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庆市民工养老保险调查(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3日02:52 重庆晨报
重庆市民工养老保险调查(图)
  本报讯(通讯员程昭国)去年12月29日,一份浓缩了我市一位民营企业家心愿的“农民工养老立法调查报告”,正式提交给了綦江县政协。

  预计明年初,在邀请社会学、法学界专家对报告进行研讨后,将形成关于农民养老保险问题的“立法建议”,并以提案的形式,提交到市政协。

  这份特殊的调查报告耗时半年,约1.3万字,调查范围涉及西南、华东和华南8个省市,由我市政协委员、重庆川江针纺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秀乾倡导并全额资助。

  调查没有惊动政府

  “你一年的打工收入有多少?你今后靠什么养老?”去年7月20日上午,在没有惊动当地政府的情况下,农民工养老立法调查就从冯秀乾的家乡———綦江县农村悄然展开(详见本报7月26日4版)。

  来自綦江县城的退休干部胡世博(綦江写作学会秘书长)、罗开国(綦江县委党校退休教师)、杨阳(綦江写作学会文员)等3人,受冯秀乾临时聘请,就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展开了社会调查。

  第一阶段:民工输出地

  据胡世博介绍,为了确保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冯秀乾早在调研之前,就对调查范围作出了严格要求:既要看农民工的输出地,也要看农民工的输入地;既要在西部走访,也要到东部查看。

  在第一阶段的调查中,调查组历时50多天,在西南地区选择了川、渝、黔三省市9个区县的3241个农户。同时,还走访了当地的农村干部和部分企业业主。据悉,在西南三省的调查共涉及到11528人。

  冒着酷暑工作了近两个月后,调查组完成了对农民工输出地的调查。经过几天的汇总和整理,去年9月17日,他们交上了在第一阶段的调查小结。

  对于这一阶段的初步调查结论,重庆大学教授雷亨顺给予了较高评价。他认为这些材料相当宝贵,非常实在和具体。

  第二阶段:民工输入地

  经过短暂的准备后,调查组于10月份赶到了浙江,开始了华东之行。作为调查的第二阶段,其重点放在了调查当地的各类企业上。20多天的行程里,调查人员走访了浙江、上海、江苏三个省(市)的100多家农民工比重较大的中小企业。

  11月15日晚,在綦江县政协会议室,冯秀乾邀请了该县政协、民盟、农办、劳动等部门有关人员,通报了前两个阶段的调查情况,并充分听取了各个方面的意见和下一步的调研建议。当晚,冯秀乾又决定,增加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调查。于是,调查人员又于11月下旬奔赴广东,在广东、福建两省继续走访,获取新的样本内容。

  12月初,调查组返回綦江后,对共涉及西南、华东和华南8个省市、20多个区市县、14731人、近20000份的调查材料进行了归类和汇总。在经过胡世博、罗开国二人的商议后,由胡世博综合三次调查的情况,执笔形成了《农民工养老立法调查报告》。

  报告揭示四大问题

  去年12月25日下午,笔者提前浏览到了农民工养老立法调查报告。该报告以大量详细的数字和撼人的事例,回答了与我国农民工有关的四大问题:

  一、为什么农村剩余劳动力会大量转移?

  西部农村人均耕地不足1亩(一个农村劳动力可以耕作5亩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可达农村劳动力的70%%、总人口的40%%;依靠种植、养殖业,农民一年人均收入在800———1000元之间,而一个5口之家的农户一年内各种开支最少需要6000元。

  “如果没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水平至少要倒退10年。”一些农村干部这样肯定地向调查人员说。

  来自贵州省习水县政协的调查报告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扩大再生产积累了资金,一些农民外出打工挣钱回家开展养殖业,成为带动一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养猪、养鱼、种菜大户。

  调查还发现,没有外出务工或就地经商的农民家庭,除了种养殖业大户外,都是农村的困难户。

  二、为什么赞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被调查的人(不仅仅是农民工)中,超过50%%的赞成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如果不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东西部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一位被调查的人士说,目前,农民工的主要流向是从西部流向东部,西部农民是东部工业发展中廉价劳动力的主要来源。由于工资低(一般月工资约为600~1200元),又没有其他福利待遇,打工农民能带回家的资金并不多。而等到他们年老了,不能干了,却只能回到西部老家,成为西部的负担。

  在浙江省,一位民盟的副主委告诉调查组,义乌市有本地人口60多万,但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就达70万,流动人口有20来万。这名副主委认为,70加20万人创造的“利润”(原话是“剩余价值”),却被当地的60多万人在第二次分配时独享了,这是当地人“剥削”了外地人,显然不合理。他认为,通过立法,让外地人也享受到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使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到“第二次分配”中,才体现得到社会的公平。

  三、为什么会有农民反对或不愿购买养老保险?

  调查人员还发现,除了不愿为农民工养老保险“买单”的企业主外,并不是所有的农民工都赞成购买养老保险。

  市民盟对我市210名农民工的调查发现,很多农民工对养老保险并不了解,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从不向民工宣传这方面的知识。

  当然,收入低也是农民工不愿意购买养老保险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表明,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农民工,对养老保险几乎没有热情。

  调查人员发现,由于业余休闲方式极度匮乏,赌博在农民工中比较流行,此外,还有一些农民工酗酒、嫖娼,这也是造成农民工无钱为自己的福利进行投入的一个原因。

  四、为什么农民工养老要用立法的形式强制进行?

  “要想靠企业主的良知来推行养老保险是不现实的,因为有80%%的企业主不赞成为农民工购买养老保险。”调查组认为。

  当然,一些企业主也会为一些员工购买养老保险,但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员工受过较好的教育,对养老保险有要求,而且企业也离不开他们。

  “对那些主要靠出卖体力的农民工来说,他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广东中山市,一家制锁厂老板告诉调查人员,由于劳动部门督促,他们才为部分管理人员购买了养老保险,包括本地人在内的一百多名工人都没购买。

  据调查,很多企业采取的措施是每年只雇用民工几个月,有的甚至连劳动合同都没有,更不用说养老保险。而这,甚至已成为了一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经验”。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