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希望之旅-9:五个家庭愿为宁宁点亮前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3日03:07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刘红 实习生 段丽萍

  新闻提示

  新年第一天,天气晴暖,阳光和煦,记者和5个爱心家庭的人们,带着新年的喜悦,踏着未化的积雪,驶向正定一个农家小院;而此时那位想送养孙女宁宁的古稀老人,正一趟趟
出村往公路上张望,早起的宁宁穿起爱心家庭送来的新衣服,急切等待着“亲人们”的到来。这天是他们圆梦结亲的日子。

  1 女孩宁宁乖巧懂事

  2005年1月1日上午9时许,当记者和爱心家庭的五辆车驶入正定后塔底村时,老远看到一位身单影只的古稀老人大踏步走来,近前伸出他那消瘦的大手,热情接待来人。

  他将记者一行17人领进家里,她的老伴热情地给来人让座,寒暄。老人告诉记者,因知道爱心家庭要来,他和老伴昨天晚上几乎一夜未合眼,心里想像着好心人的模样,想着将来有可能跟今天来的人家结亲,养活十多年的孙女要跟素昧平生的人生活,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记者一行人的车队,引来了村里好奇的村民,抱着孩子的妇女,弯着腰的老人竞相跟来,其中还有宁宁的堂伯伯、堂爷爷,他们边走,边赞叹着老人的开明,庆幸宁宁可能有更好前途。

  爱心家庭一看到宁宁,心里便生发出喜欢的感觉,侯凤梅律师抢步上前,握住宁宁的手,从大衣口袋里掏出她特意为宁宁买的、希望她能以其为榜样的《哈佛女孩》,书的扉页里写着给宁宁的祝福:有志者事竟成。

  其他爱心家庭也跟上去,嘘寒问暖,生怕别人抢先与宁宁熟识。

  2 爱心家庭争抢宁宁

  你一言、我一语的寒暄过后,记者应宁宁爷爷的要求,安排每个家庭单独与宁宁及其监护人见面。

  贾先生要为宁宁报英语班

  定州的贾家夫妇率先领着宁宁出去了,他们来到邻居家的台阶上,小声对宁宁说:“家里有个哥哥已27岁了,非常喜欢小妹妹,他正在家里收拾房间,嘱咐我们今天就把你接回去。”此时的宁宁非但不说话,眼神里还透着犹疑。然后他们又问宁宁学没学过英语,当听宁宁说没有时,他们马上又跟宁宁商量道,这我们想到了,路上也商量过了,不管你跟不跟我们,我们打算寒假把你接过去,上英语补习班,你愿意吗?宁宁还是低头不语,贾先生接着问她愿不愿意学英语,此时她嘴角一咧,微微一笑:“愿意。”

  顾先生要让她上41中

  得知宁宁喜欢学习,省会的顾家夫妇非常高兴,他们决定等宁宁小学毕业心后接她到省城,安排她到41中上学。顾先生的妻子拉住宁宁冻伤的小手,心疼地说:“宁宁,你不是想上大学吗,到我们家来,我们供你,家里有车,啥时想爷爷奶奶了,我们就送你回来。如果你要跟着我们,我们要送你到石家庄最好的学校,41中就在咱们家附近,电话、手机号码我都留给爷爷了,好好想想,同意了跟伯伯阿姨打个电话。”

  为让孩子能营养好一点,路上他们还为孩子买了两箱牛奶,告诉宁宁每天喝一袋。

  王家要亲自教宁宁英语

  省会的王家夫妇年轻时执着事业,等到40多岁的时候,才感到没有孩子的遗憾。王先生的妻子说丈夫不但脾气好,照顾人也很周到体贴,而且英语特好。她拉着宁宁的小手,一边夸奖着她爱学习的品性,一边将随身带来的冻疮膏、感冒药、小零食、书包和笔本交给她,并亲切地说:“你叔叔英语特别棒,家里英语氛围好,你9岁的小表妹因要出国,常找叔叔补习,两人非常流畅地用英语对话,如果你愿到我这来,英语很快就能追上去,听阿姨的,你将来想上什么学校,我们都能帮你考上,想读到啥时到啥时。

  田家用书打动宁宁

  沧州田家已是第三次来看宁宁了。第一次是看到报纸的第二天,当时雪下得很大,为抓住这个机会,他们冒雪前来。他们说自儿子夭折后,一直想收养个孩子,但几年来都未遂愿。第二次他们给宁宁送来了新羽绒服和零食,他们想先入为主,慢慢跟孩子培养感情。

