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张俊九全总十四届二次执委会上的工作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09:0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

  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在全总十四届二次执委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04年12月21日)张俊九

  各位执委,同志们:

  这次执委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会十四大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明年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审议通过《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

  刚才,王兆国同志代表党中央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王兆国同志要求我们,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动员组织广大职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抓住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有利时机,全面加强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王兆国同志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工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寄予的深切期望。各级工会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坚决贯彻。

  下面,我受主席团的委托,向会议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工会十四大以来工作的回顾

  中国工会十四大以来,各级工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工人运动的主题,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认真落实工会十四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工会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呈现出生机勃勃、求实创新的气象。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会工作的方向。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各级工会结合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团结意识和群众意识,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确了“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和贯彻这一方针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十个原则,自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全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会各项工作,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推进工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职工利益表达者和维护者作用,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作出新的贡献。

  (二)广泛开展“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大调研,积极推动工会重点工作。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推进工会重点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动员全会力量,在全国开展了“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大调研。全国31个省级总工会、各全国产业工会和全总各课题组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会分别承担了调研任务,共形成了100余篇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在王兆国同志的主持下,全总专门听取了大调研工作汇报,并形成了大调研总报告。通过大调研,进一步掌握了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分析研究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发现和总结了一批典型,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形成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审议稿)》,出现了围绕重点工作进行调研、在调研中推动重点工作的良好势头。这次大调研集调查、研究、探索、创新于一体,参与人员之多,调查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探讨问题之深,为多年来工会工作所少见。大调研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对工会工作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还参与了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工青妇工作领导问题的调研,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三)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工会法》执法检查,推动解决涉及职工权益和工会工作的一些突出问题。2001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工会法》进行了修改,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决定开展《工会法》执法检查,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高度重视。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方案,全总和各地工会精心部署,积极参与,反映实情,提出建议,全力做好配合工作。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这次执法检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通过执法检查,提高了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者和社会各方面人士对工会及《工会法》重要性的认识,澄清了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工会法》法律地位、执法主体的模糊认识;明确了新形势下贯彻实施《工会法》的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总结了各地贯彻实施《工会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发现了在《工会法》贯彻实施中存在的难点和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积极推进工会组建”、“治理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加大工会法执法力度”、“制定和完善与《工会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等建议。总之,这次执法检查,进一步推动了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促进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工会工作一些突出问题的解决,为全面贯彻实施《工会法》、更好地开展工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深入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为经济建设作贡献。各级工会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关心职工和劳动模范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广大职工中认真开展了向新时期产业工人杰出代表许振超、李斌同志学习的活动,评选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获得者,大力宣传工人阶级和劳动模范,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劳动模范的光辉形象,推动全社会形成“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在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在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杭州湾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继续开展劳动竞赛等建功立业活动;组织开展全国及行业性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开展评选创新示范岗和创新能手活动;制订《职工技术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在全国职工中开展了评选优秀技术创新成果活动,召开了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表彰大会,重奖创新成果完成者,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职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围绕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全总与有关部委联合开展了“创争”活动。各地工会积极响应,在广大职工中掀起了立足本职、勤奋学习、学赶先进、争创一流的热潮,推动“创争”活动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涌现了一批“创争”活动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了工会在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五)加大协调劳动关系力度,切实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稳定。参与了《企业破产法》、《公司法》、《劳动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续一)》等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工会就破产企业职工权益维护、公司制企业建立健全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等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并被采纳。推动健全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坚持和完善地方工会与同级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促进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认真贯彻落实《集体合同规定》,召开了全国工会集体合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进一步推进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制定并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工会工作的意见》,加大了工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力度。就加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提出了规范性意见,明确了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的职权和作用。与中纪委、中组部、国资委和监察部联合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调研和检查活动,召开了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有力推动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截至2004年6月底,全国共有38万多家企业实行了厂务公开制度,集体合同覆盖职工已超过1亿人。与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联合开展了“关爱职工、实现双赢”活动,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加大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力度,积极推行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稳定工作的指示精神,加强工会信息、信访工作,协助处理职工群体性事件。围绕当前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突出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及有关方面报送专题报告。

