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堪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3日00:12 荆楚网-湖北日报

  近期,应城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对该市职业技术教育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中发现,当前地方职业技术教育普遍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培训机构散、规模小、网络不健全。目前,应城市从事劳动技能培训的机构大致分为三部分:一是部门培训机构。以前,劳动教育、农业、卫生等部门是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的主阵地、主力军,起着主导作用,近年来这些培训机构大多已名存实亡,能坚持下来
的很少。二是社会培训力量。近年来,民办社会培训机构发展较快,应城市就有近30家,被认证的有10多家。这批新生的培训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劳动技能培训的不足,发挥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为经营分散、块头不大、师资不强、监管不力、办学条件差,培训质量普遍不高。三是乡镇培训网络。农业、畜牧、教育等行业在乡镇都相应建有农技站、兽医站、成人学校等,主要负责各地的农技推广和技能培训,直接为农民服务。近年来,受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绝大多数培训网点因资金受阻而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窘境,农技推广和农民技能培训很难展开。

  第二,培训内容单一,专业不全,与市场对接不强。劳动力培训包括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两方面,目前地方开展的劳动力培训只注重了技能性培训这一环,忽略了以劳动力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就业知识等为内容的引导性培训,以致不少打工者虽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但由于法律知识欠缺,守法和维权意识差,在自身利益受侵害时大多束手无策,有的刚进城的农民工还难以适应城市生活等。以应城为例,国家明文规定的90种须持证上岗的专业,应城只能培训近10种,且多集中在电脑、缝纫、家电维修、美容美发等方面,与市场的对接不强,很多市场紧俏的工种如电焊工、钳工、机械制造、建筑等因投入大,要求高(需要实习基地)而无力开设,满足不了学员的多种需求。

  第三,培训与就业脱节,实效性不高。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就业,然而,目前很多培训机构由于与用人单位联系不紧,就业渠道不宽,以致培训与就业脱节,培训后的就业率不高,影响了培训的实效,导致生源渐失,培训路子越走越窄。

  第四,学校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后劲不足。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都是学历教育,没有开设技能专业课,高中阶段如应城市一、二、三中虽然增加了音、体、美几个高职班,也是势单力薄,难成气候:一是专业少,爱好的学生不多,生源不足;二是国家不算高职班的高考升学率,学校积极性不高。由于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结合不紧,大多数初、高中毕业生都面临着“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问题。

  第五,劳动技能培训统一性不够,合力不强。不少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只有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所代表的人才资源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看不到传统工业领域特别是以技术操作为主的“蓝领”人才需求巨大的市场和发展趋势,漠视了庞大的“蓝领”阶层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劳动技能培训在资源配置、师资调配、专业设置、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还缺乏统一性、协调性、规范性,合力不够,整体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如目前应城培训机构在招、训、送环节大都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应城市政协张雄杰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