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红网:别误读、否定人性化执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15:07 红网

  作者:刘吉涛

  今年3月份以来,8个月内南京市就发生了近150起袭警事件,300多名民警遭到殴打。有人认为,袭警案发生与南京市公安局实施的“人性化”执法有关系,不少违法分子将其理解为“软弱”执法。对此,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朱兆全也表示,一味强调人性化有负面影响。(12月24日《北京娱乐信报》)

  袭警案增多,绝对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因为无论在世界各地,袭警都是一种性质非常恶劣的违法行为,属于严惩之列。道理非常简单,如果国家连警察的人身安全都保证不了,何谈保护一方百姓之人身安全呢?但是袭警案增多,与人性化执法又有何必然关系呢? 把人性化执法当成袭警案增多的原因,实在是大错特错了,是对人性化执法的一种误读。

  人性化执法是最近两年刚刚出现的新概念,强调执法人员在强制性执法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权益,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主动或被动地适当地满足当事人一些合理的“要求与愿望”。人性化执法不是向当事人让步或妥协,也不是“软弱执法”,把人性化执法理解为“软弱执法”是对人性化执法的一种误解。人性化执法体现了一种社会进步,代表了执法发展的新趋向,本身并没有负面作用。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执法机构都在强调人性化执法,并且他们比我们在执法人性化之路走的更远,但并没能数据证实哪个国家因为实行人性化执法而导致袭警案增多。从国内的情况看,许多地方也在搞人性执法,但是同样没有出现南京这种情况。这充分说明了,南京袭警案增多,是另有原因。或者是执法者对人性化执法的理解存在问题。

  实质上,南京袭警案增多,与执法人员的“软弱”有密切关系,而执法人员的“软弱”又与不合理的考核制度有关。南京公安机关纪律规定:被投诉达到一定次数,民警就要下岗。仅以投诉数量作为下岗的依据,确实有些过于简单,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都是值得严重民事怀疑的。结果造成了制度反而被人利用,成为他们制约执法警察的有效“武器”,此种背景下,袭警案增多几乎是必然的了。

  纵观南京袭警案增多事件,原因其实并不复杂、解决起来难度也不大。但是,这当中反应出来的一种想“否定”人性化执法的观点则是十分值得警惕的。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意味执法又要重走老路,执法水平必然下降。这与我们将要建设的“法治中国”是格格不入的。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