  单独会面的时候,宁宁的拘谨确实少了许多,她第一次坐下来,笑容一次次浮上可爱的小脸,话也变得多了起来。当田女士得知孩子最想要书时,说:伯伯爱看书,家里书满一柜子……听到此话的宁宁第一次笑出了声。

  侯律师让她学习哈佛女孩

  侯凤梅律师将宁宁拉到一边,边鼓励边劝导说:宁宁很有志向,又喜欢学习,将来肯定有成就。家里有个哥哥,现在国外上大学,如果你愿意到我家来,请给我打电话。

  临行前,侯凤梅律师告诉宁宁,要好好看看《哈佛女孩》那本书,将来也像那个女孩一样,做个有成就有文化的人。为让宁宁好好上学,侯律师还偷偷给宁宁留下300元钱。

  3 小宁宁最怕没文化

  在众多的好心人和家人面前,记者问宁宁的想法,她小眼睛眨巴眨巴地总不说话,后来记者将她拉到一边,问她长大想干什么,她说:“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学习,我要成为有文化的人,将来当个大学老师,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出国。”然而问她理想中的学校是啥样时,她却说不知道。在她的印象中,城市的学校教学质量好,更容易考上大学。

  宁宁说:“在学校的时候,我也和同学们议论过,10个里面有5个想上大学,谁都不愿意做没有文化、长大了就嫁出去的女人。”当记者问她愿不愿到爱心家庭适应几天时,她说:“不影响学习我就去。”再问她愿不愿意跟着爱心家庭生活时,宁宁说:“我愿意,但我会想爷爷奶奶,我要回来看他们。”

  4 爷爷无奈决心送养

  宁宁爷爷今年74岁,是个开明的老人。老人悄声告诉记者,如果仅吃口饭,他还是有能力的,是宁宁自己的想法和儿子们的状况,才让他决心送养宁宁的。他说:“儿子们瘫的瘫、病的病,每家又有两三个孩子,自个还顾不上自个,更无力供宁宁。但宁宁特别喜欢学习,而且特别用功,每次跟她谈上不起学的事,她总是一言不语。”

  老人还讲起第一次跟宁宁谈送养的情景。那是刚入冬的时候,曲桥乡工商所的康文看到宁宁和工商所张文静的关系这么好(张文静将宁宁的情况反映给了报社),就建议他将宁宁送给张文静。那天放学的时候,老人特意去接孩子,想试试宁宁的想法,就问:“若把你送给张阿姨,你去不?”孩子反问:“我有两个伯伯,一个叔叔,把我送人了,他们臊得还能出门吗?”没走两步她又问:“要不把我送人,谁供我上学呢?”

  “这几年,孩子上学一直是我们的心事。等她有着落了,我们老两口也就闭眼了。12岁的她有了自己的主意,我们也不阻挠她。今天来的这些家庭都很面善,脾气禀性看起来也不错,我们私下里再接触接触,让他们把宁宁接过去适应适应,最终送养到哪家,我和孩子商量,这得等跟爱心家庭接触以后再定。

  5 爷爷感谢众好心人

  记者将省会普通职工封女士资助宁宁的1000元钱交给宁宁爷爷时,老人不肯接,说:“等孩子送养的事定了以后再说。”记者只好将封女士“无论如何也要把钱送到孩子手中”的原话转给他,老人接着又追问资助者的姓名和电话,却不知好心人已有言在先不让透露。

  听到这,老人眼里闪起泪花,他对记者说:“除对今天来的家庭表示感谢之外,近两天来我们家的好心人,也让我们心里暖融融的,你要替我感谢他们啊。”

  老人说:“宁宁的消息刚见报时,恰逢下大雪,省会25岁的马先生冒雪乘车赶来,下车后又在风雪中走了8里路,到家时天都黑了。他说要常年资助宁宁,走时还留下300元钱,说是帮助宁宁的。”

  后来唐山的马先生也来看过宁宁,并留下了50元钱。

  如果收养不成,免费为小任姑娘做整形手术的美生堂郭经理打算每月给他们600元资助。郭经理说,她本来考虑把宁宁接到家里抚养,但又考虑接走后就剩老人,太孤单了,所以想由美生堂每个月给他们发600元工资,一直发到宁宁18岁。

  郭经理说,如果宁宁考上大学,美生堂还将会资助她,并且还会给宁宁爷爷找个养老院,让老人安享晚年。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