  (六)建立健全工会帮扶工作机制,为职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再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精神,积极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推动工会“三年三个150万”目标的实现。截至2004年6月底,县以上地方工会建立职介机构2820个,培训机构4377个,兴办再就业基地3659个,累计提供小额借款27453万元。推广一些地方工会协助党委和政府开展工资清欠工作的经验,重点推动了拖欠困难企业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工资问题的解决。积极参与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试点工作,开展职工医疗互助及助学等专项救助活动。继续开展送温暖活动,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制度。截至2004年10月底,全国共有11个省级工会、312个地市级工会以及1440个县级工会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各地帮扶中心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许多地方已经形成了工会领导机关与基层工会上下联动的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网络。一些地方在帮扶中心的组织体制、资金来源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探索和积累了经验。开通全国工会“12351”职工维权热线电话,进一步畅通了与职工群众的联系渠道。大力开展全国“安康杯”竞赛和职工安全生产知识普及教育活动,积极参与安全生产、职业危害专项整治和伤亡事故调查处理,促进企业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在广大职工中开展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和禁毒活动,维护了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重视下,解决各级劳模生活困难的机制初步形成,全国劳模生活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在全社会和广大职工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七)加强工会国际工作和台港澳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在国家总体外交和台港澳工作大局中的作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工运格局的变化,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工会国际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工会国际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制定了中国工会国外交流、调研工作五年规划,加强对当前国际工会运动中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加大了中国工会对外宣传的力度。今年10月,在北京首次举办了“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并举办了非洲国家工会组织研讨班,就加强各工会组织的团结与合作、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等达成了广泛共识,进一步推动了工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各省级工会和全国产业工会也加强了与国外工会组织及产业工会组织的交流。工会国际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和肯定。

  认真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和中央台港澳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措施,举办了“海峡两岸工会工作研讨会”及纪念中国职工(对外)交流中心成立20周年等活动,加强了与台港澳工会及劳动界的交流,为保持香港和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八)加强基层工会组建工作,进一步推进工会自身建设。大力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突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工会组建和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入会工作,对发展劳务工入会提出了明确意见,并初步建立了工会组建工作的激励机制。从许多企业规模小、人员少、职工流动性强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工会组建方式,不断提高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截至2004年9月底,全国工会基层组织总数为102.0万个,覆盖法人单位193.5万个;全国工会会员总数达到13694.9万人,比去年增加1354.4万人。探索建立地方“小三级”工会组织体制,开展了建立乡镇(街道)总工会的试点工作。工会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总协管的36个省级工会领导班子中,已有29个省级工会主席由副省(部)级干部担任。一些省(区、市)的市县级工会主席也大多由同级党政副职级干部担任,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加大。加强了工会宣传工作,实施“新闻宣传十大行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各级工会领导机关以开展大调研活动为契机,以开展“学理论、树形象、创先进”等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努力为基层和职工群众服务,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

  各级产业工会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组织开展富有产业特色的劳动竞赛活动,推动解决涉及本产业、行业职工利益的突出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制定实施《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工作条例》,进一步落实《全总贯彻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方案》,加大了维护女职工的合法利益和特殊权益的工作力度。各级工会高度重视工会经费收缴工作,支持工会经费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工会经费收缴方式,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加大了工会经费收缴力度,严格了工会资产转让、置换、联建、合作开发的审批制度,强化了工会资产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工会经审工作;明确了工会劳动福利事业改革思路,从而为开展工会工作、服务职工群众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过去的一年,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工会法》执法检查;国务院研究制定了贯彻执行《工会法》、进一步支持工会工作的意见;各地党委召开工会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工会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各级工会干部特别是基层工会干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辛勤工作,努力拼搏,竭诚为广大职工服务,为党的工运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工会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坚强领导,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大力支持,社会各方面积极配合,各级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积极努力和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向全国各级党组织、人大、政府(行政)、政协及社会各个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国各级工会干部、工会积极分子和广大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一年多来,我们在工作中深深体会到,做好工会工作,一定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开展工作;一定要把解决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一定要竭诚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进一步密切工会与职工群众的联系;一定要坚持调查研究,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探索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一定要主动争取人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依法开展工会工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大量职工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职工还没有组织到工会中来,工会组建工作任务比较艰巨;维权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会的维权工作还不够到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有的还比较严重;基层工会活力不足,上级工会对基层工会指导服务有待加强;工会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与所承担的任务还不相适应,工会领导机关会议多、文件多、表彰多的现象依然存在;工会干部队伍素质与形势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等等。这些问题都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当前工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明年工作思路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和平、发展、合作是形势的主流,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国内形势总的是好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已见成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形势的发展变化,给工会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呈现多元化,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更趋复杂,职工群众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等方面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和依法维权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我国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已成为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在内的,由各种所有制企业、各种机关事业单位的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构成的统一整体,显著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和阶级力量,同时也对工会组织更好地把职工组织起来、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团结动员职工群众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还要看到,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从未停止,妄图利用我国存在的社会利益冲突和劳动关系矛盾,破坏我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

  面对新的形势,明年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把加强基层工会工作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能力,努力实现工会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目标建功立业,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

