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进程回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1日00:07 人民网 | ||||||||
人民网北京2004年12月31日电 围绕着过去一年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的进程,12月31日人民网军事频道记者专程到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采访了该协会秘书长李根信先生。 记者:在2004年最后的一天,能否请李秘书长就过去一年的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进程做简要的回顾?
李根信:和以往比,本年度进程更突出冷战结束以来大国关系调整的痕迹,出于各自安全利益考虑,大国明显把国际军备控制当成明示战略意图的方式,为大国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平台;防扩散仍是大国操控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进程的主题。在一些特殊领域(如导弹和导弹防御)和地区(如朝鲜半岛、中东地区),控制与反控制斗争日趋尖锐,通过多边机制和多边对话解决诸如核武器计划问题正越来越受到有关国家重视;国际社会愈发重视“非国家行为体”在扩散领域里的作为,成为重点防范对象;中国一如继往地参与国际军备控制进程,加入“核供应国集团”,申请加入《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与“澳大利亚集团”和《瓦森纳安排》等组织进行对话,对内完善出口管制制度,对外积极参加诸如解决朝鲜半岛解决,为世界所瞩目。 记者:作为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进程的主要载体——国际组织在过去一年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何看待过去一年国际组织在推动军备控制与裁军进程中的作用? 李根信:国际组织继续为推进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进程做出不懈努力,达成一些共识,但在各领域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我想分三个方面来说明一下国际组织过去一年所发挥的作用,即日内瓦裁军谈判大会、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或区域组织。 先看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本年度会议分别于1月19日~3月26日、5月10日~6月25日7月26日~9月8日举行。大会举行28次正式和12次非正式全体会议,各成员国和应邀非成员国参加审议各项问题的讨论。本年度裁谈会一个突出特点是加强了非政府组织对军控工作的参与。2月12日,第946次全体会议就加强民间社会和非政府组织对裁军大会工作的参与通过如下决定:“非政府组织应继续可以列席本会议的正式全体会议,坐在公众席上;根据其请求,非政府组织应可得到本会议全体会议的正式文件;非政府组织应可在会议室外面摆放书面材料,供本会议各成员取阅……在裁军谈判会议通过工作计划后,每届年会将拨出一次非正式全体会议,供非政府组织对本会议讲话……非政府组织的此种请求应通过裁军谈判会议秘书处向裁军谈判会议主席提出。 再看联合国。联合国有关机构围绕着军备控制与裁军和防扩散等领域内的问题召开了一系列审议会议。其中安理会2004年4月28日通过的第1540号决议是重要的防扩散文件。它重申“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严密关注恐怖主义的威胁,以及非国家行为者……非国家行为者可能获取、开发、贩运或使用核生化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危险,严重关注非法贩运核生化武器及其运载工具和相关材料所造成的威胁……所有国家亟需采取更多有效措施,防止核生化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需要根据《联合国宪章》,采取一切手段,应对恐怖行为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造成的威胁,决心在今后促进在不扩散领域对全球威胁做出有效应对。” 最后看一下国际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围绕着朝鲜半岛、伊朗、利比亚等核问题做出的努力。(1)韩国核问题。国际原子能机构在9月13~16日举行的定期理事会上讨论韩国核问题。总干事巴拉迪13日表示,韩国未将其科学家从事铀转化、铀浓缩和钚分离活动及时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是“令人严重关切的事件”。国际原子能机构透露,韩国还在3处未申报设施中提炼过150千克铀。这些金属铀目前只剩下134千克。国际原子能机构认为,扣除已被用于提炼钚的铀,尚有12.5千克铀下落不明。11月26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结束对韩国核问题的审议并发表主席声明,决定不将韩国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至此,韩国核问题暂告一段落。(2)伊朗核问题。11月14日,伊朗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交暂停铀浓缩活动的书面声明,伊朗基本满足欧盟的愿望,向国际原子能机构书面承诺将停止几乎全部与铀浓缩有关的核活动。9月18日,该组织又要求伊朗在理事会11月25日举行下次会议之前暂停铀浓缩活动。 记者:朝鲜半岛核问题一直是过去一年中世人关注的热点,你对该问题有何看法? 李根信:朝鲜半岛核问题继续成为有关方面合作与斗争的焦点,“六方会谈”进程仍受不信任等问题的困扰。6月23~26日,中、朝、日、韩、俄、美在京举行第三轮“六方会谈”,各方分别提出方案、建议和设想。会谈中,美国提出“转向性”提案,即给朝鲜3个月冻结期,并在此期限内采取相应措施,包括由韩、中、日、俄每月向朝鲜提供重油;提供暂时的安全保障;协商解除对朝经济制裁;把朝鲜从“恐怖国家”名单中删除等。