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每周救助”点燃全社会慈善意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3日09:01 大众网-生活日报

  生活日报1月2日报道记者 雍坚

  截至目前,由本报和济南慈善总会联合发起的“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活动已进行了42周。活动不仅使42个家庭物质生活条件取得明显改善,而且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数万人的善心在参与活动中变为善举。岁末年初,本报记者就该活动的运作效果、意义和发展前景采访了济南慈善总会会长倪士崇。

  记者(以下简称记):从去年3月份开始,生活日报与济南慈善总会联合发起“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活动,借助报纸宣传,通过社会捐助和慈善总会拨付善款相结合的方式使特困家庭得到及时救助,近十个月下来,您认为效果如何?

  倪会长(以下简称倪):我们两家合作的这个活动取得了双重效果,它不仅使求助家庭得到了有效救助,而且引发数万人的参与,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宣传了慈善事业,唤醒了人们的慈善意识。后者比前者的意义要更为深远。济南慈善总会成立于1997年4月,目前省城的慈善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人们的慈善意识薄弱,要想发展壮大慈善事业,关键是提高全社会的慈善意识,使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加入到慈善救助的行列中来。“每周救助”活动在这一点上起了积极作用。

  记:从新闻的角度看,对一个活动的报道时间拉得越长,越会减弱读者的兴趣。“每周救助”活动持续了42周,从读者参与救助的热度上看,可以说是热度不减。您认为个中原因是什么?

  倪:我觉得,这一方面说明活动本身调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对慈善救助的热情,另一方面也说明市民及社会各界比较认可这种定向救助的方式。定向救助在国际上也很流行,一些大的慈善家也很接受这种定向资助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项目之类的定向捐助。

  记:我在对特困家庭的采访中了解到,在享受城市低保之后,不少家庭因为疾病、孩子上学、意外事故等原因存在很大的特殊开支,济南慈善总会在这方面将准备做哪些针对性救助举措?

  倪:去年济南慈善总会已额外救助了1000户特困家庭,向他们发放救助卡,持该卡可每月到济南慈善超市领取一定数额的生活用品,今年准备将受惠范围扩大到2000户。同时慈善总会还准备安排一定的善款用于“三项救助”,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加大救助力度。

  记:“每周救助”活动主要是吸引了数万市民的参与,活动中也征集了一批加盟单位参与进来,你如何看待这种方式?

  倪:加盟单位越多越好,这个形式少不了,这样才能扩大救助面,提高救助量。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有针对性地吸纳加盟单位,从特困家庭的实际需要出发,吸收一批企事业单位参与进来。

  我代表济南慈善总会向广大爱心使者拜年,向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感谢广大市民一年来对慈善事业的热心参与与支持!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