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发言人应有“新闻”意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09:54 沈阳今报

  陈飞据《新京报》报道,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在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各部门和省级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发布体制已基本建立,已有62个国务院部门建立了新闻发布制度,75位新闻发言人的名单及联系方式也向公众或媒体公开。赵启正还表示:“我们鼓励发言人多说话,这样我们的发布会才有更好的效果。”

  在公共信息公开、建设“透明政府”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设立新闻发言人的好处和
必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权威的新闻发言人的声音,避免了“小道消息”的传播,保证了媒体和公众的知情权,促进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但是,人们往往把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局限于对政府工作的改进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政府工作公开、透明。但是,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新闻”理念更多地引进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不仅要对本部门的工作负责,更要对发生的“新闻”负责,对新闻的受众负责。

  虽然新闻发言人有别于传统的“新闻人”,但在如何对待“新闻”方面,二者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那么,新闻发言人就要在工作中努力保证“新闻”意识的贯彻。

  一是新闻的时效性。这就对新闻发言人信息发布的时间提出了要求。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国庆已经表态,新闻发言人不仅是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而且在任何时候都应该面对记者。如果此话落实,就意味着今后政府各部门将与媒体记者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以保证公众获得信息的渠道畅通无阻。这种新闻发布时间的“提速”以及经常性的联系机制,无疑为新闻尽可能快地传播到受众创造了前提。

  二是新闻的客观性。客观性是指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这要求新闻发言人要尊重事实,尤其是突发的恶性事件。在此次培训中,相关人士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如孔和平所说:“不少政府官员对媒体有一种畏惧心理,认为言多必失,事实上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将方便媒体通过权威、公开、正规的渠道获取新闻信息,有效地引导舆论,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社会对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的要求以及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在一些最基本的层面上构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基本框架。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