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纵论东亚合作:中国与东盟合作领跑东亚经济圈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11:52 解放日报

  主持人:本报记者杨立群

  嘉宾:冯昭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少普(上海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马(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室副主任)

  记者:前有欧洲共同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区域合作似乎正在成为世界的

  潮流。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层次丰富,既有东盟10国、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框架,也有东盟与中、日、韩3个“10+1”机制,应当如何看待这些不同层次的经济圈,它们之间是否能够形成良性互动并最终相互融合?

  冯昭奎:当前,一条以东盟为主导、以“10+1”和“10+3”为主体、以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为两个轮子、逐步实现地区经济合作机制的道路已经展现在东亚各国面前。今后,东亚走向自由贸易区将会有三种可能的途径:“交织式”———3个“10+1”间深化合作和协调;“板块式”———中日韩与东盟两大板块结合;“积木式”———各国或地区之间、各国地方层次之间不断深化合作,步步构筑东亚地区合作机制。

  王少普:多种层次的合作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如3个“10+1”之间就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良性互动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良性互动关系大致可以描述为:东盟10国的合作促进了“10+3”框架的形成,而三个“10+1”的发展则提升了“10+3”的合作水平,并为中日韩合作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目前来看,这种良性互动关系能否获得进一步发展并达到最终相互融合的目标,关键还要看3个“10+1”和中日韩合作的发展。

  马:东盟应是东亚合作的基础和核心。东南亚10国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政体不尽相同,在文化上也是多元并存,若不是东盟将其组织起来,要谈东亚合作何其容易。不以东盟为核心的东亚合作,也会让东盟中小国家产生被东北亚大国压倒和控制的担心。在东亚合作中,“10+3”和3个“10+1”又是互为补充的重要层次。而在3个“10+1”层面上,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是跑在最前面的,在中国的带动下,现在日本也在迎头赶上。如果中日关系改善,将大大加快“10+3”合作进程,进而推动整个东亚的区域合作。

  记者:的确,要谈东亚合作,中日关系是个回避不了的问题。但遗憾的是,由于历史观问题等原因,这两个在本地区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国家,正经历着建交以来最严峻的政治僵冷期。中日关系如何打破“经热政冷”的局面,拧成推动区域合作的合力?这应当是双方目前都关心的问题。

  王少普:要寻找到解决近年来中日关系出现的“经热政冷”局面的契机,首先需了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东亚两强中日之间,至今没有形成融洽相处的地区格局的必要信任,这使近代以来在中日两大民族中积淀下来的相互戒备心理上升;“9·11”后,美国安全战略出现重要调整,单边主义倾向加强,日本政府亦积极配合;小泉连续参拜靖国神社,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但“经热政冷”的局面并非不能改变,因为存在着可以改变的客观基础。首先,东亚地区合作的经济基础已经具备,东亚各国包括中日在内形成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远大目标;其次,“9·11”后,美国更重视东亚稳定,对华合作要求有所增强,日本在加强对美配合的同时,也要求将同中国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使中美日三角关系可能向着一种更为平衡的方向发展;还有,以双向交流不断加深为基础的中日关系,为更加理智、有效地处理双方之间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能。

  冯昭奎:在中日韩、“10+3”等多国或地区合作中,中日两国事实上也在加强协调与合作,这反映了双方在地区与国际事务中的共同利益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所以,应该采取“双管齐下”的模式,一方面认真解决在历史观问题等方面的分歧,共同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另一方面采取“多边高于双边、地区高于双边”的方针,不把双边分歧带入多边或地区合作。需要指出,小泉首相在历史问题上持强硬态度势将损害日本的国家利益,如果日本政治进一步右倾化,对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记者:从地缘角度来说,美国是区外国家,但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一直是影响东亚地区格局的重要因素,随着东亚合作向纵深发展,其中的美国因素会起什么样的作用?

  马:的确,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存在不可小觑。除了它是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的同盟国,在经济上,美国也是东南亚国家最大的出口市场,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9·11”后,由于美国将东南亚列为第二大反恐战线,其军事影响力也正在重返该地区。可以预见,如果东亚合作排斥了美国利益,必将受其反对和阻挠。因此,东亚合作进程应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对区外大国也持开放和合作态度,其实,一个稳定发展的东亚是符合大家利益的。

  王少普:由于当今的东亚地区合作是以全球化为背景的,因此,无论是此时还是彼时,东亚地区合作都会是对美国开放的地区合作,而不可能是封闭式的地区合作。也正因为此,美国对东亚地区合作虽非乐观其成,但也非绝对反对。目前,美国希望推动的是以日美同盟为基础的东亚地区合作。

  冯昭奎:目前东亚地区内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各自国家同美国的关系,在承认这种现状的同时,地区内国家也应更加重视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针对美国在事关地区乃至全球安全的重大问题上的某些“单边主义”行径,东亚应该发出体现本地区共同利益的声音,目前这个声音太弱。这些问题都是检验东亚各国在安全方面对建立东亚共同体是否有诚意的试金石。

  记者:明年,第一届东亚峰会就将召开,这意味着东亚地区从“10+3”合作机制向“东亚共同体”目标迈出第一步。但相比欧洲一体化的水到渠成,东亚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恐怕难以拷贝欧盟模式。那么东亚一体化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展开并逐步深化?

  冯昭奎:与欧洲相比,虽然东亚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但也存在着当年欧洲所没有的、推动地区合作的新的推动力:已经存在的其它地区合作的示范作用与“压力”;地区性经济危机的教训,也使东亚各国更加重视地区经济合作的机制化;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加强地区合作;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相关国家需要借助地区合作的“外力”来推动国内的结构改革;东方文化可望成为深化地区合作的纽带。此外,“9·11”事件发生后,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安全因素受到更多关注,这意味着地区经济结合的好处将更加受到青睐。

  王少普:从目前情况看,通往“东亚共同体”之路,至少有四种考虑:发展三个“10+1”,然后合并为“东亚共同体”;在“东盟10国”和“中日韩”合作分别发展的基础上,成立“东亚共同体”;在发展三个“10+1”的同时,努力促进“中日韩”合作,条件成熟后,成立“东亚共同体”;首先成立“日新韩”经济共同体,然后逐步扩大为“东亚共同体”。以上四种不同合作道路都存在三个特点:实际合作领先于制度合作;中小国家合作以及中小国家与大国的合作领先于大国合作;经济合作领先于政治、安全合作,显示出东亚一体化展开与深化的独特方式。

  马:深化东亚一体化,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两个轮子要同时推动。随着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各国经济依存度增加,不但可起到消除疑虑、增强互信的作用,也将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向高难度的政治、安全合作迈进;各国的人文交流也非常重要,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教育、文化的交流,人文交流还应包括人际之间的交流,以此增信释疑。

  中国与东盟

  东盟国家是中国友好近邻,也为“10+3”和“10+1”合作机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举行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的《联合宣言》,确定了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003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成为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第一个域外大国;今年,双方又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了实质性全面启动阶段。

  自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对话伙伴国以来,双方的合作,尤其是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得到全面发展,东盟已成为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成为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