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十年后 重庆步入氢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09:41 时代信报

  倘若研发资金充足,我市有望利用氢能研发优势,十年内实现区域发电——彻底根除目前的能源紧缺问题

  信报记者刘隽刚/报道 张秀良/摄影

  “通过对重庆大学氢经济项目的考察,我们希望能够与重庆共同建立氢能源开发基地
,以重庆为中心向全国推广这种 可再生清洁能源。”12月23日,准备返回美国的氢经济专家蒋庭仪女士在登机前几小时致电记者,电话中,她的情绪高昂 ,“具体的合作内容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磋商,现在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先要去美国能源部等机构申请一些资金。”

  蒋庭仪的说法其实已经肯定了重庆大学在氢能研发方面的优势地位。“目前重大在燃料电池研发上已经超过了国内同 行。”12月24日,课题组牵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副校长孙才新教授告诉记者,倘若研发资金充足,可以在一年 内实现燃料电池在小型家用电器方面的应用,十年内有望实现区域发电,根除目前国内的能源紧缺问题。

  现有解决方案

  只能过渡

  对于国内的能源危机,根本无须累述。

  孙才新院士就重庆的能源问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据了解,目前重庆每年总用电量为480万兆瓦,“最多时不到6 00万兆瓦,而上海、江苏等沿海城市用电量至少是3000万兆瓦,即使按照十一五规划,重庆电力开发也仅为500—— 600万兆瓦,与预期用电量相比依然差了一大截。因此,重庆的电力供应在一定时期内会相当紧张。”

  以电力紧张为前提,再加上大城市污染、三峡水利污染等问题,重庆的能源开发“有潜力,也应当寻找到更适合的模 式进行规划。”

  目前可供参考的能源解决方案非常多,除了最基本的煤电、水电,还有地热能、天然气等众多方式。“很显然,水电 和燃煤方式已经落后,它们会对生态和环境造成很大破坏,所以今年国家提出减少水电开发的投资6000多亿(相当于水电 开发总投资三分之一)。而地热能开发需谨慎,毕竟这一资源的开发涉及地理地质条件等方面的破坏。此外天然气方式也可供 参考,但天然气与石油一样,都属于有限资源,与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不相匹配,所以用于过渡是可以的,但最终能够彻底解 决能源问题的方式,还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即氢能。”

  尽管如此,国内对氢能开发的热情远不及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今年美国总统大选时,布什就 向国人承诺:“要实现能源自主计划”。计划实际所指就是大力扶持氢能源开发,除了资金方面的调配之外,美国汽车政策中 也明确规定了汽车厂在生产内燃机汽车同时,必须生产一定比例的电动汽车,而且美国国内已经在部分地区建立了加氢站。

  这一系列的证据都显示,氢能源开发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认可。

  已经攻克

  燃料电池

  重庆大学对氢能源研发,始于1998年左右,这一项目的建立,填补了西南地区氢能源研发上的空白。而实际上, 到目前为止,中国西部也仅有重庆大学在开展这一项目的研发工作。孙才新院士介绍说:“国内在这方面研发上取得成就的几 个科研机构主要是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科学院电工研究院及上海同济大学。与他们相比,我们研发工作时间稍微短一些。但 是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的成果终于取得了一定知名度。”

  所谓知名度,当然要拿成果来争取。据了解,“现在燃料电池还需要依赖进口,只要我们攻克燃料电池,所有设备就 配套了。”

  据了解,重庆大学氢能项目研究主要目标为从氢能的高效制取与高效转化——燃料电池。目前已经攻克的难题是燃料 电池及其控制系统。 “由上海同济大学与万向集团合作开发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就是用重庆大学我们的电机控制系统。

  据孙院士介绍,在使用重庆大学研制设备之前,该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最高速度为70公里/小时,电池发热时间为1 60小时。但应用重庆大学研制的电机控制系统,其车速达到了120公里/小时,电池发热时间则延长至200小时以上。

  氢经济

  近在眼前

  虽然听起来燃料电池和氢经济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很遥远,但其实近在眼前。孙才新院士及课题组另一位专家,向记 者介绍了燃料电池的应用情况。

  “日本已经利用第二代磷酸型燃料电池,向宾馆、医院进行商业供电。富士公司已经开发出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的电池 ,这种电池使用5毫升甲醇作为燃料,能够实现8小时以上待机时间。”这一进展,改变了以往人们观念中燃料电池大而笨拙 的印象,实际上,燃料电池应用于小家电之上时,仅有一个小香水瓶体积大小。

  “如果要把燃料电池投入商业化运作,那么小型家电的应用只需要一年时间。”但同时燃料电池也存在一些技术上的 限制,即越大容量的燃料电池,其技术难度越大。这也意味着,要实现区域性发电,还需要一个过程,对于这个过程的长短, 孙才新表示,如果资金充沛,可以在十年内实现应用。

  而国际上,目前已经有部分国家在进行燃料电池供电的尝试。专家介绍称,在1991年日本兴建了11兆瓦的燃料 电池电站之后,2004年荷兰开始建造200兆瓦的燃料电池发电站,为世界大型燃料电池发电之最。

  “随着电解水的成本不断下降和技术的日益更新,这种能源应用将指日可待。倘若十年前的计划一直持续发展,那么 现在可能已经在应用了。但如果眼前的问题不解决,即使是十年之后,我们的燃料电池也未必能真正应用到解决能源危机之上 。”

  眼前困难

  就是资金

  从项目开始至今,重庆大学该课题研究经费主要来源只有三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0万元、教育部科研经费12 0万元和重庆市政府提供的不到20万元的资金支持。

  与之相比,大连、上海、长春的各科研院所在这一项目上的资金都超过了2000万甚至上亿元资金。孙才新初步估 计要把氢能源开发并投入使用,需要的资金至少几亿人民币,“而现在我们只有几百万,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目前的成果 已经很不容易,进一步的研究资金矛盾就会更加突出了。”

  “当然,主要原因也在于我们没有对这方面研究做过宣传,就像蒋庭仪女士来,也只了解同济大学等其他科研单位的 情况是一样的。”

  孙才新表示,为了扶持该项目发展,学校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而且在蒋庭仪女士来重庆后,市政府和市科委对氢能 源开发相当重视,“这一项目将会被列入十一五重点项目,我们近期正在做项目建议及等待论证。”

  企业埋单

  较劲靠实力

  按照最好的打算,即便氢能源项目通过规划论证,也无法彻底解决项目开发上的资金问题。孙才新表示:“新能源开 发仅仅依靠政府肯定是不够的,关键的还是要依靠企业投资。”

  相反,重大的专家们除了科研之外,还必须学习社交去打通资金的脉络:“开发之后,投入应用的资金和工作,就应 该由企业来完成了。像上海同济大学就是和万向集团进行合作,由企业投资搞技术开发,他们已经制造出燃料电池的试验车。 ”

  “不过说起来,重庆的企业实力,也难以同国外的百年老店以及沿海的大型企业相提并论,所以即便是他们有兴趣, 也未必有这个能力投入这方面开发。”

  但记者在之前联系采访的过程中,科委人士曾介绍说目前重庆几家摩托车企业都对氢能源产生了很大兴趣,为了证实 这一说法,记者询问过摩托车业内人士,可能涉及到商业机密,很少有人了解这些企业的真实想法,只是有人士表示:“目前 有些企业正在暗中较劲,打算先人一步掌握这一技术。”之后,该人士将可能涉及氢能源开发的几个摩托车企业罗列了一个名 单,虽然他没有确认,但名单上显示的企业多数为民营公司。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