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当陪打也不搞专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21:33 新民晚报 | ||||||||
担负着为国家网球队输送人才的各地方专业队,由于大量的地方队队员热衷于做陪打挣外快,其选材范围正日趋缩小;而陪打这一行当的日益紧俏,却反映了中国网球人口和人才储备呈迅速增长之势 在几天前召开的2004年中国网球运动年终总结会上,国家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指出,由于国家队选材面临困难,网管中心今年不得不引资400万元,通过补贴国家一、二
陪打收入每月超一万 网管中心将地方队人才流失首先归结于队员水平低。孙晋芳说,一些球员打不出成绩就没有了目标,就看不到前途。而前北京队队员王晨(化名)认为,这只是一部分原因。 23岁的王晨曾在北京队效力过五六年时间,他说,自己在北京队时,很早就想退役出去做陪打,因为那时网球项目不受重视,队里的待遇也太差。“因为网球是中国的弱项,很少有省市把网球当做重点项目,我们这些网球选手在队里的待遇普遍不高,训练条件又十分有限。我们又怎能不想着外面的世界呢?” 王晨目前同时在北京两家高级网球俱乐部担任陪打教练,他的报酬为每小时150元起,每个月可以轻松地挣到1万元以上。这样的收入是3年前他离开专业队时根本不敢想的。王晨称,对于像自己这样的高水平专业队员,预约的顾客特别多,在周末和假期等高峰时期,经常每天要干8个小时。 实际上,也有人把目光投向了国家网球队,国家男网一号选手朱本强和国家女网教练王良佐都曾收到过请他们做陪打的邀请,对方开出的月薪甚至超过了2万元。 家长不想送孩子进队 和王晨同一年龄段的十几个北京队队友现在基本上都退役当了陪打,王晨说,他们几乎每人都带了几个少年选手。 “我们除了在俱乐部里陪有钱人打球外,也都带少年选手——从五六岁到十几岁不等。”王晨目前就带着两个十多岁的青少年,在王晨的引见下,记者见到了其中一名女选手的家长李先生(化名)。 李先生是一名私企老板,他对12岁女儿的水平很有信心,“国内的一些青少年业余比赛她都拿过奖,我现在正考虑把她送到国外继续深造。”李先生目前每月为女儿学网球的投入是4000元左右。这个水平对于北京一些高收入家庭来说并非难以承受。 不过,现实却是,这些业余小选手的家长几乎都没有把孩子送入专业队的愿望。李先生说,他很不愿意把孩子送进国内的专业队,因为他觉得专业队里的氛围不好,不重视文化课和人性教育,而纯粹把孩子当作争取荣誉的工具。 王晨说,抱有李先生这种想法的家长并不在少数,“现在能把孩子培养到较高网球水平的家庭,经济条件都很强。因此,这些孩子的家长通常不会因为经济上无力承担而把孩子送入专业队。他们已经倾向于西方的培养方式——自己投入。” 国家队返奖比例提高 这似乎正好印证了在册专业网球队员日趋减少的现状,假如像李先生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多,中国以传统的通过专业运动队统计的网球运动员的数目势必越来越少。但这对于中国网球来说,应该不是坏消息。 在几天前网管中心的年终总结会上,孙晋芳宣布了多项国家网球队的改革措施,队员在国际赛事上获得奖金的返奖上限,将从原先的35%改为从35%到60%不等。网管中心实施这些改革措施的根本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成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改变选材难的现状。 但实际上,随着中国网球人口的增长,网管中心选材的眼界也应随之扩大才是。中国青年报(慈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