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士称:海归不会抢本地毕业生饭碗(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08:27 金羊网-新快报 | ||||||||||
越来越多留学人员回国 统筹新快报记者 张琳 采写新快报记者 张琳 陈晶晶 宋荻 实习生 钟秀丽 留交会正在热烈地进行中,留学人员归国就业的热情高涨,这引起了不少本地大学生的担忧:海归热潮会不会影响本地就业?昨天,参与留交会的参展单位及留学人员都否定了此说法。他们认为,海归与本地毕业生属于不同的就业层次,相互影响不大。 有人担心海归抢走饭碗 “留交会开得那么热闹,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担心过,那么多海归回来,把我们的职位也抢了!”近日,在广东某大学的BBS上,一张帖子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大学生对此展开了热评。其中最担心的是硕士、博士毕业生,他们认为海归很有竞争力,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语言优势,更受用人企业的青睐。 而在留交会上,很多留学生也表示,已有心理准备与本地大学生竞争。在美国获得计算机软件硕士的吴启东先生称,国内的计算机教育近年来发展得很快,很多方向与国外已没有差距,而且本地大学生的工资要求较低,所以很可能成为竞争对手。他认为,海归们如果没有海外大企业、大项目的实践经验,是极可能受到本地毕业生的挑战而且会败北的。 参展企业认为冲击很小 针对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多家留交会参展单位,他们表示,由于每年回国海归只有几万人,但国内每年大学毕业生就有200多万,海归不会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很大冲击。 此次在留交会上招收国际贸易人才的佛山东鹏陶瓷人力资源部经理佟阿辉认为,由于海归的投资成本大,当地大学毕业生的成本小,企业用人会根据成本考虑,不会盲目招聘海归,因此就该单位来说,并没有因为招聘海归而减少对本地学生的招聘额。而且,他表示,企业主要注意员工的能力,海归如果学习能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都不符合企业所需,到时一样要“走人”。 政府官员称是良性促进 此外,也有不少专业人士认为两者无法构成正面竞争。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王福春副主任说:“海归和当地大学生在目前的人才市场上还是属于不同的层次:留学人员大多数在国外都是从事高新技术的研究,回来后也仍然会从事这方面研究;本地大学生则更多地从事实操性、应用性的工作。但是,对于某些国内培养的高级人才如大学教授等就是一个冲击,对那些以前从国外回来的留学人员也是一种新的竞争。”他表示,留学生有留学生的优势,而国内人才更加了解中国国情,实际操作上更加得心应手,两者会形成良性促进。 (侯颖/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