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探秘北京奥运“记者作战室”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1日00:31 华夏时报

  11月1日,“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展露在世人面前。从那以后,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为继奥组委以后,统一向全世界发布北京2008奥运新闻的官方机构。但这个机构的内部设置怎样,它将在整个北京2008奥运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该机构负责人对其工作的打算和看法怎样……记者带着这些大家关注的问题,走访了中心。

  两位主任都是兼职各有分工11月5日,对于张海峰来说,是比往常更繁忙的一天,早上
在位于东四的奥组委忙活了一个上午之后,下午他又驱车赶往位于安华桥附近的华北大酒店,到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主持会议,安排新成立的中心的运作。

  当记者按照预约在下午4点到达的时候,会议还没有结束,我们只得在中心五楼的记者工作间等候了将近一个小时,才见到略显疲态的张海峰。张海峰告诉记者,现在他在担任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的同时,于11月1日正式兼任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主任。而另一位兼任中心主任的是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惠女士。两位主任都是一样的,每天在原工作地与安华桥之间奔波,对中心的重要工作进行指导,并出席重要的新闻发布会,一旦有媒体有专访之类的要求时,“主任也要随时到场”。而中心的日常工作由中心副主任赵京庆女士负责。

  张海峰告诉记者,中心实行“双主任”制,他主要是负责“新奥运”的新闻宣传,而王惠则负责“新北京”的新闻宣传。说到目前的工作计划,张海峰表示,还是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奥组委对奥运宣传工作的总体安排。

  在五楼的记者工作间,张海峰随意从书架上拿起一本“北京2008”杂志,诙谐地说:“其实,我的工作跟这个杂志起的作用是一样的,传达北京关于奥运的一切消息。”

  凸显特色提供新闻“一站式”服务据了解,北京奥运新闻中心是由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和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共同主办,北京歌华集团和首旅集团为其支持单位。

  据张海峰介绍,中心目前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职能,一是对中外记者采访北京奥运的相关工作统一接待,实施“一站式”服务;二是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和记者吹风会,作为北京奥组委和北京市政府发布相关北京奥运新闻的相对固定场所;三是提供北京奥组委、北京市政府和其他相关单位的宣传材料和宣传品,为境外记者了解“新北京、新奥运”开设新的窗口;四是通过举办各类联谊活动和交流活动,加强国内外媒体间的联系、交流和合作。

  张海峰表示,在雅典奥运会刚刚结束不到两个月的时候,继奥组委之后,北京又成立中心这么一个专职发布奥运新闻的机构,“本身是吸取雅典奥运会经验的产物”。在以后的具体运作中,中心也会多多参考国外一些成功经验。

  而针对中心的职能特点,张海峰告诉记者,中心将会坚持把新闻发布制度化,即使在没有特别重大的新闻发布的情况下,也可以召集一批有关领域的专家和领导,就奥运有关问题到中心与记者进行座谈。“总之,中心的中心任务还是搭建好一个交流和了解的平台,让更多有关奥运的信息更快更准确地传达到公众的耳朵中去”。

  而对于奥组委和中心的关系,张海峰作了形象的阐述。“我现在的办公地点还在东四的奥组委,但一旦有需要就会一天数趟地往这边跑”。两家是“彼此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说外界是又多了一个渠道了解奥运的。

  新闻发布厅扶手内暗藏“玄机”

  至于新闻中心的内部设施和功能设置问题,张主任带着记者,从酒店一楼到五楼上下参观了一遍,并作了详细的介绍。位于鼓楼外大街19号华北大酒店B座的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共由3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一楼总服务台,为记者提供导引。

  第二部分在二楼,包括新闻发布厅、小会议室和专访区等。其中主体部分是面积约100余平米的新闻发布厅,这是中心发布新闻的主要场所。发布大厅很宽阔,可容纳150至200人。

  在发布厅前台两侧是播音控制室和同声翻译室。在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可以同时提供4种语言的同声翻译。至于采用哪4种语言进行翻译,张主任表示,这要视每次采访记者国别要求进行安排。而同声翻译员可以在中心内已有的工作人员内挑选,或是随时向外界征集志愿者。