朝鲜提出从“冻结换补偿”的第一阶段目标直到最后弃核的方案。 会谈结束后,朝鲜拒绝接受美国的提案,认为提案只是把“利比亚模式”强加给朝鲜,是“先弃核”的翻版,指责美国提出“3个月准备期是不科学和不现实的”,且美国不参加第一阶段的补偿能源的行动,其“相应措施”只能是空头支票。美国强调,它不会对韩国进行补偿,不接受“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案”。随后,布什在竞选中攻击朝鲜最高领导人,美韩军队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美海军在日本海部署“宙斯盾”战舰,参众两院先后通过《对朝鲜人权法案》,激怒朝鲜。按第三次会谈约定,9月底举行第四次“六方会谈”并未如期进行。美朝相互指责对方的诚意。美认为,朝是在观望总统大选结果,拖延会谈时间;朝则指责美国口是心非,加紧破坏会谈基础,企图挑起第二次朝鲜战争。当前,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关键是,美国真正从多边的角度来看待“六方会谈”,朝鲜也真心借“六方会谈”来摆脱冷战期间束缚。否则,六方会谈只能是充满坎坷。 记者:我们注意到,过去一年的军控与裁军进程并不是由哪一个国家主导,欧盟国家在伊朗、利比亚核问题上颇有见树,你如何看这一趋势? 李根信:可以说,部分欧盟国家在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过路中发挥了主导作用。2003年12月,欧盟制订《应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战略报告》,防扩散成其重要的对外政策之一,欧盟更积极地参与全球防扩散进程。伊朗核问题得以缓解则表明,欧盟防扩散战略已产生重大影响力。11月8日,伊朗和欧盟3国(英、法、德)间达成初步意向,伊朗将为避免联合国安理会可能的制裁而暂时全面放弃较有争议的核计划。这一协议是4国代表团在巴黎进行的为期两天的紧张谈判中达成的。在此协议下,伊朗将冻结全部核燃料浓缩和回收活动,并在今后与欧盟在经济、技术和安全方面达成一揽子协议,最终放弃潜在的核武器研制活动。欧盟表示,谈判非常艰难、复杂,最终达成初步协议。4国代表团同意把该协议递交各国领导人审议,从而避免把该问题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摊牌。 记者:和2003年美国以武力解决所谓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反,今年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重视谈判解决军备控制领域中的难题,你如何看这种趋势? 李根信:谈判历来是解决军备控制和裁军的重要手段,但是最近几年被忽视了,特别是美国更愿意以武力来解决上述问题,但事实证明,光靠武力是不行的。谈判在解决伊朗、利比亚核问题方面取得进展。这里仅以利比亚为例。 2003年12月19日,利比亚政府宣布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随后利比亚外交部发布公告称,利比亚自愿放弃所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材料、设备和计划,彻底清除国际社会禁止的武器,并无条件接受国际社会核查。这是利比亚与美英两国进行长达9个月之久秘密谈判后取得的成果,国际社会给予肯定。2003年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声明指出,安理会成员国对利比亚政府能够认识到国际社会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担忧并自主决定消除这些担忧表示欢迎,希望利比亚政府早日落实其公开承诺,包括接受国际核查。 记者:我们知道,过去的一年美国防扩散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特别是“防扩散安全倡议”既有理论准备,又有实际行动,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李根信:“防扩散安全倡议”中的大国正走向实际合作,实战演习频繁,寻求法理依据的努力在继续。2004年,“防扩散安全倡议”的有关国家举行一系列海上拦截训练。其中包括:1月由法国领导的地中海拦截演习;2月由意大利领导的空中拦截演习;3月由西班牙和德国领导的海关拦截演习;4月由意大利领导的地中海联合拦截演习;4月底波兰领导的地面拦截演习。 2月和5月,美国分别与利比里亚、巴拿马签订船只登临协定,允许对那些被怀疑非法运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部件或原料、挂该两船旗国国旗的所有商船进行登临检查。美国还向世界10个最大船旗登记国中的其他国家提出了签订类似协定的要求。在美国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4月28日通过第1540号决议。最后决议删除美国提出的决议草案中有关“防扩散安全倡议”的措辞,但美国代表在决议通过后的发言中又把“倡议”视作执行决议的措施。6月9日,八国峰会通过《防扩散行动计划》,重申对“倡议”及其拦截原则声明的承诺与支持。美与其盟国还正推动国际海事组织修改《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中有碍拦截活动的条款。 国际社会最担忧的问题是,“倡议”与现有国际法原则相冲突。主要体现在:第一,“倡议”的核心是在公海、专属经济区和领海上拦截涉嫌船舶,这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一系列法规制度形成冲突,包括公海航行自由制度、船旗国专属管辖、领海无害通过制度等。第二,“倡议”要求参加国承担的义务有一部分在本国管辖的水域、领空、领海、毗连区或专属经济区内,甚至在港口、机场等设施内,这就需要相应的国内法支持。第三,“倡议”试图对现有国际防扩散机制所没有覆盖的海空运输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和管制,具有推动创制新国际法的性质,但它既没有联合国的授权,又在某些概念的认定上缺乏国际标准而显现出双重标准。这可能会给国际和地区海上安全环境带来新的复杂因素。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