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透视大学生“村官”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3日11:33 大华网-汕头日报

  核心提示

  天之骄子与村官,将这两个具有巨大落差的概念捏合在一起,是心血来潮之举还是长远的制度性探索?

  是政绩工程还是民心工程?是老套的作秀还是党的基层执政能力建设新尝试?

  屋外天寒地冻,正在进行的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批大学生村干部公选活动却显得热气腾腾。在各个面试考点,1000多名过了笔试关的报名者侃侃而谈,考官们频频发问,现场气氛热烈。而在此前,去年第一批公选出的900多名大学生村官已经在各村实打实地干了半年多,刚刚经过了组织部门的一次业绩“中考。

  初衷把质地饱满的种子投到农村

  谈及此项做法的初衷,当地一位官员表示:“我们就是把大学生当成一粒粒质地饱满的种子,投到农村去。”

  2003年10月,经过充分酝酿,中共平顶山市委下发了《关于选拔大专以上学历优秀青年到农村任职的意见》,决定用3年的时间为每个行政村公开选拔1名大学生村官。当地有关官员评价说:“无论执行的结果如何,该《意见》在平顶山市基层组织建设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平顶山市委组织部介绍,市里作出这种决定,主要是为了切实改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及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截至2004年二三月份,整个平顶山市公开选拔的第一批967名大学生村官,被分别选派到农村任职。全市10个县(市)区中,舞阳市、新华区等5个市、区实现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而在全市范围内,大学生村官在行政村中的覆盖率也达到36.8%。这其中,仅汝州市就有大学生村官339名,占第一批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强。

  汝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志伟介绍,大学生进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一定的条件限制,还有严格的选拔程序。按照平顶山市有关文件规定,选拔对象包括全市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失业、下岗职工以及尚未就业的优秀青年。其中,具体人群的条件要求稍有差别,但有一点是“硬件”:必须具有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大专以上学历。“大学生村官正是由此而得名。

  经过笔试、面试、考查并按一定比例淘汰后公示,最终经各级组织部门下发选用通知书,一个大学生村官才算正式“出炉”。下派大学生中,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预备党员或非党员,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村委会副主任级)职务。据介绍,汝州第一批大学生村官中,副支书31人(后一人被任命为村支书),村主任助理208名。

  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在大学生进村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可见一斑。但同时,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吃紧以及择业观念的更新,也为大学生群体最终选择走向农村提供了很大的推力。据了解,汝州339名大学生村官中,非在职人员182名,其中未就业大学生169名。

  困惑磨合中的“满月效应”

  对这些大学生村官来说,过了严格的选拔关后,余下的路更为艰辛而漫长。来自家庭、村落和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异样眼神,让他们迈向农村的第一步显得异常吃力。

  作为汝州市现有300多名大学生村官中唯一的村党支部书记,不久前刚刚通过组织部门半年考核的杜占营,谈起半年来的遭际,心情一度阴郁,甚至当众落泪。曾在中学当过教务主任的杜占营,谈起进村后经历,一阵唏嘘。他到任的车渠村是当地有名的“十年乱村。由于宗族、家族矛盾积怨颇深,加上村里各派利益之争长期纠缠不清,基层工作非常难做。杜就是在这样的“地盘开始了他的村官之旅。

  “当时俺一看是个年轻人,又是教书的,想着肯定不咋着。”村民杜老虎很直爽地表达了自己对他的第一印象,“教书和干农村工作根本不是一码事嘛。”

  “对大学生村官来说,能融进农村并被村民接纳和认可非常重要,当然这一过程会很艰难。”在由一张单人竹床,两张旧桌,三条板凳组成的住室里,杜占营坦言:刚入村时确实经历过一阵迷茫。

  在同一批村官中,今年35岁的蒋卫东属于“高龄”者(大学生村官报名的年龄上限是35岁)。报名前他曾是平顶山科技局的正科级干部,妻子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女儿读小学,日子过得四平八稳。蒋做村官的想法,一度遭到了妻子的坚决反对,但最终没有拗过他的坚持。蒋坦承电视剧《村官郭秀明》对他影响很大。“机关里成天坐着,农村的工作很具体,也很有挑战性。”

  与“大龄”者相比,陌生的面孔、琐碎的工作和清苦的日子,更容易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带来思想上的波动与惶恐。十年寒窗后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就走向农村,这种选择着实透出几分“残酷”。据有关人士介绍,在不少刚毕业大学生村官中,他们最初的失落感很强烈,特别是第一个月,随后才会逐步适应,有人称之为“满月效应”。

  呼远征是汝州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官中最小的一位。1983年2月出生的他成长在一个干部家庭,父亲现任市某局副局长,母亲在剧院工作。他怎么也没想到,大学毕业后会以“村官”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从业之旅。但他最终还是走进了尚庄乡米庙村。“开始很迷茫,大学同学多数留在省会,待遇也很高,相比之下那个失落劲儿就别提了。”加上农村的工作自己无从下手,他一度非常恐惧。父亲告诫并勉励他:拿人家工资不能不去,要学会自己去适应。“没有父母的支持我坚持不到今天。”呼远征表示。

