见盖得非常气派的十几幢楼,房子基本都为四五层高,但只有一层开了几家商店、餐馆。当村民指给记者看时,没有发现楼上有一个人影,许多门面房都被卷帘门锁着,街道上仅有三四个过路人,和三两家餐馆开着门。几位老乡讲,原来镇上的群众都住在老场镇,修这新场镇纯粹是搞面子工程。村民们指着黄金镇初级中学大门前的道路对记者说:“你看这路全是石子和烂泥巴,有修豪华办公楼的钱,为什么不修修学校的路?”记者来到一两公里外的老场镇,看见整个街道非常破旧,道路坑坑洼洼,许多房子破旧不堪,有些群众依然住在泥坯房子里。

  村民未拿到征地补偿费

  自从忠县黄金镇办公楼群今年落成后,当地群众对该建筑群的议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据了解,黄金镇政府办公区在修建过程中,所占土地都是该镇黄金村的土地。黄金村的村干部告诉记者,整个黄金镇政府大院占地10亩左右,但黄金镇政府修建政府办公大楼征用了黄金村的土地后,却并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给农民相应的补偿。

  村民们说,修建该办公区共花了500多万元,为了修办公楼,镇政府还在他们种柑橘补偿的粮食里边做手脚,本来每亩补偿150公斤粮食,可发下来的只有135公斤。

  对于这些情况,记者试图采访黄金镇有关领导,可最后记者走遍了仿建的“天安门”城楼及整个办公区,也没有任何相关人士出面对黄金村村民所反映的情况作出回应。

  据《重庆时报》

  采访途中惊见“长城”

  一周前,记者在采访途中经过成都龙泉驿区原金龙镇(今年底刚合并至洛带镇)区域,远远地,见到山顶上盘旋起伏着一道灰黑齐整的“线条”。停车向附近村民打听,记者差点以为听错了———“那是长城!”驱车到达“长城”脚下,我们见到了这座修建得像模像样的“长城”!放眼望去,青砖、条石、烽火台……此“长城”似乎除了“高矮胖瘦”与彼长城不太一致,“长相”上还真没有太大的区别。耗资巨大却少有人知

  村民余文凤的一番话,给自以为“掘到宝藏”的记者泼了冷水———此“长城”既非“古物”,也不是“新生事物”。它属于原金龙镇政府重金打造的“金龙湖景区”中的一部分,于2001年开始修建,2002年即建成。难道是记者孤陋寡闻?记者随即向10位市民电话询问是否知道成都建有“长城”?仅一位张先生称:“听说过,没见过。”

  修“长城”是为搞旅游

  见过当初修“长城”的陈氏兄妹绘声绘色地向记者描述了那时的场面。“每天大约都有七八十名工人,整整修了一年。用来修‘长城’的大青砖,都是专门烧制的,多数要靠人背上山。”

  那么,为什么要如此兴师动众花费巨资修建这座“长城”?修好了为什么又让它“养在深闺人不知”?位于“长城”脚下的惟一的度假村老板告诉记者:“修‘长城’,当然是为了开发旅游项目。”

  但记者27日从这“三里长城”的第三个烽火台上去,走到山顶“金龙寺”,再沿原路返回的整个过程中,只遇到了5名游客,且无一人是专程前来“登长城”的;28日记者更是没碰到一名游客。

  整个景区花了1500多万

  据相关人士介绍,包括“长城”在内的“金龙湖风景区”,最初是由换届已久的原金龙镇政府决策开发的。产生“修长城”的想法,据称起源于某镇领导在泸州某公园参观时受到的启发:“西南地区还没有长城。”为此,相关镇领导还专程前往八达岭长城“取经”。那么,该项目前后共用了多少资金?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单修“长城”用了200多万元,但如果是包括各种配套设施在内的“金龙湖风景区”,动用资金约1500万元。对于原金龙镇政府投巨资实施的“长城”旅游项目,前日洛带镇有关领导表示:“希望能够尽快盘活这条‘金龙’。”据《成都晚报》(来源:南京晨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