  贯彻落实这一总体要求,必须努力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各级工会要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工会工作和职工群众的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好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央提出的各项任务多作贡献上来。一是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定支持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参与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努力做好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工会工作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作用。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找准工会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提高工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密切工会与职工群众的联系,更好地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三是积极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在这方面各级工会是大有作为的。没有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工会对此担负着重要责任。最近,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指出:“完善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很有必要。要注意总结经验,不断强化职能,更好地为职工服务。”要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基本特征和主要任务,加大协调劳动关系的力度,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努力推动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要准确理解和认真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是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准确把握职工队伍变化,在对中国工会运动和国际工会运动形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工会学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它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特点和规律,充分反映了广大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的愿望和要求,是对工会长期历史和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工会理论创新的崭新成果。贯彻落实这一方针,对于工会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肩负起党的十六大赋予工会组织的神圣使命,全面完成工会十四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它涵盖了工会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组织起来”,就是要用共同理想凝聚职工,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就是要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党领导的工会中来,维护职工队伍和工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就是要依靠各级组织做好职工群众的工作,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就是要组织广大职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业务素质,不断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使工人阶级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切实维权”,就是要把表达和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就是要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积极参与和大力帮扶的过程中,维护职工群众的经济利益、民主政治权利和精神文化权益;就是要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就业、分配、社会保障和职业安全卫生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推动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稳定,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依法维权、依法规范工会自身行为,推动健全完善涉及职工和工会权益的法律法规,把工会维权和工会自身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就是要满腔热忱地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特别是要为困难职工排扰解难。

  “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工作方针。贯彻落实好这一方针是各级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各级工会一定要把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作为工会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最大限度地吸引职工入会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前提;把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作为工会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把协调劳动关系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加强基层工会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把加强能力建设作为推进工会自身建设的关键和履行职责的保证,切实把这一方针贯彻落实到工会的各项工作中去。

  (三)要突出工作重点,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工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真正把加强基层工会工作作为工作重点,集中力量,努力推动工会组建工作有新进展,基层协调劳动关系机制建设有新成效,上级工会指导服务基层能力有新提高,基层工会发挥作用有新成绩。同时,要以筹备开好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为契机,大力宣传工人阶级和劳动模范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广大职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要着力推动解决在《工会法》执法检查和大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协助党和政府解决职工就业、分配和社会保障三个难点问题,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稳定,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工会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工会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切实把加强基层工会工作作为工作重点来抓

  基层工会工作是做好工会一切工作的基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对工会工作的要求,最终要靠基层工会去贯彻执行;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需要基层工会去反映,并最终要靠基层去解决;工会工作各项任务,最终要靠基层工会去落实;工会工作的成效,最终要靠基层和职工群众去评判。各级工会一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开创基层工会工作新局面。

  (一)着眼于夯实工会组织基础,进一步做好工会组建工作。坚持最广泛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明确依法规范建会的思路,不断提高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工会组建,大力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和劳务工入会。明年要发展新会员660万人。创新工会组建方式,既要坚持主要依托单位组建工会,又要从实际出发突破单位和用工形式的限制,通过建立联合基层工会、基层工会联合会、社区工会或本地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等方式,把难以单独建会单位的职工组织起来;通过组建楼宇工会、市场工会、施工项目工会等方式,把大量分散、流动的职工组织起来。要处理好建会和发挥已建工会作用的关系,把重点放在发挥基层工会作用上,特别是要积极探索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手段,推动工会组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要做好基层工会主席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主席的民主选举工作。

  (二)着眼于建立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进一步加强源头参与和机制建设。加大源头参与力度,积极参与立法、政策制定和执法检查工作,参与修改和制定《公司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推动国务院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工会法》行政执法办法,进一步贯彻实施《工会法》。推动解决《工会法》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继续推进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及时协商解决本地区、本行业劳动关系方面的突出问题。继续把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作为工会的重要工作来抓,以非公有制企业和改制企业为重点,督促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努力扩大集体合同的覆盖面。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工资分配协商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行签订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卫生、补充保险和福利、劳动合同管理、女职工特殊保护等方面的专项集体合同。探索由用工单位、劳务中介组织与劳务工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新形式。要扩大职工群众的参与面,使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成为广大职工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增强集体合同的严肃性。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切实落实职工民主管理的各项权利,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过程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国有、集体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改制、关闭破产和主辅分离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其中,职工安置方案须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要从企业实际出发,从职工最为关心的问题入手,抓好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和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企业负责人廉洁自律等情况的公开,推动厂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积极推行公司制企业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促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职代会和其它民主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形成适合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三)着眼于激发基层工会活力,进一步加强上级工会对基层工会的指导和服务。各级工会领导机关要把基层工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分类指导,建立分工负责和基层联系点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反映职工群众、基层工会的呼声和要求,总结推广基层工会工作经验,帮助解决基层工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进行乡镇(街道)建立总工会试点工作,理顺中央企业工会领导关系,重视和发挥城市产业工会的作用,建立健全保护基层工会主席合法权益的机制,关心基层工会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基层工会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严格规范和精简各种检查、评比、表彰活动,给基层工会以更充分的工作自主权和更广阔的工作空间。加强和改进县级工会工作,充分利用工会经费调整的有利时机,加大对县级工会的投入,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帮助比较困难的县级工会改善交通、办公条件,为县级工会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四、认真做好工会各项工作