  “你有没有注意到每个座位边上的扶手里面暗藏了什么玄机?”张主任在向记者介绍时,还卖了个小关子。揭秘之后才知道,原来在每个扶手里都有一个暗盒,“内藏”一个直径约20厘米的圆形木质写字板。这个写字板可以灵活地折叠伸缩。“记者可以用这个写字板记下相关采访内容,十分方便。”张主任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可见中心在细节设计上确实狠下了一番功夫。

  新闻发布厅右边有直播间,设置了投影和播放仪器,如有需要,新闻发布者可在此现场演示自己的幻灯片或是相关影像资料。与直播间毗邻的是小会议室,可以进行媒体团体接待或是安排一对一专访。

  另外,新闻发布大厅旁边是休息室,内设10个长条、绿色的高背座椅,你看,这个座椅设计是不是很像火车车厢”,张海峰特意让记者坐上去感受感受,椅高背厚,十分舒适。“记者们可在此放松,忙完发布会后,可以在这儿喝喝咖啡,同行之间聊聊天,交流交流经验。”张主任还介绍道,此咖啡吧可进行宽带的无线上网,“可以休息工作两不误的”。

  记者工作间设备齐全讲究细节第三部分为五楼工作区,这里既有工作人员办公室,也有记者工作室。其中511至513是中心工作人员办公间。布置相当简单的513室几乎跟其他办公室没有区别,不同的是每个办公人员都伏案忙碌,门上镶嵌的“新闻发布处”门牌泄露了这儿将成为北京奥运新闻的集中发布“基地”。

  与513室相对的一个房间就是记者工作间,“这个工作间的设置集中体现了奥运新闻中心服务媒体的理念”。进入工作间,迎面是北京奥林匹克中心沙盘,上面详细地标识出了北京建成、在建和规划的所有奥运场馆和配套设施,鸟巢、水立方、自行车馆等都安静地各踞一方,显得气势恢弘。

  在沙盘的一侧是整齐划一的办公室“格子间”,原来中心考虑记者在报社、采访地两地奔波,特别设置了10个工作位,由中心提供电脑、宽带和简单的办公用品,采访完的记者可在此及时传输自己的文字和图片,大量节省了报道时间成本。“以后,只要记者们愿意,可以在此安营扎寨,不用再报社、中心两地跑了。”

  张海峰还将记者引到了工作间一侧的电视报道区,此区域有一个以长城为背景的蓝色屏风。“考虑到视频记者对背景环境的要求更高一些,我们参考雅典奥运会设置了这么一个电视报道专区,视频记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背景进行专访。目前,我们可供选择的背景有长城、天坛等4个。”张海峰介绍起中心的这个独具匠心的细节来十分得意。

  志愿者“希望能近距离接触奥运”

  在五楼的记者工作间,一名叫杨昕亮的小伙子一直在接待台前忙活个不停,一问才知道,原来他还是对外经贸大学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现在正在中心担任志愿者。和杨昕亮一样,来自清华大学的女学生刘昭华也在中心当志愿者,她学的是新闻专业。据杨昕亮介绍,志愿者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前台接待,记录和整理记者的采访要求。有的时候还需要做一些简单的翻译和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并在记者采访时,跟踪采访并记录下相关的采访内容以备案。

  当记者问到为什么要来中心担任志愿者的工作时,杨昕亮表示,他希望能更近距离地接触奥运,学有所用。杨昕亮告诉记者:“我会一直坚持到明年2到3月,直到我的工作去向确定了以后。”

  据了解,中心目前共有6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两名志愿者。“目前,工作人员的数量不是十分适应中心的需求,会逐渐考虑增设。”而对于志愿者,中心副主任赵京庆女士表示,志愿者的参与是整个北京奥运快速高效运转的保障,当然中心也离不开志愿者的辅助作用,中心也开通了不少渠道来吸纳志愿者。(来源:华夏时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