  尽管开始遇到了种种困惑和问题,但大学生村官中没有一例开小差的,最终都选择了留下,并开始逐步地融入农村节奏。

  成效大学生见识能力在基层展现

  对过往“见多识广”的农村干部和村民们来说,早已对驻村、驻队、挂职等概念有些麻木,刚开始对大学生村官进村的质疑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他们不久就发现:这一回好像有点不一样,过去驻村的人吃住两天就跑了,这一拨人能长期吃苦耐劳地住下来,实实在在是来村上干的。

  纸坊乡长阜街村的王现成老汉当初对大学生王铁梁返回农村颇为不解:“读完大学又回来,对农业又不了解,能有多大的作为?”但接下来的两件事让他刮目相看。一件是王铁梁推荐的微肥“磷酸二氢钾”让老汉邻居的菜一亩地比别人多收入千把块;二是他创新的“圈养羊”模式,解决了长阜街村多年克服不了的“散养羊”对庄稼的危害。

  前面提到的杜占营面对复杂的村情,在处理一些农村纠纷中逐步展露出“大学生”的水准。长期以来,一直困惑车渠村的主要是村里400亩河滩耕地的利益之争,他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顶着压力甚至威胁将地收回,并采用招标的形式承包出去,为村里赚得了20多万元的承包费。随后成立由8个村民组成的理财小组,负责管理这笔经费。“手里不沾钱,就凭这一点俺就佩服。”理财小组组长刘运奇老汉感叹。

  村官王似阳到王寨乡怯庄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后,为怯庄村争来了修建铁路专用线的项目,并从外地筹措引进资金50万元,弥补了资金缺口;另一对“夫妻村官”卢克文、刘红菊都是学畜牧专业的,有奶牛饲养经验,他们利用此优势引导农民养牛,短期内就发展了一批“养牛帮……

  据汝州市不完全统计,大学生村干部自今年4月份入村工作以来,共帮扶新上项目296个,协调筹措资金210多万元,协助创办高效农业基地103个,修建村村通公路78公里,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1000余件。

  疑问能否成为长远的制度性建设

  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大学生村官工程,其长期性、连贯性是否拥有制度性的支持和保障,吸引着众多关注的目光。

  汝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志伟表示,大学生村官工程并不是心血来潮之举,而是一项长期的制度性建设,是一种创造性工作。“至于合不合适,不取决于领导意志,而是取决于当前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取决于制度本身是否有先进性和优越性。现在看来,这项工作的先进性已经得到了初步体现,当然还要注意执行效果,不变形,不走样。”

  据了解,目前平顶山市有关方面已经初步构建出大学生村官制度的雏形。在市、县(市)、区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分别成立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大管办),乡级也有对口人员,专门负责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和培训。除了在报名、选拔、统筹分派和考核办法等方面已有章可循外,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村官的政治、经济待遇已被制度化。

  政治待遇方面,大学生村官除了能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外,特别优秀的还能担任党支部书记,或依照法定选举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一职;任满3年,有突出业绩,经组织考核符合条件的,可以给予副科、正科甚至副县的待遇;如果乡镇机关缺编录用公务员时,原则上优先从选派到村任职满3年的非在职优秀大学生村官中考录。

  经济待遇同样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据透露,大学生村官中在职工作人员,由原单位保留职级、编制和待遇,同时享受一定补助(现在按每月100元执行);其他被选用人员,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由市、县(市)、乡财政分别按30%、40%和30%的比例负担其工资待遇。大专文凭现有工资是474元(不含100元的补助),本科文凭执行的标准是每月499元。并且一定要“坚持大学生村官工资待遇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

  当地有关人士介绍说,吃财政饭是很多大学生最终选择做村官的重要原因。再说,一月五六百元,在当地也算不错的工资待遇。

  关注“村官职业化”浮出水面

  大学生村官某种范围和某种意义上的盛行,引发出了一个崭新的命题———“村官职业化”。

  一段时期以来,广大农村地区面临着大转型,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给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当地一位组织部门负责人表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日趋老龄化,这是基层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克服的问题之一,农村基层组织急需新鲜血液来补充。”

  有关专家认为,农村传统的管理模式也正日渐受到其自身诟病的制约,比如宗族、家族矛盾,知识结构贫乏,再比如工作方法简单、组织纪律性差等,很多农村的班子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农村发展的要求。

  汝州市小屯镇党委副书记范文杰长期主抓农村工作,对农村工作的“野路子”深有感触。“对农民村官只能是同志加兄弟,主打感情牌,他们都有自留地,闹不好就能撂挑子。”他说,“但大学生村官则不同,他们吃着财政的饭,组织纪律性强,凭制度就能管理得很好。”

  但面对“村官职业化”的提法,众多被采访者不置可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是政府公选出来的“干部”,吃国家财政饭,但显然他们又不能纳入国家公务员体系;另一方面,跟拥有自留地的村官们相比,他们又有着质的区别。“我觉得自己现在的工作就是一种职业,拿钱干这份工作。”一位大学生村官说。

  “村官职业化同样会遇到政策和法律上的难题。比如,在我国农村实行的都是村民自治,这种“空降村官的做法,现在看来仍然是一种创新性的工作;还比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主任必须是户口在本村的村民才能担任。如果有些大学生村官能更胜任这一角色,就必须把户口迁入任职的村,这就与村官的临时性身份发生了矛盾。

  当地有关人员介绍,长远目标是每个村普及两到三名大学生村官。果真如此,大学生村官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据新华网)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