  (一)从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创争”活动入手,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目标作出新贡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与有关部委一起,筹备开好全国劳模表彰大会,评选表彰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工人阶级和劳动模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增强工人阶级的光荣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以劳动模范敬业、勤奋、奉献、创新的精神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围绕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目标,在国家重点工程、国民经济瓶颈产业、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大型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及时总结不同地区、产业和企业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的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的指导示范作用,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劳动竞赛活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加强班组建设,推动企业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大力加强职工技协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职工技术协作活动和地区、行业职工技能大赛,总结推广职工先进操作法,推广和应用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围绕国家提出的“三年50万新技师”目标,加强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与劳动保障部门合作,推动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一体化,把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引向深入。重视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工作,尊重和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和发展权,增强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相关的教育培训、人才培养使用、考核评价、经费保障、表彰激励机制,完善开展“创争”活动的工作体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创争”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总结各地劳模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劳模管理工作的意见,健全劳模管理体制,规范劳模管理工作。

  (二)从构建工会帮扶体系入手,协助党和政府解决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继续加大促进再就业工作的力度,积极推动国家再就业政策的落实,全面完成工会“三年三个150万”的任务。协助党和政府清理拖欠职工工资问题,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历史拖欠;推动政府出台《工资支付条例》,依法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坚决防止新的拖欠发生。积极参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试点,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协助政府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建立完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推动开展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在全国工会系统中开展向特困职工子女助学活动。继续推动政府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争取把所有符合条件的职工全部纳入“低保”。推动解决资源枯竭城市和矿区职工、集体工的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继续深入开展全国“安康杯”竞赛和职工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推广“职代会保安全”和“一法三卡”工作经验,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有效机制和方法,加大对矿山、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劳动安全卫生的群众监督力度,维护广大职工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建立健全工会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法律赋予工会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在政策和资金保障方面,积极主动地取得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立与政府部门共同帮扶困难职工的工作机制和渠道,使帮扶资源得以有效配置和整合,努力形成党委直接领导、政府大力支持、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工会有效运作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帮扶中心建设资金支持力度,切实提高帮扶救助水平。健全和完善工会“12351”职工维权热线电话制度,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认真贯彻全国部署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会议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工会信息、信访工作,积极向党委汇报、向政府反映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突出问题,协助党委和政府(行政)抓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工作,切实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关心劳模生活,努力为劳模办实事,继续做好全国劳模低收入补助金、生活困难帮扶金、慰问金的发放和劳模疗休养工作。

  (三)从提高工会干部自身素质入手,进一步加强工会自身建设。要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的要求,切实加强工会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工会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的能力,组织职工、动员职工、依靠职工、服务职工的能力,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构建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能力,工会自身创新发展的能力。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重视和支持,努力推动按同级党政副职配备地方工会主席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完善工会干部选拔、轮岗交流和挂职锻炼等制度。加大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培训工会干部,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工会干部院校建设,充分发挥其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和工运理论政策研究基地的作用。巩固“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大调研工作成果,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政策研究,不断提高工会干部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举办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继承和发扬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优良传统,加大工会宣传工作力度,精心营造工会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进一步扩大工会在职工群众中和全社会的影响力。

  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级工会领导机关要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在工会系统认真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影响工会工作发展、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做好工会工作、服务职工群众中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努力实现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要重视产业工会工作,组织召开全国产业工会工作座谈会议,进一步明确产业工会的职责和工作重点,建立健全产业工会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各级产业工会源头参与和宏观维护的作用。认真实施“女职工建功立业工程”和“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工会女职工组织的作用。加强工会财务和经审工作,认真落实工会经费调整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会经费收缴、管理、使用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工会所属土地资源的管理。加强对职工劳动福利事业的宏观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职工劳动福利事业的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增强企事业单位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工会企事业的健康发展。继续做好与台港澳工会和劳动界的交流工作,努力扩大港澳工会及劳动界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台湾工会和劳动界反对“台独”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斗争。加强与国际工会组织、区域性工会组织和各国工会的交流,探索建立“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的长效机制,积极做好国际劳工局工人组理事会的竞选工作,进一步落实中国工会国外交流工作、国际调研工作五年规划,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工会国际工作的整体水平,更好地为国家总体外交服务。

  同志们,做好明年的工会工作,我们既有非常有利的条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明确目标,抓住重点,坚定信心,扎实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努力把“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落到实处,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