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节目实录:中国的人居环境与城镇建设(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3日20:15 《今天的中国》

  短片2:

  【解说】

  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对适宜的居住环境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人类的进步程度。

  1978年,联合国专门成立机构协调人居发展环境,至今已26年。其中,1978年“联合国人居奖”的创立,1996年《人居议程》的诞生,让我们在人居环境建设这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中有了基本的目标和方向,也就是说,围绕着人类活动为中心,建筑不仅仅是钢筋水泥,房屋不仅仅为了遮风避雨,城市的扩张不仅仅满足于经济的发展。然而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跨过了漫长的三个阶段。

  欧洲中世纪以前,西方国家的城市是以教堂为中心、以神为中心来设计的;文艺复兴以后,城市成为了君主的城市;当工业革命来临之后,城市又变成了经济的机器,这时的城市一切是围绕着机器、资源和经济来建设的。从以上三个时代看,尽管城市建设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但是,它们都存在着无法回避的、共同的弊端:忽略了对人、对普通百姓的关注。

  主持人:于教授,您是在国外也生活了很多年,而且是专门搞这个专业的,城市的规划专业,那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为什么过去对城市的规划当中忽视了人的本性,人性化的最根本的因素。

  俞孔坚:实际上真正有城市规划才是近百年的事情,为我们往往是偏就某一方面,往往会把城市做偏了,那么

  主持人:强调城市的某种功能性?

  俞孔坚:往往强调某种功能性,忽视人的本质的需要,目前为止在历史上发展了这么多,有城市以来,有七千多年以来,人类实际上各个阶段特都有不同形式的城市,但真正和谐的城市,实际上是不多的。第一个阶段人类把神看得特别重要。

  俞孔坚:像马雅,这个城市,像我们的天坛这样的几个,还欧洲,欧洲中世纪以前的,它都是以教堂为中心,以神庙为中心,以地神为中心,他都是以地神为中心来设计九、来布置它的这个城市,把人本身当作看不见的,人是奴隶、人是蚂蚁、人是不把他当作人来对待,所以说不上和谐,它是神的。那么后来文艺复兴以后或者中世纪以后,欧洲人开始认识到神,解决不了问题,需要科学,需要人,需要人文主义,人类来治理自己的这个城市,但是这个时候出现了君主,这个君主他掌握了财权,掌握了军权,掌握武器,掌握了管理领导整个城市的领导能力。所以君主开始搞城市规划,他开始建城市,但这个时候建的城市它是以君主为出发点的,他建的城市以他为中心的。

  俞孔坚:所以这是另一个阶段,就是君主的城市。第三个阶段就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以后。工业革命以后就是我们整个社会化,整个人是,就是说平民百姓有了权利了,大量工人阶级涌入城市了,工人阶级成为这个社会的主体了,城市里头住的都是平民百姓了。原来城市里住的刚才讲了,是皇帝、君主的。但是这时候工业生产变成主导,城市是经济的机器,我们以前造城市都是因为城市有矿山,因为这个城市有资源,有码头,所以城市是为了机器为了资源为了经济生产来建城市,人又忘掉了

  第二部分中国及西方国家人居环境建设

  主持人:那么我们刚刚从一个概念上,去幻想了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环境的几个要素,那么我们看看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城市是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个状态,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